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阻性触摸屏实现手势识别技术!

发布时间:2011-10-17 阅读量:154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阻性触摸屏的经典方法
    * 阻性屏幕两点触摸的基本模型
    * 手势识别技术
解决方案:
    * 用阻性触摸屏控制器检测最常见的双指手势

对于各种消费、医疗、汽车和工业设备,增强的低成本触控式用户界面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特性。在许多消费电子应用中,设计师偏向使用容性触摸屏,而不愿使用阻 性触摸技术,原因是前者可以跟踪手指,似乎能够提供更友好的用户交互体验。目前,低成本阻性技术的应用市场包括:只需要单点触控、至关重要的极其精确的空 间分辨率、利用触控笔来实现特定功能(如亚洲语言符号识别等),或者用户必须戴手套的场合。 虽然阻性技术传统上是用来检测屏幕上“单点触摸”的位置,但本文提出了一个创新的“两点触摸”概念,它利用阻性触摸屏控制器 AD7879 在廉价的阻性触摸屏上检测最常见的双指手势(缩放、捏合和旋转)。

阻性触摸屏的经典方法

典型的阻性触摸屏包括两个平行的氧化铟锡(ITO)导电层,中间的间隙将两层分开(图 1)。上层(Y)的边缘电极相对于下层(X)的边缘电极旋转 90°。当对屏幕的一个小区域施加压力,使这两层发生电气接触时,就发生了“触摸”现象。如果在上层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一个直流电压,而下层悬空,则触摸 将使下层获得与触摸点相同的电压。判断上层方向触摸坐标的方法是测量下层的电压,以便确定触摸点处的电阻占总电阻的比值。然后交换两层的电气连接,获得触 摸点在另一个轴上的坐标。

连接直流电压的层称为“有源”层,电流与其阻抗成反比。测量电压的层称为“无源”层,无相关电流流经该层。发生单点触摸时,在有源层中形成一个分压器,无 源层电压测量通过一个模数转换器读取与触摸点和负电极之间的距离成比例的电压1.

由于成本低廉,传统的 4 线阻性触摸屏深受单点触控应用的欢迎。实现阻性多点触控的技术有多种,其中总是会用到一个矩阵布局屏幕,但屏幕制造成本高得吓人。此外,控制器需要许多输 入和输出来测量和驱动各个屏幕带,导致控制器成本和测量时间增加。


图 1. (a) 阻性触摸屏的结构;(b) 用户触摸屏幕时的电气接触

超越单点触控

虽然如此,但通过理解并模拟该过程背后的物理原理,我们可以从阻性触摸屏提取更多信息。当发生两点触摸时,无源屏幕中的一段电阻加上触点的电阻与有源屏幕 的导电段并联,因此电源的负载阻抗减小,电流增大。阻性控制器的经典方法是假设有源层中的电流恒定不变,无源层为等电位。两点触摸时,这些假设不再成立, 为了提取所需的信息,需要进行更多测量。

阻性屏幕中的两点触摸检测模型如图 2 所示。Rtouch为层间的接触电阻;在现有的大多数屏幕中,其数量级一般与两层的电阻相同。如果有一个恒定的电流I流经有源层的两端,则有源层上的电压 为:



图 2. 阻性屏幕两点触摸的基本模型


 

 



手势识别

以“捏合”(pinch)作为范例可以更好地描述手势识别的工作原理。捏合手势从两根分开较远的手指触摸开始,产生双重接触,使得屏幕的阻抗降低,有源层 两根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因此减小。随着两根手指越来越接近,并联面积减小,因而屏幕的阻抗提高,有源层两根电极之间的电压差相应地增大。

紧密捏合后,并联电阻趋于 0,Ru + Rd提高到总电阻,因此电压增大到:

图 3 显示了一个沿着垂直(Y)轴捏合的例子。当手势开始时,其中一层的两根电极之间的电压恒定不变,另一层则表现出阶跃性降低,然后随着手指相互靠近而提高。


图 3. 垂直捏合时的电压测量

图 4 显示倾斜捏合时的电压测量结果。这种情况下,两个电压均表现出阶跃性降低,然后缓慢恢复。两个恢复速率(利用各层的电阻归一化)的比值可以用来检测手势的 角度。


图 4. 倾斜捏合时的电压测量

如果手势为缩放(手指分开),其行为可以从上述讨论推导出来。图 5 显示了沿各轴及沿倾斜方向缩放时测得的两个有源层电压趋势。


图 5. 沿不同方向缩放时的电压趋势


 



利用 AD7879检测手势


AD7879 触摸屏控制器设计用于与 4 线式阻性触摸屏接口。除了检测触摸动作外,它还能测量温度和辅助输入端的电压。所有四种触摸测量加上温度、电池、辅助电压测量,均可以通过编程写入其片内 序列器。

