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光伏设备支出达152亿美金,面临市场低迷风险

发布时间:2011-04-26 阅读量:781 来源: 发布人:

中心议题:
    * 设备营收持续攀高,但欧洲光伏激励政策的下调将导致2011年下半年产能扩张计划的调整

Solarbuzz上海办公室,2011年4月20日--随着2010年全球光伏市场高达139%的增长,电池制造商对2011年的出货雄心勃勃,并启动了积极的扩产计划。根据最新一季Solarbuzz PV Equipment Quarterly报告,相应设备厂商2011年的营收总和有望达到152亿美金,同比增长41%。

2011年基于晶硅的设备资金支出(包括硅锭、硅片、电池片与组件)年度增长预计达31%,而薄膜设备资金支出增长更可达至71%。其中基于非晶硅薄膜与CIGS技术的投资增长最快,占据计划中扩产的薄膜技术市场份额78%。

扩产步伐及规模较快的一线厂商依次是中国大陆的晶硅制造商,台湾的电池制造商与薄膜领先厂商First Solar。根据最新公布至今年年底的产能目标,以下厂商产能计划如下:JA Solar 3GW,Trina Solar 1.9GW,Neo Solar Power 1.8GW,Jinko Solar 1.5GW。以2010年为例,全球新增的晶硅电池设备营收为36亿美金,而中国大陆与台湾厂商在其中的份额为82%。

此外,薄膜太阳能技术迎来了新一轮投资潮。在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一季度期间,有多达65个薄膜电池扩产计划,薄膜制造商总产能预计将增长70%达到4.8GW。

Solarbuzz资深分析师Finlay Colville说道:“设备供应链受益于2011年对光伏工厂的新增投资。第一季度Applied Materials, Centrotherm, GT Solar 与Meyer Burger等主要设备厂商的未结订单金额都在10亿美金以上,他们因而增加出货量以满足一线厂商需求。而二线晶硅与薄膜电池厂商则将更多的订单给了那些新的设备供应商。

产能增加的速度与一线电池厂商出货计划一致,目标年增长率为55%。然而,随着欧洲主要市场电价补贴政策的削减,2011年市场需求的增长预计仅有12%。这样的供需不平衡将使得电池厂商在2011下半年调整扩产计划,将对设备供应链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由于制造设备的交付周期一般为3-6个月,因此可以预见这些变化将使得2012年市场更为辛苦。

图一:Q1’11-Q1’12光伏设备按技术分类支出金额(单位:百万美金)

Q1’11-Q1’12光伏设备按技术分类支出金额.jpg
 

设备支出提前进入低迷状态

2011年第一季度,光伏设备支出创新高,为37亿美金,预计第二季度将会是本轮光伏设备支出周期的最高点。随着光伏厂商调整扩产计划以应对下半年市场下滑,2011年第四季度光伏设备资金支出将会急剧下降,主要设备厂商来自一线电池厂商的新订单将会陆续减少。

然而,高效产品路线的开发为下一代制造设备的供应商厂商提供了新的机遇。Q-Cells近期宣布将在2011年下半年对其1.1GW的电池产线进行front- and rear-side升级,反映了产品路线升级的趋势。到2012年第一季度,各种高效晶硅电池产线将占到晶硅电池产能的35%。新技术的应用将推动新型设备的应用,例如半导体设备市场领先厂商Varia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ssociates的离子注入设备。

由于2011上半年未结订单的出货,2011年第一季度的设备厂商营收数字将会很高。然而,领先指标还是新增订单量,厂商们将会依市场情况重新审视2012年扩张计划,而投资薄膜技术的厂商将视2011年与2012年新建工厂的成功与否来看下一阶段投资。不过仍有很多投资者对于光伏产业有高度兴趣,目前看来他们还是愿意投资光伏产业。

Solarbuzz PV Equipment Quarterly报告帮助光伏设备厂商通过识别目标客户与竞争对手,细分重要制程工具的营收,按季度提供至2015年按制造商别产能计划。

该报告包含关于技术与设备资金支出趋势的详细分析报告与一份产能的数据库资料,涉及产业中超过350家晶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片厂商。所有的数据与分析按季度更新,并提供对领先厂商按营收与订单的表现进行分析。如有需进一步的市场资料,欢迎与我们联系。以上请媒体界朋友刊登并不吝指。

相关资讯
日本Rapidus突破2nm芯片技术,挑战台积电三星霸主地位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架构突破性能瓶颈,Andes发布新一代AX66处理器IP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

1 GHz实时扫描革新EMC测试:是德科技PXE接收机技术解析

随着电子设备复杂度的提升和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已成为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EMI测量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捕捉瞬态干扰信号,导致测试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推出的新一代PXE电磁干扰(EMI)测量接收机,通过突破性的1 GHz实时无间隙扫描技术,将测试速度提升3倍,显著优化了EMC认证流程,为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测试解决方案。

亚马逊AWS部门启动战略性裁员,生成式AI推动云业务重组

全球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对其核心利润引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部门实施新一轮裁员。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调整涉及销售、市场及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受影响岗位达数百人。这是继4月影视与硬件部门优化后,亚马逊2024年内第三次公开披露的裁员计划,反映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持续业务重塑。

圣邦微电子SGM42203Q:高性能汽车级双通道高边驱动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边驱动器(High-Side Driver)在车身控制模块(BCM)、LED照明、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42203Q是一款专为汽车电子设计的24V双通道高边驱动器,具备模拟电流检测、高可靠性及智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负载驱动。本文将深入解析该产品的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及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