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DI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帮助实现智能电网

发布时间:2010-10-25 阅读量:1159 来源: 发布人:

KDDI将电动汽车(EV)充电管理系统定位为“实现智能电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充电站配备有通信模块完成充电站和数据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

不久前,CEATEC JAPAN 2010展会上KDDI展示了用于大型停车场等的电动汽车(EV)充电管理系统。对充电时间和充电量实现了最优化,即使为复数辆汽车充电时也能抑制最大电流的数值。停车场管理人员无需变更合同电量,即可轻松设置EV用充电站。KDDI把EV充电基础设施定位为“实现智能电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因此开发了该系统。目标是2010年度内投入使用。
 
该系统的名称为“KDDI智能充电系统”。以100/200V普通充电站为对象。KDDI通过所运营的数据中心管理多个充电站的信息,对每辆车的充电量等进行控制。充电站配备有KDDI的通信模块,在充电站和数据中心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可以同时管理数百辆汽车。
 
如果导入此次开发的系统,比如说给6辆EV同时充电,就能够将整体的电流量始终控制在30A、为每辆车进行有效充电。在没有充电控制的情况下,如果每辆车需要15A的电流,那么6辆车总共需要90A的电流量,停车场管理员就需要对合同电量等进行变更,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充电控制主要是指根据车辆的出发时间和电池残余量为每辆车排出先后顺序,然后根据这一顺序决定每辆车的充电量和充电时间。例如,电池残余量为 5%左右的汽车和50%的汽车都需要充电时,将会优先为前者充电至40%,之后再平均分配电量进行充电。出发时间和电池残余量等信息是通过用户输入到充电站的控制器中进行收集的。
 
价格根据充电站的规模大小而定,在管理6辆左右汽车的情况下,价格为400万日元左右。另外每月还需要数万日元的服务费。

 

相关资讯
伺服电机系统:工业自动化升级的“核心引擎”——深度解析其技术优势与颠覆性应用

本文将深入剖析伺服电机系统的技术优势,并结合真实工业场景,揭示其如何重塑现代生产流程

RISC-V与ARM不同架构在物联网领域的差异分析

开放 vs. 封闭是RISC-V和ARM架构最根本的差异

盘点RISC-V在物联网设备中的五大应用场景

RISC-V架构凭借其开源、低功耗、高度可定制和成本效益等核心优势,正迅速在物联网(IoT)设备领域攻城略地,成为构建万物互联基石的关键技术

RISC-V架构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入门与实践应用

RISC-V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完全免费的指令集标准,还允许用户根据具体需求定制处理器核心,从而实现高度优化的硬件设计。

盘点VCU技术在ADAS中的具体应用

整车运动域控制器(VCU)作为车辆的“中央大脑”,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