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控制港口物流
美国洛杉矶港南加州码头引入革新的无线射频技术(RFID),以实时位置系统科技自动收集进出货场的集装箱数据,提高码头处理集装箱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为洛杉矶港所属货场的所有拖车拖架贴上RFID电子卷标,使集装箱数据收集程序全面自动化。
目前,所有进出码头的集装箱均以拖架运输,该系统能即时识别贴有RFID电子卷标拖架上的集装箱并确认其位置。此措施将有效减省集装箱装卸及流通时间,估计节省时间可达半日以上,间接改善了交货时间。
在港口业发展中,信息化对货物运输起着主导和控制的作用。因此,各个港口都很注重对信息的掌握、控制和处理,不断提升网上订舱、电子数据交换、客户跟踪等服务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各港口远程系统信息、计算机领域却不尽如人意。一些港口的查询、管理、跟踪手段采用的仍是电话或者简单的网络登记等方式。
解决港口物流信息需求
变革压力下的港口物流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是现在很多港口的困惑。记者在诸多港口了解到,港口要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两大动因,一是变革需求的拉动,一是港口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学院教授张庆英告诉记者,现代物流信息化要在我国港口得以迅速发展,要解决三个层面的因素。
第一个层面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只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流程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第二个层面是港口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信息系统作用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 地贯彻执行,并使物流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线的优化方案及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方案等。
第三个层面使港口与企业之间形成供应链,使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如果因资金和风险问题,想把港口信息化建设水平控制在第一个层面,这可以暂时解决现实的业务处理问题,但却难以满足船东更高的需求。
港口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有风险的,挑选合适的伙伴非常重要。目前参与物流软件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公司有很多,但有些公司只是根据自己在物流经营中得出的一些 经验,来自主开发一套物流业务软件,这只能帮助港口解决一些现实和基本的物流信息需求,并不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移动计算保证信息畅通
目前,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运作中普遍采用网络订单、JIT、零库存、到线结算、门到门销售等现代生产经营方式、运输方式,以及第三方物流外包等。以时间为 中心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综合效益,夺取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成了全球经济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的一些港口正在着手做到实时监控,在无线电监控技术的帮助下,集装箱的监控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做到了从空箱、装箱、卡车运输、堆场位置、 报关、起吊、装船的全程实时监控。实时监控下的集装箱,除可了解集装箱的实时状态(位置)、进程外,还可查阅历史上某一时刻的状态(位置)、进程。
信息化在物流中的几项应用技术,可以解决港口错综复杂的物流网络的规划、调度、配送管理等与空间位置有关的问题。
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和GSM(移动通信技术)组成的信息管理系统在物流运输行业的广泛应用,为移动的船舶管理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使 整体运输链最优化成为可能。最优化意味着外部优化,如防止船舶空载、更好地满载货物,也意味着内部优化,如更具效益的人员和运输设备投入,更高的场地利用 率等,使得港口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港口经济效益。
AIS实时监控的范围可从陆上扩大到海上(船上)。对物流的可 信度会大大提高,对货物的交易会有很大的帮助。AIS实施以后,集装箱船舶到港靠码头时间的预报准确度会非常地高,货主根据自己集装箱的装船位置,可以推 算起吊卸船的时间,做到集装箱直接卸到自己派出的集装箱卡车上并直接开往目的地。仅此一项,就可以节约大量的费用。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对用于不同场合的多个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分类和探测。利用无线频率电波等进行信息传输,可以用多种方式,不受环境的影响;信息量大,使用灵活、成本逐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