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议题
*多点触控技术相关详解
多点触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的手机等个人电子产品几乎都采用触控技术,而且很多大型医院或者商场、图书馆等场所都有多点触控技术的查询机或者其他形式的触控产品。其实消费者只是在跟随时尚潮流去追求“多点触控”,人们对多点触控技术的理解还浮于表面,本文就多点触控技术的各方面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便为各行业客户解答疑惑和深入了解多点触控。
多点触控的定义
多点触控 (Multi-touch) 是由使用者通过双手的数只手指达至图像应用控制的输入技术。它是采用人机交互技术与硬件设备共同实现的技术,能在没有传统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操作,或者说是将输入和输出设备结合到一起,所有的输入、输出操作都在显示器上进行。
多点触控系统特点
1. 多点触控是在同一显示界面上的多点或多用户的交互操作模式,摒弃了键盘、鼠标的单点操作方式。
2. 用户可通过双手进行单点触摸,也可以以单击、双击、平移、按压、滚动以及旋转等不同手势触摸屏幕,实现随心所欲地操控,从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对象的相关特征(文字、录像、图片、卫片、三维模拟等信息)。
3. 可根据客户需求,订制相应的触控板,触摸软件以及多媒体系统;可以与专业图形软件配合使用。
多点触控技术
多点触控技术分很多为种,但以下列4种较成熟。
1.LLP(laser light plane)技术 ,现在途拓科技的大部分产品都是采用该技术,主要运用红外激光设备把红外线投影到屏幕上。当屏幕被阻挡时,红外线便会反射,而屏幕下的摄影机则会捕捉反射去向。再经系统分析,便可作出反应。
2. FTIR(Frustrat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技术,它会在屏幕的夹层中加入LED光线,当用户按下屏幕时,便会使夹层的光线造成不同的反射效果,感应器接收光线变化而捕捉用户的施力点,从而作出反应。
3. ToughtLight技术,由微软开发,原理与Microsoft Surface相似。
4. Optical Touch技术,它在屏幕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镜头,来接收用户的手势改变和触点的位置。经计算后转为座标,再作出反应。
多点触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多点触控技术始于1982年由多伦多大学发明的感应食指指压的多点触控屏幕。同年贝尔实验室发表了首份探讨触控技术的学术文献。
1984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够以多于一只手控制改变画面的触屏。同时上述于多伦多大学的一组开发人员终止了相关硬件技术的研发,把研发方向转移至软件及界面上,期望能接续贝尔实验室的研发工作。
1991年此项技控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一种名为数码桌面的触屏技术, 容许使用者同时以多个指头触控及拉动触屏内的影像。
1999年, Fingerworks的纽瓦克公司的经营者特拉华大学学者约翰埃利亚斯和鲁尼韦斯特曼,生产了的多点触控产品包括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经过多年维持专利的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终于在2005年,被苹果电脑(现已改称苹果公司)收购了。
2006年,Siggraph大会上,纽约大学的Jefferson Y Han教授向众人演示了他的最新成果,其领导研发的新型触摸屏可由双手同时操作,并且支持多人同时操作。利用该技术,Jefferson Y Han在36英寸×27英寸大小的屏幕上,同时利用多只手指(姆指似乎还无法感应到),在屏幕上画出了好几根线条。与普通的触摸屏技术所不同的是,它同时可以有多个触摸热点得到响应,而且响应时间非常短——小于0.1秒。
踏入廿一世纪,相继有不同公司对这项技术作进一步研发。2007年,苹果及微软公司分别发表了应用多点触控技术的产品及计划-iPhone及表面电脑(Surface Computing),令这项技术开始进入主流的应用。特别是iPhone,应用这种输入界面让使用者能大大扩大可操纵的比例言,引起大众对使用多点触控电脑的兴趣。
多点触摸的应用
1. 手机:
HTC Hero
HTC Magic
BlackBerry Storm
Blackberry Storm 2
Garmin nüvifone
iPhone
LG KM900
LG GD900
Meizu M8
Motorola Droid
Palm Pre
Samsung Instinct
Samsung Instinct s30
2. 电脑:
Asus Eee PC(部分型号)
Dell Inspiron Mini(部分型号)
Dell Latitude XT
HP TouchSmart系列
MacBook(部分型号)
MacBook Air
MacBook Pro(部分型号)
Microsoft Surface
Acer Aspire 5738PG
3. 系统:
Mac OS X
IPhone OS
Windows 7(家用进阶版、专业版、企业版及旗舰版)
其他:
Creative Zii
iPod touch
Lemur Input Device
Multi-Touch Collaboration Wall
Reactable
Zune HD
4. 软件:
Internet Explorer 8
Jamsession
ToucoBubble(途拓展览展示标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