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开关电源系统整流电路设计

发布时间:2010-11-4 阅读量:112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要设计一套通信用开关电源系统,首先要明白对它的全面要求,然后再设计系统的各个部分。高频开关电源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所用的电路形式,元器件,控制方式都发展很快。它们的设计具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

1设计要求和具体电路设计

通信基础开关电源系统的关键部分是开关电源整流模块。整流模块的规格很多,结合在工

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提出该模块设计的硬指标如下:

1) 电网允许的电压波动范围

单相交流输入,有效值波动范围:220 V±20%,即176~264 V;频率:45~65 Hz。

2) 直流输出电压,电流

输出电压:标称-48V,调节范围:浮充,43~565V;均充,45~58V。

输出电流:额定值:50A。

3) 保护和告警性能

①当输入电压低到170 VAC或高到270 VAC,或散热器温度高到75 ℃时,自动关机。

②当模块直流输出电压高到60 V,或输出电流高到58~60 A时,自动关机。

③当输出电流高到53~55 A时,自动限流,负载继续加大时,调低输出电压。

4) 效率和功率因数

模块的效率不低于88%,功率因数不低于0.99。

5) 其他指标

模块的其他性能指标都要满足“YD/T731”和“入网检验实施细则”等行业标准。

由于模块的输出功率不大,可采用如下的基本方案来设计主电路:

1) 单相交流输入,采用高频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以提高功率因数;

2) 采用双正激变换电路拓扑形式,工作可靠性高;

3) 主开关管采用 VMOSFET,逆变开关频率取为50 kHz;

4) 采用复合隔离的逆变压器,一只变压器双端工作;

5) 采用倍流整流电路,便于绕制变压器。

依照上述方案,即可设计出主电路的基本形式如图1。

以下即可按照模块设计的要求来确定主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基本参数。

1) 输出整流管的选择

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工作波形如图2所示。

由图可见,二极管D5和D6的峰值电流约为50 A,平均电流为25 A。D5和D6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VD=Vidcmax/n=395V/3≈132V

因此,可以选择300∶400 V,50∶60

A的超快软恢复的整流二极管模块,如ST的STTA12004T(V),260 A等。

2)逆变主开关管的选择

开关管的电流ICM等于逆变变压器原边的电流I1,即:

ICM="I1

"=I2/n=25 A/3≈8.3 A

所以,逆变主开关管T1∶T4可以选择(550∶600)V,(20∶30)A的VMOSFET,如IR的IRFK3FC50等模块。

续流二极管D1∶D4可以选择(550∶600)V,(15∶20)A的快速恢复二极管。

3)滤波电感的计算

直流输出LC滤波的工作频率为100 kHz,通信开关电源整流模块要求在5%的额定负载下,保证杂音满足指标。额定情况下,最大占空比:

4)滤波电解电容的计算

按照离散杂音的要求,电容上允许的100 kHz下的纹波Δuc=3 mV。通过选择开关电源专用电解电容并和无极性电容并联,将总的ESZ控制在1.5 mΩ以下,则有:

C=ΔiLT/(t×ΔVc)≈5 556 μH

2 结语

现代通信设备已开始广泛地采用开关式基础电源系统。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通信原理试验室”建设情况,设计了开关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主电路。该电路已经成功应用于试验室供电系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关资讯
伺服电机系统:工业自动化升级的“核心引擎”——深度解析其技术优势与颠覆性应用

本文将深入剖析伺服电机系统的技术优势,并结合真实工业场景,揭示其如何重塑现代生产流程

RISC-V与ARM不同架构在物联网领域的差异分析

开放 vs. 封闭是RISC-V和ARM架构最根本的差异

盘点RISC-V在物联网设备中的五大应用场景

RISC-V架构凭借其开源、低功耗、高度可定制和成本效益等核心优势,正迅速在物联网(IoT)设备领域攻城略地,成为构建万物互联基石的关键技术

RISC-V架构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入门与实践应用

RISC-V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完全免费的指令集标准,还允许用户根据具体需求定制处理器核心,从而实现高度优化的硬件设计。

盘点VCU技术在ADAS中的具体应用

整车运动域控制器(VCU)作为车辆的“中央大脑”,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