发布时间:2016-09-1 阅读量:2736 来源: 发布人:
近日,智能产品开发外包服务平台—快包数据中心发布《2016年八月发包大数据》,数据显示:排名前三的任务类型依次是软件开发、嵌入式开发、单片机编程,其次是电源设计、蓝牙/WiFi、DSP/FPGA、ARM开发、传感器/MEMS、音频/视频。
据了解,快包每月初都会发布上月的发包数据,为的是给行业树立一个标杆,同时给外包需求方、服务商一些外包引导,帮助他们快速匹配并监督完成项目,挖掘新的市场商机;此次发布的数据依据快包八月运营的真实情况,可信度与研究价值较高。
智能家居可穿戴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需求最多
“为什么平台的嵌入式、软件开发项目一直居高不下,这与市场对智能产品的需求与雇主的技术短板有关系”产品经理分析道。以行业为维度,在八月份发包的软件开发嵌入式开发需求中,消费电子多于工业电子,其中智能家居、可穿戴、安防监控三大应用领域的需求比较大。
数据不会说话,但透过这些大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行业的商机:
数据发现一:智能产品外包需求呈多样化
由于消费电子行业的更新迭代非常快,这对于企业而言是把双刃剑,快速开发上市意味着快速抢占市场,平台的智能产品外包需求呈多样化,智能手环、智能服饰、智能聊天机器人等产品外包项目可谓是丰富多彩。
数据发现二:新型智能家居产品的外包是亮点
在快包八月的需求中,各种新型智能家居产品外包是新趋势,智能水壶、电动牙刷、智能咖啡机等产品外包需求增长明显,据权威机构预测,2016年是智能家居大爆发的一年,从今年八月快包的发包需求也充分反映了市场对智能家居产品的刚需越来越大。
数据发现三:外观与结构自己设计,软硬件完全外包的企业不少
在快包八月数据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对于一般消费电子企业,智能产品这块大蛋糕谁都不会放过,而且开发周期快,外观结构自己设计,软硬件完全外包的中小企业不少,这可能与他们对市场的分析有很大关系。因为没有那些大企业那么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但他们洞悉行业市场需求,懂得如何借力,巧妙营销。以最近很火的智能手环为例,市面上的智能手环价格在100到1000不等,销量较好的手环不一定是功能最强大的,外观和结构设计都可能影响整个销量。
数据发现四:工业电子外包项目较单一
相较于消费电子外包的百家争鸣,工业电子项目外包就有点一枝独秀,计费计数类APP模块外包是这类软件外包项目的主力军,这与工业产品的功效性有关系,这类产品功能需求较单一,有技术研发实力的企业较少,短板明显,故而选择APP模块外包是这行业的趋势。
对服务商而言,他们更愿意接这类项目,由于工业电子产品开发成本大、周期长,一般以大型企业为主,硬件项目是它们的核心技术,软件APP并非其专长,只要能实现功能即可,对项目完成周期没有消费电子那么紧急。
数据发现五: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福利来袭
根据快包大数据分析,嵌入式软件开发项目的需求仍在呈持续性增长,而且项目酬金相对较高,目前这类工程师的人才资源很稀缺,物以稀为贵,熟悉软硬件开发的工程师薪资价格水涨船高是必然趋势。据客服介绍,上个月平台有一个工程师,软硬件皆是行家,刚刚接到一个十万的智能雾化开发项目,年薪20万的他去年裸辞,只为自由地接包赚钱(工程师年薪20万为啥裸辞?压力大还是太安逸)。
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就像电影《蜘蛛侠》里的一句名言一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自己而言,自我修炼是提升收入的根本;如果其它工程师想转行加入这类工程师行列,那更得加倍努力了,除了学习基本知识技能,通过快包平台接包增加项目经验也是必修课。
一位汽车改装发烧友希望通过智能化设备提升驾驶交互体验,计划开发一款集实时车辆数据监测、动态LED灯效与蓝牙控制于一体的车载终端设备。项目需求明确但技术整合难度高,客户在我爱方案网发布需求后,平台通过智能匹配机制迅速锁定深圳某物联网方案商,凭借其成熟的汽车电子案例经验,双方在48小时内达成合作。
某智慧水务企业需要开发两款工业级网关设备(STM32-H750/F407双平台),要求实现网络通信、协议转换、边缘计算等七大核心功能。其中H750版本需集成GPRS通信和短信模块,F407版本则需精简IO功能。系统需支持远程固件升级、漏水实时报警,并能在-40℃~85℃工业环境下稳定运行,最终30天内交付可量产方案。
某隧道工程公司为解决传统地质素描效率低、数据精度不足的问题,通过“我爱方案网”寻求开发一套隧道掌子面智能照片采集系统,要求系统具备高精度拍摄、多角度采集、环境自适应等功能,具体需求如下:
某高端医疗设备厂商通过我爱方案网,携手广东省方案商成功开发手术机器人专用遥控器及人机交互界面。项目以STM32F446RET7与SPSGRF-915芯片为核心,攻克7天超长续航、4K@60Hz无损信号处理、多协议抗干扰通信等难题,融合FPGA动态帧存储与环境光自适应算法,实现“无线操控-实时显示-智能交互”一体化闭环。方案商凭借模块化开发策略与本地供应链协同,仅用2.5个月完成从设计到量产交付,为国产手术机器人提供了兼具高性能与医疗级可靠性的交互范本,推动高端设备自主化进程。
2025年初,盛航智能医疗设备公司的技术总监李总陷入焦虑。公司计划推出一款具有实时心率监测和跌倒预警功能的智能手环,但团队在低功耗蓝牙传输算法和微型传感器集成上遇到瓶颈。传统研发周期长、成本高,而市场需求迫在眉睫。此时,李总通过行业论坛了解到“我爱快包”——一个专注于电子设计链外包的众包平台,决定尝试通过平台发布需求,寻找外部技术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