AD7879 结合一对低成本运算放大器,可以执行上述捏合和缩放手势测量,如图 6所示。

下面的步骤说明了手势识别的过程:
在前半周期中,将一个直流电压施加于上层(有源层),并测量X+引脚的电压(对应于VY+ – VY–),以提供与Y方向上的运动(接近还是分开)相关的信息。
在后半周期中,将一个直流电压施加于下层(有源层),并测量Y+引脚的电压(对应于VX+ – VX–),以提供与X方向上的运动(接近还是分开)相关的信息。

图 6 所示的电路需要为差分放大器提供保护,防止短接到 VDD。在前半周期中,下方放大器的输出短接到VDD。在后半周期中,上方放大器的输出短接到VDD。为避免这种现象, AD7879的GPIO可以控制两个外部模拟开关,如图 7所示。


图 6. 基本手势检测应用图

图 7. 避免放大器输出短接到VDD的应用图

这种情况下,AD7879 设置为从机转换模式,并且仅测量半个周期。当 AD7879 完成转换时,产生一个中断,主处理器重新设置 AD7879 以测量第二个半周期,并且改变 AD7879 GPIO 的值。第二转换结束时,两层的测量结果均存储在器件中。

旋转可以通过一个方向上的同时缩放和一个倾斜捏合来模拟,因此检测旋转并不困难。挑战在于区别旋转是顺时针 (CW)还是逆时针(CCW),这无法通过上述过程来实现。为了检测旋转及其方向,需要在两层(有源层和无源层)上进行测量,如图 8 所示。图 7 中的电路无法满足之一要求,图 9 提出了一种新的拓扑结构。


图 8. 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时的电压测量

图 9所示的拓扑结构实现了如下功能:
半周期 1:电压施加于Y层,同时测量(VY+ – VY–)、VX–和 VX+。每完成一个测量,AD7879 就会产生一个中断,以便处理器改变GPIO配置。
半周期 2:电压施加于X层,同时测量(VX+ – VX–)、VY–和VY+。

图 9 中的电路可以测量所有需要的电压来实现全部性能,包括:a)单点触摸位置;b)缩放、捏合、旋转手势检测和量化; c)区别顺时针与逆时针旋转。用两点触摸手势来完成单点触摸操作时,可以估计手势的中心位置。


图 9. 单点触摸位置和手势检测的应用图

实用提示

轻柔手势产生的电压变化相当微细。通过放大这种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例如,可以在屏幕的电极与 AD7879 的引脚之间增加一个小电阻,这将能提高有源层的压降,但单点触摸定位精度会有所下降。

另一种方法是仅在低端连接上增加一个电阻,当 X 层或 Y 层为有源层时,仅检测 X–或 Y–电极。这样就可以应用一定的增益,因为直流值相当低。
ADI公司有许多放大器和多路复用器可以满足图 6、图 7 和图 9 所示应用的需求。测试电路使用AD8506 双通道运算放大器和ADG16xx 系列模拟多路复用器;多路复用器的导通电阻很低,采用 3.3 V单电源供电。

结束语

利用 AD7879 控制器和极少的辅助电路,可以检测缩放、捏合和旋转。只需在有源层上进行测量,就能识别这些手势。在主处理器的控制下,利用两个 GPIO 测量无源层的电压,可以区别旋转方向。在该处理器中执行相当简单的算法,就能识别缩放、捏合和旋转,估计其范围、角度和方向。

相关资讯
全球芯链共融: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体积缩小37.7%!看LM-R2S系列如何重塑工业电源格局

根据金升阳官方技术白皮书数据显示,其最新发布的LM-R2S系列机壳开关电源通过8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工业供电设备在功率密度、环境耐受性及能效表现的三维突破。作为LM-R2系列的迭代产品,该系列解决了传统工业电源在设备小型化与复杂工况适配性之间的矛盾,为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了高可靠性的供电保障。

存储器市场回暖驱动威刚科技2025年第一季业绩显著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DRAM与NAND Flash现货价自2月止跌回升,带动行业库存去化加速,需求端逐步回温。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指出,存储器原厂自2024年末起减产调控供给,叠加AI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根据TrendForce数据,尽管此前预测Q1合约价可能下跌,但实际现货市场受备货动能及库存策略影响,价格反弹超预期,成为威刚业绩增长的直接推力。

全大核架构革新旗舰体验 天玑9400e芯片深度解析

MediaTek于5月14日正式推出天玑9400e旗舰移动平台。作为天玑系列的全新力作,该芯片凭借全大核架构设计、第三代4nm制程工艺及多项创新技术,在计算性能、能效管理和AI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游戏、影像与通信体验。

韩国半导体出口突破116亿美元:存储芯片涨价与HBM需求推高增长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5月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ICT进出口趋势》报告,韩国4月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额达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创下有记录以来4月份的最高值。同期贸易顺差为76.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强劲表现。然而,对华、对美两大核心市场的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反映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