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11 阅读量:103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4G技术的三大关键技术探讨
*4G应用遇到技术和市场挑战
到目前为止,3G各种标准和规范已达成协议并已进入商用。
然而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3G系统也有其局限性,如:缺乏全球统一标准;3G所采用的语音交换架构仍承袭了第二代(2G)的电路交换,而不是纯IP方式;由于受到多用户干扰,CDMA难以达到很高的通信速率等。然而针对以上各种缺点,4G移动网络的根本任务是能够接收、获取到终端的呼叫,在多个运行网络(平台)之间或者多个无线接口之间,建立其最有效的通信路径,并对其进行实时的定位和跟踪。在移动通信过程中,移动网络还要保持良好的无缝连接能力,保证数据传输的高质量、高速率。4G移动网络将基于多层蜂窝结构,通过多个无线接口,由多个业务提供者和众多网络运营者提供多媒体业务。其核心网是一个基于全IP的网络,因此核心网独立于各种具体的无线接入方案,能提供端到端的IP业务,能同已有的核心网和PSTN共存。各种针对不同业务的接入系统通过多媒体接入系统连接到基于IP的核心网中,形成一个公共的、灵活的、可扩展的平台,如图所示。
图:4G系统网络结构图
对4G技术的三大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1. OFDM技术
OFDM是4G系统最为合适的多址方案,该技术的主要思想就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窄的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因此可以大大消除信号波形间的干扰。OFDM还可以在不同的子信道上自适应地分配传输负荷,这样可优化总的传输速率。OFDM技术还能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在OFDM系统中由于各个子信道的载波相互正交,于是它们的频谱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不但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2. 智能天线(SA)与多入多出天线(MIMO)技术
智能天线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以及数字波束调节等智能功能,被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智能天线成形波束能在空间域内抑制交互干扰,增强特殊范围内想要的信号,这种技术既能改善信号质量又能增加传输容量,其基本原理是在无线基站端使用天线阵和相干无线收发信机来实现射频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同时通过基带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各个天线链路上接收到的信号按一定算法进行合并,实现上行波束赋形。目前智能天线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两种:全自适应方式和基于预多波束的波束切换方式。
3. 软件无线电技术(SDR)
软件无线电技术被认为是可以将不同形式的通信技术有效联系在一起的唯一技术。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软件将会变得非常繁杂。为此专家们提议引入软件无线电技术,将其作为从第二代移动通信通向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桥梁。软件无线电技术能够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尽可能地接近天线,即将A/D和D/A转换器尽可能地靠近RF前端,利用DSP进行信道分离、调制解调和信道编译码等工作。它旨在建立一个无线电通信平台,在平台上运行各种软件系统,以实现多通路、多层次和多模式的无线通信。
把4G系统投入实际应用,会遇到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的挑战
1. 4G系统所运用的各种核心技术还不完善,这些技术的逐步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移动IP环境下的QoS所使用的综合业务/RSVP技术和区别型业务技术也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且这些技术在移动IP平台上并不是最优的。
2. 4G系统所标称的最大速度,在实际应用中,很难达到理论值。人们对未来的4G通信的需求是它的通信传输速度将会得到极大提升,从理论上说最高可达到100Mbps,但手机的传输速度将受到通信系统容量的限制。
3. 4G的发展实施还要受到市场压力的影响。有专家预测,在10年以后,2G的多媒体服务将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此时覆盖全球的3G网络已经基本成形,全球至少有25%以上的人口使用3G系统,到那时,整个行业正在消化吸收第三代技术,利用4G相关技术对3G进行改进与完善的工作也会同时进行,对于4G系统的接受还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另外在过渡过程中,号称5G的技术随时都有可能威胁到4G的盈利计划。
4. 尽管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有着比3G更强的优越性,可要是把4G投入到实际应用,需要对现有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这将会引发一系列的资金、观念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4G正式进入市场的速度。
虽然4G系统的发展道路是坎坷的,其中也充满了变数。但是随着新技术和新需求的不断出现,4G必然会取代3G,成为未来移动通信领域的主导技术,4G一定会使我们未来的移动通信事业前景更美好。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跟踪报告,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迎来显著增长,总出货量达852万台,同比增长19.5%。消费市场在“国补”政策推动下表现强劲,商用市场则因需求疲软略显低迷。本文结合行业动态与厂商策略,深度剖析市场格局及未来趋势。
2025年5月初,三星电子正式与主要客户达成DRAM芯片供应价格上调协议,DDR4均价涨幅达20%,DDR5涨幅约为5%,这是三星自2024年以来的首次调价,标志着持续一年的DRAM价格下行周期正式转向。与此同时,SK海力士、美光等头部厂商同步跟进提价策略,涨幅分别为12%和10%-12%。行业数据显示,PC用DDR4 8Gb(2133MHz)产品现货价格在4月环比上涨22.22%,创2024年4月以来最高单月增幅。
在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共振下,中国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着从机械臂到认知体的范式跃迁。随着《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等政策组合拳的出台,产业生态呈现出"技术超进化、场景深融合、价值再定义"的三重变革特征。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联合十家头部企业发布的《2025机器人+蓝皮书》揭示:当工业机器人的定位精度突破0.01mm阈值,服务机器人的情感交互通过图灵测试,特种机器人开始挑战深海万米禁区,一个"泛在智能体"时代正在重塑制造业DNA。这场变革不仅关乎生产方式的颠覆,更是在重构人机协同的文明新范式。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大尺寸(9英寸以上)显示器市场将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尽管整体出货量增速放缓至2.6%,但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深化与区域市场分化成为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中国PC显示器市场在电竞、医疗等细分领域的强劲需求推动下,预计实现1.5%的稳健增长。本文基于行业权威数据,深度解析技术、市场与竞争格局的演进逻辑。
随着新能源、储能及工业自动化市场的快速发展,高频功率器件对驱动技术的要求日益严苛。2025年5月13日,Littelfuse公司推出全新高压侧/低压侧栅极驱动器IXD2012NTR,以200V耐压、1.9A/2.3A拉灌电流能力及高集成特性,为高频电源应用提供高效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分析其技术优势、国产替代潜力及市场前景,并对比同类产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