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交互设计

发布时间:2011-02-28 阅读量:966 来源: 发布人:

中心议题:
    * 触摸屏带来的全新操作体验

    * 新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 触控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触摸屏带来的全新操作体验

触摸屏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触摸手势也将逐步取代鼠标和实体按键之类的输入方式,为手机和电脑等大众化电子产品带来了全新的操作体验:

自然和直观。 每个人都知道如何用手指去点击,当看起来和现实生活中物体相似时,用户更容易明白如何去操作,这也是自然用户界面(NUI-Natural User Interface)的特点之一。

侵扰程度较低。 打字和使用鼠标点击时,会发出声音,而在触摸是无声并且方面,使用手指即可,不需要找笔。

便携。 使用触摸屏时也能完成大部分任务,更为灵活,也不需要任何的工作平台和鼠标和键盘之类的外接设备。

直接和融入感。相对于鼠标的指针移动,使用手指和触摸屏上物体的交互更能让用户融入在操作中。

新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触摸提供了真实的互动方式,界面中元素的移动、滑行和旋转等动态效果也符合物体运动规律。但是现在新技术的应用并非完美,也存在一定问题:

 难以微操作。手指无法点击较小的控件,鼠标指针可以精确到1像素,而手指的指尖或者指肚决定了触摸的精确度。

 难以输入。有限的触摸空间、难以改变光标位置和虚拟键盘的调用等问题使得大段的文本输入较为困难。

难以点击屏幕的边缘区域。当单手握住触摸屏手机时,以大拇指为圆心,大拇指长为半径在手机屏幕上的约四分之一圆环区域最容易点击,离此区域越远,越是难以点击。

触控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谓设计,就是要解决以上列举的问题,设计适应手指触摸的界面,并发挥触摸屏操作的优点,在已有基础上挖掘更新的操作方式。通过增大控件之间高度和间距,可以增加其可点击区域,提升触摸的精确度,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减少点击次数。手指的抬起和按下比鼠标点击费力。

减少手指位移。手指移动不能像指针那样调整平移的速度。

充分利用已有控件。如两个控件去完成同一操作和闲置某一控件是对有限屏幕的浪费,触摸屏的界面的操作应更为巧妙。

尽量保证操作的可见。可对操作进行分级处理,但不可像鼠标右键那样隐藏操作,避免用户去查找。

保证初级用户的使用,提升高级用户的快捷操作。如用户是多为初级用户,使用点击和平移这样的基础手势(长按是否算?)就能完成所有操作,在此之后,将多种操作手势作为快捷操作,提升操作效率。

发挥手势操作的优势。但如果应用特别的手势能提高操作效率和更好的操作体验,应控制用户的学习曲线并注意引导用户学习操作。将手势限定在点击和平移,并不意味着将界面的操作安装手机操作系统那样去做,平移手势也能变成输入方式(如百度点划输入法)、功能选择和界面灵活切换等等。
相关资讯
日本Rapidus突破2nm芯片技术,挑战台积电三星霸主地位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架构突破性能瓶颈,Andes发布新一代AX66处理器IP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

1 GHz实时扫描革新EMC测试:是德科技PXE接收机技术解析

随着电子设备复杂度的提升和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已成为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EMI测量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捕捉瞬态干扰信号,导致测试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推出的新一代PXE电磁干扰(EMI)测量接收机,通过突破性的1 GHz实时无间隙扫描技术,将测试速度提升3倍,显著优化了EMC认证流程,为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测试解决方案。

亚马逊AWS部门启动战略性裁员,生成式AI推动云业务重组

全球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对其核心利润引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部门实施新一轮裁员。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调整涉及销售、市场及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受影响岗位达数百人。这是继4月影视与硬件部门优化后,亚马逊2024年内第三次公开披露的裁员计划,反映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持续业务重塑。

圣邦微电子SGM42203Q:高性能汽车级双通道高边驱动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边驱动器(High-Side Driver)在车身控制模块(BCM)、LED照明、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42203Q是一款专为汽车电子设计的24V双通道高边驱动器,具备模拟电流检测、高可靠性及智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负载驱动。本文将深入解析该产品的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及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