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电子标签的封装形式和封装工艺

发布时间:2011-01-24 阅读量:909 来源: 发布人:

RFID电子标签的中心议题:
    * RFID的电子标签的封装形式
    * 电子标签的构成


在上个世纪末期,RFID技术在被发明50年之久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这项技术被国际某权威机构预测为“二十一世纪十大新技术”之一。在我 国,RFID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轰动”的确切时间应该是在2004年底,原因是:物流界零售业的世界巨头沃尔玛宣布即将全面采用RFID技术。尽管在 此之前RFID技术已经得到逐步应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物流界并没有因此得到长足的发展。与其相比,在对RFID技术高度重视的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和强力推动下,上海市在交通收费、门禁通关、安全管理等方面却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这种RFID应用的潮涌中,RFID电子芯片及封装已经在我国开 始形成新的产业。

关于RFID技术,已有许多专家在研讨和评述其原理、性能和相关软硬件技术。关于RFID的标准,国家的有关机构 已经在标准的制定上做了大量工作,除了已经颁布的“压力容器”和“动物标识”等上海地方标准外,国家还准备颁布“防伪”等国家标准。这里,我不再重复 RFID技术本身,也不涉及标准制定,我仅就RFID的电子标签的封装形式和电子标签的构成做一些简单介绍。

一. 电子标签的封装形式 

根据应用的不同特点和使用环境,电子标签往往采用不同的封装形式。从我国得到成功应用的案例中可以看到的有如下三大类,其中异型类的封装更是千姿百态。

1. 卡片类

APEC上海国际峰会入场券

中共十六大会议保安系统

中央电视台职员身份证

杭州游泳馆门禁系统

肇庆旅游景点门票

上海出租车驾驶员身份卡

上海海关通关卡

上海地铁用计价收费卡

展览会门票

2. 标签类

上海市劳动技能证书标签

大学生购火车票优惠标签

长春、广州出租车玻璃贴

上海烟花爆竹准入标签

库存盘点用物料标签

“大师杯”国际体育比赛门票

3. 异形类

压力容器(工业、民用气瓶用标签)

上海出租车计价器用标签 

物品用吊牌 

医用腕带

动物用耳标 

禽用脚环(鸽、鸡、鸭……)

资产管理用注塑件 

犬类管理

二. 电子标签的封装工艺

从应用案例看,电子标签的封装形式已经是多姿多彩,它不但不受标准形状和尺寸的限制,而且其构成也是千差万别,甚至需要根据各种不同要求进行特殊的设 计。电子标签所标示的对象是人、动物和物品,其构成当然就会千差万别。目前已得到应用的传输邦(Transponder)的尺寸从¢6mm到 76×45mm,小的甚至使用灰尘级芯片制成、包括天线在内也只有0.4×0.4mm的大小;存储容量从64-200比特的只读ID号的小容量型到可存储 数万比特数据的大容量型(例如EEPROM32Kbit);封装材质从不干胶到开模具注塑成型的塑料。总之,在根据实际要求来设计电子标签时要发挥想象力 和创造力,灵活地采用切合实际的方案。我们曾经接触过用户提出的许多应用上的课题和根据需要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根据我们四年来的生产经验,我们认为电子标签的构成是保证应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上文中谈及的电子标签的各种封装形式,其材质、构成等各不相同。

1. 卡片类(PVC、纸、其他)

层压  

有熔压和封压两种。熔压是由中心层的INLAY片材和上下两片PVC材加温加压制作而成。PVC材料与INLAY熔合后经冲切成ISO7816所规定的 尺寸大小。当芯片采用传输邦(Transponder)时芯片凸起在天线平面之上(天线厚0.01~0.03mm),可以采用另一种层压方式,即封压。此 时,基材通常为PET或纸,芯片厚度通常为0.20~0.38mm,制卡封装时仅将PVC在天线周边封合,不是熔合,芯片部位又不受挤压,可以避免出现芯 片被压碎。另外要注意成品频率的偏移所产生的废品。

胶合 

采用纸或其他材料通过冷胶的方式使传输邦(Transponder)上下材料胶合成一体,再模切成各种尺寸的卡片或吊牌。

2.标签类

粘贴式 

成品可制成为人工或贴标机揭取的卷标形式,是应用中最多的主流产品,即商标背面附着电子标签,直接贴在被标识物上。如果在标签发行时还须打印条码等操作时,则打印部位必须与背面的传输邦(Transponder)定位准确。如航空用行李标签,托盘用标签等。

吊牌类 

对应于服装、物品采用吊牌类产品,特点是尺寸紧凑,可以打印,也可以回收。

3.异形类

金属表面设置型 

大多数电子标签不同程度地会受到(甚至附近的)金属的影响而不能正常工作。这类标签经过特殊处理,可以设置在金属上并可以读写。用于压力容器、锅炉、消 防器材等各类金属件的表面。所谓特殊处理指的是需要增大安装空隙、设置屏蔽金属影响的材料等。产品封装可以采用注塑式或滴塑式。

腕带型 

可以一次性(如医用)或重复使用(游乐场、海滩浴场)。

动、植物使用型 封装形式可以是注射式玻璃管、悬挂式耳标、套扣式脚环、嵌入式识别钉……  

从电子标签的封装形式和封装工艺这两方面可以看到,RFID标签应该采用什么封装形式常常是我们努力探索的课题。随着制造工艺的改善,电子标签必将更加适合我们的需求,走进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走进千家万户!

名词解释:

INLAY——在1997~1998年之间非接触卡由海外引进我国,并开始在国内制造。其中的核心是IC芯片封装成“模块”后,由铜线绕制成天线再与模 块导通脚连结成一个闭合电路,并且嵌入在PVC材料中,这个由模块、铜线完成的闭合电路(应对于13.56MHZ ISO14443)商品名称 为:INLAY,用它主要是制成PVC卡片。

Transponder——1999~2001年之间电子标签开始在中国宣传,它的未 经封装成模块的IC芯片,经“倒贴片”(台湾称“覆晶”)技术与腐蚀或印刷的天线连结后形成一个应答器(Transponder音译“传输邦”),对应于 ISO15693,适用于UHF频段和ISO18000-6标准以及采用柔性线路的产品。

把“INLAY”和“传输邦”相混淆的大有人在。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又制作“INLAY”,又制作“传输邦”两种产品的企业而言,则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所以,规范术语也应该成为标准化的重要课题。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