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3-6 阅读量:3736 来源: 发布人:
作为ARM Cortex-A系列的最新处理器产品,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可以应用在广泛的新产品系列上,包括从下一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屏幕移动计算和高端数字家庭娱乐终端到无线基站和企业级基础设施产品等。
ARM 处理器部门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Mike Inglis表示:“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的发布对于ARM合作伙伴而言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这款处理器结合了ARM在低功耗设计领域超过20年的专业经验,引领了崭新而 强大的高性能技术。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将成为整个行业在低功耗计算发展蓝图上的浓重一笔,并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打开了广泛的、全新的应用前景。”
通 过提供电子行业最广泛的软件以及与功能兼容的处理器,首次亮相的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强化了ARM Cortex-A系列处理器。Cortex-A15能够为OS虚拟化、软件错误修复、更大的内存寻址和系统一致性提供更多的高效硬件支持,从而扩展了 ARM Cortex-A 系列的性能。在完全保留ARM低功耗设计优势的同时,Cortex-A15 MPCore将处理器性能可扩展性和功能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使得ARM合作伙伴采用单一的处理器架构就能应对一系列创新和传统的市场需求。
在 应用方面,Cortex-A15与其他所有备受赞誉的Cortex-A处理器完全兼容。这样就能迅速获得已经建立的开发者和软件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包括 Android、Adobe Flash Player、Java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 (Java SE)、JavaFX、Linux、Microsoft Windows Embedded Compact 7、Symbian 和 Ubuntu,以及由超过700家ARM Connected Community成员提供的应用软件、软硬件开发工具、中间件和SoC设计服务。
In-Stat 首席技术顾问Jim McGregor 表示:“未来的10年中,云计算的运作和经济效益将改变整个高科技产业。从手持设备到网络基础设施,全都要求拥有更佳的性能和效率,以应对在使用远程资源 的过程中日益积聚的信息量。ARM为移动产业提供核心技术,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与相关技术一起,能将这种高效灵活的架构扩展到我们的互联世界中其他重要的应用领域。”
合作伙伴间的差异 化合作将继续成为ARM商业模式的主要驱动力,而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的推出正是ARM与其主要授权合作伙伴三星、ST Ericsson 和德州仪器共同合作的结果。这三家合作伙伴对处理器的定义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确保了Cortex-A15能够应对行业所面对的重要挑战。
三 星电子系统LSI部门SoC营销副总裁Yiwan Wong表示:“市场对以更低的功耗实现更多功能和更好连接性的需求,要求更先进的处理器、系统和芯片设计。通过融合ARM先进的CPU技术和三星世界领 先的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三星已经在向市场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应用处理器产品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ARM全新推出的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核在处理性能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我们相信它将促生许多下一代电子产品,并重新定义未来智能手机和移动计算设备的用户体验水平。”
ST Ericsson 战略规划高级副总裁Edgar Auslander表示:“我们已经进入了智能设备的新时代,无线计算解决方案带给更多的消费者3D导航、扩增现实、高清视频拍摄、高速宽带和其他先进性 能,实现我们对于一个无所不连的世界的愿景。在我们开拓性地将调制解调器和应用引擎集成到了一个基于双核Cortex-A9 处理器的单芯片之后,我们很高兴能作为ARM的主要合作伙伴,继续在Cortex-A15 MPCore 处理器上深化合作。新的ARM核将被集成到我们具有领先优势的片上系统解决方案之中,帮助我们的客户创造出具有前所未有的性能水平和极高功耗效率的产 品。”
德州仪器OMAP 平台业务部副总裁Remi El-Ouazzane表示:“作为ARM的一个长期重要合作伙伴,德州仪器已经与ARM 合作了17年,提供了超过30亿个基于ARM处理器的创新片上系统设备。作为首个获得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授权的领先的合作伙伴,我们期待可以利用Cortex-A15核开发出能够满足下一代互连设备对于高性能、低功耗要求的的业内领先的处 理器。当把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与德州仪器 的SmartReflex 3技术结合时,未来的OMAP应用处理器将节省60% 的功耗,帮助德州仪器继续提供具有业界最高功耗效率的高性能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看到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包括将Cortex-A15核应用到家庭娱乐和 多媒体应用中。”
技术支持
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将得到经特殊优化的ARM物理IP的支持,该物理IP是与处理器同时开发的。这些优化能够帮助领先的物理实施得以快速完成。该物理IP最初是针对32nm 和28nm技术,并有计划延伸到20nm。
该 款处理器还获得一系列广泛的ARM技术支持,包括能够兼容AMBA 4的CoreLink 系统 IP、CoreSight 调试和追踪 IP、Mali图形处理器和众多功能强大的开发工具。这项技术还能从ARM Connected Community生态系统中获得广泛的片上系统和软件设计解决方案、工具和服务的支持,使得ARM合作伙伴能够顺畅地完成全功能、创新的产品从开发、验 证到生产的流程,并大大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欲了解Cortex-A15 MPCore处理器更多的性能和功能,以及对其的技术支持,请访问http://www.arm.com/products/processors/cortex-a/cortex-a15.php。
TI宣布下一代Cortex-A15双核OMAP 5处理器
德州仪器(TI)在承认其OMAP 4处理器确实落后于Tegra 2之后不久,就在昨天发布了他们更强大的下一代双核OMAP 5 Soc处理器,相比现有的OMAP 4系列使用的双Cortex A9核心,OMAP 5系列将升级双ARM Cortex-A15核心,并采用28nm工艺生产。
按照德州仪器的路线图,OMAP 5系列处理器将会在2011年下半年投产,使用该芯片的手机产品将会在2012年下半年上市。
ARM-Cortex A15理论主频高达2GHz,最终产品具体频率会因OEM厂商的决定产生变动。德州仪器表示,双Cortex-A15核心在2GHz运行时,将会比内置1GHz Cortex-A9双核心的OMAP 4330处理速度高出三倍。在相同的频率下,A15相比A9也能带来15%-50%的性能优势。
在OMAP 3中,德州仪器为单核Cortex-A8设计了256KB二级缓存,OMAP 4则上升了4倍,两个Cortex-A9核心共享1MB二级缓存,OMAP 5则将二级缓存升到了2MB。OMAP 5还保留了LPDDR2双通道内存接口。
这款新处理器将会内置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PowerVR SGX 544 GPU,目前还不清楚其具体参数,但是SGX 544将具备4个USSE2管道,SGX 540中是4个USSE管道,SGX 530中则只有两个。
德州仪器发布的两个OMAP 5具体产品分别是5430和5432,其中OMAP 5430封装大小为14×14mm,支持LPDDR2内存,将用于智能手机产品,OMAP 5432的封装大小为17×17mm,支持DDR3/DDR3L内存,更适合于大尺寸平板设备使用。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