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24 阅读量:113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此次苹果决定提起诉讼,估计是因为已经无法忽视三星Android智能手机“GALAXY S”和平板终端“GALAXY Tab”的热销趋势。尤其是GALAXY S的全球供货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部,而且外观设计与iPhone极为相似。对于GALAXY S威胁到鼻祖iPhone的地位这一点,看来苹果也已无法忍受了。
在法院作出判决之前通常需要耗费3年左右的时间,因此也存在着苹果根据情况提出临时处理申请,要求禁止销售GALAXY S的可能性。苹果提起诉讼的主要用意似乎是“禁止其他厂商模仿其今后上市的产品”,而非获得损害赔偿等金钱目的。
苹果声称受到三星侵权的专利,大多涉及用户界面(表1)。而三星在美国诉讼中控诉受到苹果侵权的专利,10项中有7项涉及HSDPA和CDMA等手机通信方式。可以看出,苹果的意图是将iPhone的卖点——便于直接连接的技术作为争论点,而非产品内部使用的技术。
苹果对三星提起的诉讼,除了普通的专利侵权外,同时还指控三星侵犯了其“外观设计专利”、“商业外观(Trade Dress)”以及“商标”,这也是一大特点。精通专利纠纷的日本安德森·毛利·友常法律事务所律师中町昭人表示,“为了保护iPhone和iPad的品牌价值,苹果好像动用了所有可使用的知识产权”。
外观设计专利是美国的一种制度,相当于日本的创意注册。苹果在诉状中指出,GALAXY S侵犯了iPhone的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D602016和D618677)和画面设计专利(专利号D627790)(图2)。商业外观是指“一眼便可看出是哪种商品的外观设计”,在广义上可看做是商标的一部分。与专利不同,商业外观对新颖性没有要求。苹果在诉状中称,GALAXY S的外观和图标侵犯了iPhone的商业外观(图3)。
这种相似性的允许范围有多大呢?日本谷·阿部专利事务所所长、律师谷义一表示,“苹果希望让陪审员和法官认可‘没有iPhone就没有GALAXY S的外观设计’这一事实”。认为苹果有理的观点较多,不过如果苹果的主张全部获得认可的话,可能会妨碍产品外观设计的表现自由和合理竞争。无论法院最后作出的判决重视“创新(Originality)”还是“自由竞争”都不足为奇。
关于此次诉讼对日本厂商造成的影响,某日本厂商的开发负责人表示“由于日本厂商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较小,因此对日本厂商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不过,苹果的做法可供参考。中町指出,“在日本厂商中,专利管理部门和商标管理部门一般纵向划分,大多缺乏合作。今后,像苹果那样统一探讨知识产权的思维方式越来越重要”。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根据金升阳官方技术白皮书数据显示,其最新发布的LM-R2S系列机壳开关电源通过8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工业供电设备在功率密度、环境耐受性及能效表现的三维突破。作为LM-R2系列的迭代产品,该系列解决了传统工业电源在设备小型化与复杂工况适配性之间的矛盾,为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了高可靠性的供电保障。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DRAM与NAND Flash现货价自2月止跌回升,带动行业库存去化加速,需求端逐步回温。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指出,存储器原厂自2024年末起减产调控供给,叠加AI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根据TrendForce数据,尽管此前预测Q1合约价可能下跌,但实际现货市场受备货动能及库存策略影响,价格反弹超预期,成为威刚业绩增长的直接推力。
MediaTek于5月14日正式推出天玑9400e旗舰移动平台。作为天玑系列的全新力作,该芯片凭借全大核架构设计、第三代4nm制程工艺及多项创新技术,在计算性能、能效管理和AI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游戏、影像与通信体验。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5月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ICT进出口趋势》报告,韩国4月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额达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创下有记录以来4月份的最高值。同期贸易顺差为76.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强劲表现。然而,对华、对美两大核心市场的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反映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