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驱动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11-02-14 阅读量:1448 来源: 发布人:

LED驱动技术的中心议题:
    * LED照明驱动方法
    * LED照明驱动散热问题


相关驱动技术:
LED恒流驱动器件MOSFET选择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8891
离线式LED驱动器参考设计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7715
LED驱动器探讨和实用解决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9101
关于LED死灯现象的原因分析与探讨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9310
LED路灯驱动电源的设计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9103
无电解电容LED驱动方案中输出功率的测量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8556
iWatt LED驱动解决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4097
全新的AC/DC数字绿色电源控制器解决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4098

视频:
基于NCL30000的高效LED驱动方案及TRIAC调光设计
http://www.52solution.com/webinar/view/id/110
功率因数高于0.9的AC-DC LED驱动
http://www.52solution.com/webinar/view/id/136
通用照明高亮度LED驱动器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webinar/view/id/113
完全不用电解电容的LED驱动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webinar/view/id/115
应用于LED驱动电路的元件提案
http://www.52solution.com/webinar/view/id/122


一、 LED照明驱动方法

1. 网友问:AC-DC转换中,有些是非隔离的,这种电路在安规方面是否有问题?现在大功率产品的结构模式都是金属外壳和铝基电路板,外壳与电路板紧密连接,电气隔离仅在铝基板上实现,请问专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专家解答:第一个问题:AC-DC电源中,会有隔离与非隔离两种方式,两种在安规上都没有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的,这是非隔离LED电源在目前应用中要注意的要点。一般的LED铝基板都能做到隔离电压为4000V。

2. 网友happy陈新堂问:对于小功率LED,从220伏交流市电上取电,电源采用何种方案?

专家解答:从AC220V交流市电上取电的最简便方法是采用电容限流降压,但其缺点是LED带电,不安全,且功率因数极低。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开关电源变换器,做成隔离型的恒流电源,其输出电流恒定且可调,设计时还要注意输入功率因数要高。后者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电路,但设计者还要在开关电源技术上下点功夫才行。

3. 网友网上游泳的鱼问:除恒流驱动外,显示屏的脉冲驱动是否可以?脉冲驱动怎么控制?驱动功率怎么计算?

专家解答:完全可以。利用恒流源镜像电路+PWM调制,理论上发光效率可以做到更高,但是实际上ON-OFF切换时的损耗和OFF时的漏电流考虑进去之后效率就不那么理想了,而且不适用于大功率LED驱动。另外,激光二极管也是采用的脉冲驱动,会不会成为以后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就不得而知。可以参考以下。

 

4. 网友Edward Chiang问:我有客户要求调光,他们系统中有用于调光的PWM信号,频率为90+/-10Hz,占空比为(1%-80%)+/-5%,我们使用此信号时发现LED有闪动现象,如何解决?

专家解答:可能是没有做到恒流,电流在不断的波动,影响到亮度,感觉是在闪烁。将三极管上、下偏置和射级都加上合适的反馈电阻,组成相对的恒流源即可。此外,有些恒流驱动IC可以满足PWM和模拟电压调光,如果用PWM方式有闪烁,可以把PWM信号积分以后,再用模拟方式来调光,应该可以满足要求。

5. 网友rashhour问:高功率LED的尺寸封装及驱动电压与普通的LED有什么区别吗?

专家解答:小、大功率LED,同样的颜色正向驱动电压特性是一样的。不同封装因其散热条件不同,光衰区别较大。目前,小功率封装LED大概光衰在千小时衰减到70%,大功率封装LED在万小时衰减到70%。作为指示的LED因其工作电流小,光衰呈指数性减小。

二、 LED照明驱动散热问题
1. 网友嵩邙游客问:LED灯工作正常与否、质量好坏,与灯体本身散热至关重要。现在市场上的大功率LED灯散热都是采用自然散热,效果并不理想。请问专家有什么样的建议。

专家解答:温度保护是必须的,这是产品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客户的负责。那多少温度保护才合适呢?计算下吧:最高环境温度,夏天为40℃、在夏天的日光暴晒下为50℃,50℃环境温度是实际的,参见一般大功率LED规格书结温度在120℃是可以承受的,芯片到铝基板的热阻,规格书一般推荐 10-15℃,那 LED基板要保证在120-15=105℃。那么,保留温差取50--105℃中间值77.5℃,一般电子元器件工作温度在85℃是可靠的,77℃是符合这个原则的。建议77℃开始启动保护,85℃前大幅度的减低电流,90℃彻底完成产品温度保护功能。

2.网友网上游泳的鱼问:请问大功率LED的散热标准是多少,我们如何选用散热?

专家解答:LED工作时的温度T1 = 环境温度 To + Ploss * 热阻 RR= LED封装热阻 Rled + LED与热沉接触热阻 Rled-link +? 热沉热阻?Rlink +?热沉与空气热阻 Rlink-air。一般封装的热阻在选择了LED后就不变了,热沉的热阻与体积有关,往往受空间的限制,所以 LED与热沉接触面积和热沉与空气接触面积往往成为散热设计的重点,为了增大热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往往把热沉设计为齿状,耆状等等。如果热沉是安装在狭小的空间里或者有风扇(如机箱),则需要考虑热流影响,一般是根据机构件建模,利用流体力学分析并估算出热流方向和速度,从而计算出空气流所能带走的热量。

 

相关资讯
日本Rapidus突破2nm芯片技术,挑战台积电三星霸主地位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架构突破性能瓶颈,Andes发布新一代AX66处理器IP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

1 GHz实时扫描革新EMC测试:是德科技PXE接收机技术解析

随着电子设备复杂度的提升和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已成为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EMI测量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捕捉瞬态干扰信号,导致测试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推出的新一代PXE电磁干扰(EMI)测量接收机,通过突破性的1 GHz实时无间隙扫描技术,将测试速度提升3倍,显著优化了EMC认证流程,为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测试解决方案。

亚马逊AWS部门启动战略性裁员,生成式AI推动云业务重组

全球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对其核心利润引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部门实施新一轮裁员。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调整涉及销售、市场及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受影响岗位达数百人。这是继4月影视与硬件部门优化后,亚马逊2024年内第三次公开披露的裁员计划,反映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持续业务重塑。

圣邦微电子SGM42203Q:高性能汽车级双通道高边驱动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边驱动器(High-Side Driver)在车身控制模块(BCM)、LED照明、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42203Q是一款专为汽车电子设计的24V双通道高边驱动器,具备模拟电流检测、高可靠性及智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负载驱动。本文将深入解析该产品的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及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