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bit MCU市场渗透加速 IP核新锐加入CPU架构纷争

发布时间:2011-05-9 阅读量:1062 来源: 发布人:

新闻事件:
   *  32bit MCU市场渗透加速
   *  IP核新锐加入CPU架构纷争
事件影响:
   *  Andes将与ARM进行直接竞争


IDC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智能电表、智能电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智能型系统市场的成长,到2015年将消耗超过125亿颗处理器核心,这个数字将是2010年处理器核心出货量的2倍以上。而同期,32bit MCU对传统的8bit MCU市场的渗透和侵蚀也愈发明显,32bit架构未来在MCU市场的统治地位已成必然。因此,近年来以ARM为代表的CPU核心厂商在相关领域的布局也在加速。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的成长,也给新的32bit架构处理器核心带来了成长的机会,同时为市场引入新的竞争。来自台湾的晶心科技(Andes)日前在北京特别推介了其系列32bit处理器核心技术,希望能够以后发优势在目前寡头垄断的处理器核心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对于进入这个市场的动机,Andes的总经理林志明认为,“智能”和“绿色”这两个需求是未来市场主要的推动力——更复杂的数据处理能力、更低的功耗,将成为处理器核心成功的关键。而这也正是Andes的着力点。他还指出,传统的8bit市场出货量目前超过了50亿颗,已经达到了饱和,未来32bit处理器核心市场的成长速度将远高于8bit。尽管前面已经有ARM等32bit处理器核心供应商的布局,但足够大的市场还是会给后来者很多机会。

目前Andes在产品的规划上,已经有N8、N9、N10、N12共四个系列的从低端到高端的处理器核心产品。其中,刚刚推出的N8系列,被认为是“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8051及其他8位处理器的最佳候选者”。该产品不仅在省电效率(Power Efficiency)方面可达75 DMIPS/m Watt,高于一般8bit MCU达70倍以上,而且只需14K Gates。在适当的组态下,效能可达到1.2 DMIPS/MHz,高于一般8位 MCU 10倍以上。在硬件架构方面,除法器为基本配备,乘法器则可选择快速或小型的。除此之外,不需外加中断控制器就可支持多达16组向量中断来源,并有4个可程序优先等级可选择。N8系列的产品定位不难看出,其竞争指向很明显就是风头正劲的ARM COntex-M0。



在不可避免的与ARM进行的直接的竞争中,Andes已经有了自己的考虑。除了从性能上,确保不逊于竞争对手——甚至在一些关键的指标上有所超越——之外,Andes非常希望在自己本地化的服务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Andes的智财产品客户服务部协理李明豪举例说,对于CPU来说,开发工具很重要,由于Andes的处理器核心是全新的架构,因此开发工具中一些比较重要的技术也都是由Andes自己开发的,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供功能好但是更便宜的开发工具给我们的客户”,并且提供更加及时到位的本地化技术服务。李明豪表示:“提到我们开发工具优异性的时候,台湾有一些客户反映我们现在开发工具的方便性已经跟ARM并驾齐驱了。”Andes亚太业务营运协理林郭琪也特别表示,在市场开拓方面,尽管Andes与其他国外公司相比具有更大的价格弹性,但“客户他们最关注的不完全是价格,还包括支持和我们的服务”。

当然,与目前Andes的体量相比,ARM毕竟还是一个“巨人”,因此Andes在选择市场的切入点时,还是有意避开了它的锋芒。李明豪表示,Andes初期会选择那些配套生态系统不太复杂、利润空间足够大、更能够体现出产品产异化的应用领域作为起步。他进一步分析,比如在一些中低阶应用中,利润跟差异化息息相关,这就要靠性价比更好的CPU让客户达到其利润或差异化的要求,“这就是Andes的价值所在”。

据悉,目前Andes已经在台湾发展了30多家客户,其中一个标志化的应用就是MTK在其移动蓝牙产品中采用了Andes的处理器核心。此外,触控屏上的应用也是客户关注的一个重点。还有两家MCU的厂商获得了Andes的授权,其中一家用了半年的时间实现了Design-win,预计今年7月产品将量产。

相关资讯
AI驱动下的全球芯片市场巨变:英伟达登顶,传统巨头跌出前十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683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5%。这一增长主要由人工智能(AI)相关芯片及高带宽内存(HBM)的旺盛需求推动,而汽车、消费电子和工业领域则因市场需求疲软出现收入下滑。在此背景下,行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英伟达凭借AI芯片的爆发式增长跃居营收榜首,而传统功率与模拟芯片巨头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ST)则跌出前十名。

脉冲防护性能提升30%!解析Vishay D2TO35H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优势

随着电动汽车与工业自动化对电路可靠性要求的提升,高脉冲防护能力功率电阻成为关键器件。威世科技(Vishay)推出的D2TO35H厚膜功率电阻,通过AEC-Q200认证,脉冲吸收能力达15 J/0.1 s,较前代产品提升30%。该器件采用TO-263(D2PAK)封装,在+175°C环境下的功率耗散维持35 W,热阻低至4.28°C/W,为高复杂度车载系统提供稳定性保障。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分析报告:政策驱动与品牌博弈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跟踪报告,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迎来显著增长,总出货量达852万台,同比增长19.5%。消费市场在“国补”政策推动下表现强劲,商用市场则因需求疲软略显低迷。本文结合行业动态与厂商策略,深度剖析市场格局及未来趋势。

半导体行业DRAM价格年内首涨:供需逆转下的市场新动向

2025年5月初,三星电子正式与主要客户达成DRAM芯片供应价格上调协议,DDR4均价涨幅达20%,DDR5涨幅约为5%,这是三星自2024年以来的首次调价,标志着持续一年的DRAM价格下行周期正式转向。与此同时,SK海力士、美光等头部厂商同步跟进提价策略,涨幅分别为12%和10%-12%。行业数据显示,PC用DDR4 8Gb(2133MHz)产品现货价格在4月环比上涨22.22%,创2024年4月以来最高单月增幅。

解码机器人产业升维战:政策东风+技术奇点如何重构千亿市场

在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共振下,中国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着从机械臂到认知体的范式跃迁。随着《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等政策组合拳的出台,产业生态呈现出"技术超进化、场景深融合、价值再定义"的三重变革特征。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联合十家头部企业发布的《2025机器人+蓝皮书》揭示:当工业机器人的定位精度突破0.01mm阈值,服务机器人的情感交互通过图灵测试,特种机器人开始挑战深海万米禁区,一个"泛在智能体"时代正在重塑制造业DNA。这场变革不仅关乎生产方式的颠覆,更是在重构人机协同的文明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