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10-12-16 阅读量:2441 来源: 发布人:

【中心议题】

  • *OLET的结构
  • *OLET的工作原理

【解决方案】

  • *单极型场效应发光管
  • *半导体异质结双极型场效应发光管
  • *双极型材料场效应发光管

将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集合在一起,利用OTFT来驱动OLED的器件称为有机发光晶体管(OLET)

由于OLETOLEDOTFT相结合的产物,其理论基础是基于有机材料中载流子的输运及发光的机理,具体包括载流子的注入、载流子输运、载流子形成激子、激子的扩散及复合发光。简单地说,就是在有机晶体管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有机发光材料或用有机发光材料替换晶体管的有机材料,利用晶体管内的载流子输运,使载流子在发光材料中相遇形成电子-空穴对,从而辐射发光。由于有机发光管具备有机晶体管的结构和特性,通过控制晶体管的栅压,调节发光材料中载流子的数目,可以达到控制器件电流和发光强度的目的。与有机晶体管不同,有机发光管必须有空穴和电子分别从源极和漏极注入,其工作机理主要有以下三种:(1)p型材

料作为有机层,利用强电场注入电子;(2)利用有机异质结注入空穴和电子;(3)利用有机材料本身的双极特性注入及传输空穴和电子。

其中双极型有机发光管越来越受重视,一是因为它在全有机柔性衬底显示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二是因为它能够弥补n型半导体材料因制备困难、工作条件苛刻和与金属电极功函数匹配比较差等原因而发展较缓慢的现状。

OLET的工作原理与器件结构有关,其载流子输运机制与相应的有机晶体管的类似,其关键是与器件结构有关的发光机制,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

按照源极和漏极的相对位置,OLET分为传统结构(即源极和漏极与沟道几乎在同一水平面)和垂直构型(即源极和漏极与沟道垂直)两种。

 

传统结构OLET是采用传统水平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选择有机半导体为发光材料制作的。与传统结构OTFT类似,传统结构的OLET也分为顶接触型和底接触型两种,如图所示。两种结构都是在衬底上分别制作栅极、绝缘层、有机半导体层。不同的是顶接触型器件的源极和漏极在有机层顶部,而底接触型器件的源极和漏极在有机层的底部。加栅压之后,载流子在绝缘层靠近栅极一侧聚集,形成沟道。沟道宽度随着栅压的增加而增加,从而提高器件的工作电流。顶接触型器件的迁移率和开关电流均比底接触型器件高出三个数量级,这是由于不同的电极位置和不同的载流子注入限制造成的。目前,研究人员多采用底接触型的器件结构。

1 单极型场效应发光管

单极型场效应发光管主要以p型为主。例如,p型并四苯作为半导体材料的底接触型场效应发光管的电致发光,说明电子确实注入到了有机层中。对其发光机理解释如下:在加负栅压时,空穴聚集在有机层靠近绝缘层的一侧并形成沟道,源极注入的空穴沿沟道向漏极流动,在漏极前堆积形成强电场。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电子越过势垒注入到有机层中,与空穴相遇而发光。发光区域仅仅存在于与漏极相接触的有机层中。最近,n型单极器件的研究也有了进展,Yamashita等人利用n型杂环系统衍生物材料制作了底接触型的OLET

 

2 半导体异质结双极型场效应发光管

通过半导体异质结注入空穴和电子的场效应发光管主要有两种结构:双层异质结和体异质结。

双层异质结结构即分别蒸镀一层n型和一层p型材料,从而形成半导体异质结器件。由源极和漏极通过异质结注入空穴和电子,在异质结界面上形成激子复合而发光。Rost等人用PentacenePTCDI-C13H27的双层异质结制作了传统结构场效应发光管器件。朱道本等人在蒸镀有机层的过程中,使用倾斜衬底的手段,PentaceneAlq3制作了水平方向(沟道方向)的异质结双极型场效应发光管。该器件可在空气中工作,观察到了Alq3的发光。体异质结结构是同时混合蒸镀n型和p型材料而制作的器件,其异质结在有机层内呈三维分布。

