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LED背光电源管理经典问答

发布时间:2011-11-23 阅读量:82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探究手机LED背光电源管理的设计需求
    * 学习小尺寸背光荧幕的电源管理存在的技术挑战
解决方案:
    * 依据装置本身的产品特性、大小和效能需求来决定

手机背光是当今LED最大的应用市场之一,由于市场已处于饱和状态,价格下滑明显,虽然销售量持续增加,但销售金额并没有明显的成长。尽管如此,5到10 吋手机装置的背光应用仍将是市场成长新动力。

以下由零组件杂志独家专访AnalogicTech应用工程主任 David Brown,探讨LED背光之电源管理设计需求。

大小为 5至 10英吋的TFT LCD荧幕,有哪些应用方式?

David Brown:TFT LCD 荧幕有多种应用方式,包括高阶智能型手机、小型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例如通常为5至9吋的小型DVD播放器)、手持便携式导航装置(PND)、笔 记型计算机、小笔电、平板计算机、手持电玩显示器及电子书阅读器等。

这些应用的电源管理需求有何不同?

David Brown:上述各种应用的电源管理需求都大不相同,且每种特定的装置设计结构皆有其独特的需求。对于每一种装置,设计人员都必须考量电池种类、荧幕大小 和背光LED使用数量。了解系统需求后,还必须权衡LED驱动电路的结构,以及成本与装置的复杂程度,从中取得平衡。所有上述因素都足以决定驱动便携式装 置上背光LED之最佳方法。
LED背光结构主要分为两种,单组串联式电源或多组串联式/并联式电源。单组串联式电源虽然使用较低恒流,但必须将输入电源提升至符合串联式电源的总顺向 电压水平,才可以驱动LED。相反的,多组串联式/并联式LED电源虽然需要更高的恒流来驱动,却降低了高电压的需求。升压转换器需求的差异取决于成本、 复杂程度及能量转换效率(对于使用者而言,相当于充电循环之间的电池寿命)。最终也会依据装置本身的产品特性、大小和效能需求来决定最佳解决方案。

小尺寸背光荧幕的电源管理存在哪些技术挑战?

David Brown:确实存在不少挑战。第一个挑战与第一部份所提到的讨论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在系统需求、电力来源和电路架构之间取得平衡,方可选择适当的LED 驱动电路结构。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依据最终成品,来权衡可用的预算。

另外,大小和高度也造成另一种技术限制。具备高转换频率的电荷帮浦及电感式DC/DC升压解决方案,才可以使用体积更小的外部元件。特别是以电荷帮浦为基 础的LED驱动电路,因为电荷帮浦和并联式LED电源仅需极小的外部电容器,所以会使用并联式LED电源来缩减外部元件的大小。不论是要缩减电荷帮浦还是 电感型解决方案的外部元件大小,最主要的考量还是LED驱动电路的转换频率。

例如,智能型手机通常是比较轻薄短小的装置,因为需要较小的元件,所以可以容许较高的成本。相较之下,笔记型计算机的成本较低廉而且体积较大,有足够的空 间可以容纳较大的元件。

未来高阶手机的主流会是AMOLED吗

David Brown:在小型手持装置方面,AMOLED绝对是锐不可挡的趋势,因为这些装置不论分辨率和色彩重现方面,在所有可能的应用领域都能有卓越的表现。但 由于成本考量,加上市场上供应商不多,目前采用AMOLED为显示器主流的速度已减缓。另外,如果AMOLED面板大于 5吋,则对于大多数便携式产品来说,安装的费用通常就会太过昂贵。

目前市面上已有少数使用AMOLED的装置,而这类产品的显示器尺寸则都落在3至5吋的范围之间。而未来,随着制造商数量增加以及显示器的成本陆续降低, 我认为AMOLED显示器会成为手机应用的主流。

AnalogicTech也早已支援此市场,并主动研究此种显示器技术专用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