Meijer等人利用PCBM较高的LUMO能级和OC1C10-PPV较低的HOMO能级,使电子和空穴分别注入到两种材料的LUMOHOMO能级上,进而复合发光。

与单极p型场效应发光管相比,异质结场效应发光管不仅能注入空穴,还可以注入电子,且可以利用栅压在源漏极之间调整载流子复合区域的位置,平衡电子和空穴的注入,从而提高器件的量子效率。

3 双极型材料场效应发光管

双极型材料场效应发光管是利用既是n型又是p型的双极型材料制作的。在一定栅压下工作时,在源漏两个电极分别聚集了电子和空穴,通过调节源漏间的电压使空穴和电子复合而发光。此外,多出的栅极可以调节OLET中激子的复合区域(即发光区)的位置。但由于陷阱杂质的存在,在一种有机材料中实现双极输运并发出可见光是非常困难的。通过改变源极和漏极的金属材料,利用金属功函数的不同,分别注入电子和空穴,可以更好地实现载流子的注入。Swensen等人利用金电极作为源极、铝电极作为漏极及聚合物Super Yellow作为半导体材料,制作了场效应发光管器件。这种器件的缺点是需要分别制作源极和漏极,操作比较复杂,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相关资讯
广和通携手火山引擎亮相AIoT大会,发布全球领先AI交互方案加速智能硬件出海

4月2日,在火山引擎与英特尔联合主办的“AIoT智变浪潮”大会上,广和通作为核心合作伙伴,携多款AI硬件创新方案亮相,并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共议大模型与音视频技术融合带来的智能硬件革命。活动现场,广和通通过主题演讲、技术方案展示及全球化实践案例,呈现了其在AIoT领域的全栈能力与生态布局。

智能感知重构工业未来——安森美携五大技术革新亮相Vision China 2025

2025年3月26日,Vision China 2025机器视觉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幕,汇聚全球工业自动化与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作为智能感知技术领域的标杆,安森美(onsemi)以五大颠覆性技术方案成为全场焦点,从短波红外成像到AI驱动的深度感知,全面展现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底层技术支撑。

Molex推出VersaBeam EBO光连接方案:以扩束光学技术重塑数据中心效率与可靠性

面对AI驱动下数据中心带宽需求的爆发式增长,Molex莫仕于2025年4月推出革新性VersaBeam扩束光纤(EBO)连接方案。该方案通过采用3M™ EBO插芯技术,扩展连接器间光束直径,显著降低对灰尘的敏感度,减少高达85%的清洁与维护时间,同时支持单模/多模光纤及高达144芯的高密度集成,助力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实现“即插即用”部署。其设计突破传统连接器的弹簧力限制,简化安装流程,使技术人员无需专业技能即可快速完成可靠连接,为云计算、边缘计算及AI基础设施的扩容提供了兼具灵活性与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金升阳推出医疗级高可靠性DC/DC电源模块,为医疗设备打造“无忧电源”解决方案

在医疗领域,直接接触人体的电子仪器对电源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极为严苛。为满足医疗行业对电源的高标准需求,金升阳推出URH_P-3WR3、VRH_P-3WR3、URH_LP-15WR3、VRH_LP-15WR3系列DC/DC电源模块。该系列产品通过2xMOPP EN60601医疗认证和EN62368标准认证,具备8mm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漏电流<5μA等核心安全特性,隔离电压高达4400VAC,并集成多重保护功能,致力于为医疗设备提供高可靠、低风险的电源保障,助力应对临床环境中的复杂挑战。

Abracon AVR系列组合式电感:驱动数据中心与AI服务器高效能电压调节的新引擎

在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的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AI)服务器对电源管理的效率、稳定性和空间利用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Abracon推出的AVR系列组合式电感,凭借其高频磁芯设计、特殊线夹结构及超薄封装,为高压场景下的电压调节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该系列电感通过优化磁芯材料和降低直流电阻(DCR),实现了高功率密度下的低热损耗与高效能输出,尤其适用于多相TLVR(Transinductor Voltage Regulator)拓扑结构,显著提升瞬态负载响应能力。其电感值范围55nH至680nH和高达155A的饱和电流特性,完美适配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及AI/ML服务器的严苛需求,成为下一代高开关频率应用中的核心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