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视频监控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1-12-20 阅读量:69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监控智能分析技术的优势
    *  智能视频监控的实现方式
    *  智能视频监控分析

随着高清网络监控的逐渐盛行,高存储高带宽的弊端逐渐成为监控系统中最大的短板,扬长避短的选择有用价值的监控模式成为目前主要的需求,试想一下,静止不动的画面长年累月的采集录像,根本没有任何价值,智能化有选择性的采集才是节约带宽节约存储的关键因素,因此业界对智能视频监控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日俱增。现在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监控系统,无论是模拟还是模数混合,抑或纯数字,其工作方式依旧是“实时监视,实时录像”,不仅浪费人力,更是浪费物力,面对数不尽的视频录像,想要提取些有价值的录像是困难,长期保存也是一大难题,此外现有的监控系统对于人的参与非常依赖,智能监控可以分担人力节省资源,因此智能视频监控是一个发展趋势,也是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监控智能分析技术的优势在哪?

目前监控系统中,存储和传输问题是首要面临的难关,大量无用视频信息被存储、传输,既浪费了存储空间又增加了带宽,智能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视频存储所需要的空间减少从而缓解带宽压力,或者对于一些无用视频则采用低码流方式进行压缩或传输,更方便整套系统调查或查询使用,提升监控系统的应用价值。

目前智能监控技术主要包括:身份识别、轨迹识别、环境判断补偿识别。身份识别包括人脸识别、车牌号识别、车辆类型识别、船只识别、红绿灯识别等等。识别类的智能监控技术,最关键的要求就是识别的准确率,最好保证在98%以上,这样就能够较好地满足绝大多数监控类客户的需求,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智能分析目的;轨迹识别主要包括虚拟警戒线、虚拟警戒区域、智能跟踪、人数统计、车流统计、物体出现和消失、人员突然奔跑、人员突然聚集等等;环境判断补偿识主要包括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夜间低照度情况、摄像头遮挡或偏移、摄像头抖动等等。智能监控技术能够实现在恶劣视频环境情况下实现较正常的监控功能。受环境影响视频不清楚的时候,尽早发现画面中的人,或者判断摄像头偏移的情况后发出报警,此类功能具备普遍的适应性,大部分监控点都有潜在需求。

智能视频监控有哪种实现方式?

目前,智能视频监控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前端智能分析;另一种是后端智能分析。两种智能分析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利用前端摄像机自身的芯片进行计算,而后者则是利用后端计算机纯软件的方式进行分析。但无论是前端嵌入式的还是后端软件方式,其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所开发的核心算法程序的运行而对视频信号进行分析而完成的。嵌入式与纯软件方式的区别仅在于运算平台不一样,前者可以在摄像机DSP芯片上完成核心算法的运行和相关计算;而纯软件方式的运算平台则是一台通用的计算机。

智能视频监控分析:选择前端还是后端?


从目前智能监控分析的使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采用的依旧是后端分析模式,方便排除故障,并可以有效的解决存储容量的压力,但由于是后端分析,一直需要网络传送视频信号,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而这恰恰是目前尚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的难题;前端智能分析的好处可以解决后端分析带来的传输难题,但目前的环境来看,前端的DSP芯片和后端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相比实在有限,很多视频分析运算量很大,而大多数DSP并没有足够大的内存和处理能力来实施有效运行,处理能力降低会造成分析准确性低下,导致误报增加。

不过,随着嵌入式系统运算能力的增强和智能视频分析算法的改进,在视频服务器和网络摄像机等前端设备嵌入视频分析模块将成为趋势。在前端做视频智能分析的好处是实时性高,并且传输到后台的只是有用的报警信息和画面,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传输数据量,也减少了后台存储的负担。

有智能网络摄像机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后端,只集中对前端摄像机发送过来的目标数据信息进行管理,而不需要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与识别,所以后端系统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也能完成高效的智能视频分析。这样,由于后端只有前端发送来的预/报警事件的关联画面显示,使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能够很轻松地完成整个系统的监视。而这种关联录像的功能,也使录像搜索和回放变得简单迅速,从而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另外,选择嵌入式视频分析架构将现有的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升级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成本低且易于改造的方案。

目前,大部分网络摄像机知名厂商都把“应用前置”作为产品研发的主要核心内容,加强DSP处理器的计算能力进行前端智能分析,这是在当今网络和存储环境下,最吸引消费者和使用者的因素,大大降低成本。安讯士是网络摄像机的鼻祖,占据全球网络摄像机市场的35%份额,其中国区总裁张勇先生就表示:“应用分析前置是未来网络摄像机的发展趋势,也是安讯士未来主要投入的项目,这是智能监控的前提。”

张勇先生曾列举过案例:“平安城市的应用,摄像机光北京就有20万台。摄像机对着一个场景不停的传输信号,传完的信息放在主控中心或者公安局,储存三个月,如果三个月内没问题,数据刷新。在整个投资里面,摄像机、编码器、网络或者光纤,存储器、软件,按费用来算,存储器占的预算非常大,将近30%,而摄像机只占到20%,最挣钱的是存储器厂商,网络占到20%,软件占到10%,所以最降低成本的方法是削减存储器的投入,但是摄像机的拍摄效果不够要求的话,那么存储起来的资料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摄像机不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安讯士网络开放平台,有针对性的传输信号,有用的传,没用的不传,大大降低了存储的成本,提高了效率,从而省存储,省带宽,这些功能的嵌入,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也许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监控还会随机应变的嵌入更多功能。”

现在安讯士在国外有一个新的主流概念就是前端后端都在做智能分析。安讯士北亚区总裁陆伟芃先生采访时说过:“智能监控应该是分散的,前端后端都应该智能化,我们是做前端的企业,但是我们同时呼吁后端的厂商也要及时研发,就像你在做电脑一样,PC在前端做工作,后端服务器肯定也要做工作。我们现在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做好前端的智能分析,因为我们芯片能力每一年或10个月就有一倍到两倍的增加,所以我们不但要做好压缩,做好图像处理,做好网络,还要做智能分析这一块,在前端就开始做,我们是非常看重这一块的,监控图像效果差别不大,但是要做好数字监控智能分析,这样的摄像机的价值就提高了很多,对客户来讲很必要。

相关资讯
国产替代加速下的竞争格局:VEML4031X00与TI/Intersil的全面技术对标

2025年5月7日,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宣布推出全球首款符合AEC-Q100标准的矩形环境光传感器VEML4031X00,其采用4.38 mm×1.45 mm超薄表贴封装,厚度仅0.6 mm,专为汽车无边框中控显示器等空间受限场景设计。该产品集成环境光(ALS)与高灵敏度红外光电二极管,光谱响应范围0 lx至172,000 lx,解决了传统传感器在深色盖玻片后灵敏度不足的行业痛点。

全球半导体代工洗牌:台积电独占七成市场,三星份额跌破历史新低

AMD近期被曝取消三星4nm制程订单,转而将第五代EPYC服务器处理器及未来产品线交由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生产。这一决策源于三星尖端制程良率长期低于行业标准,其第二代3nm制程良率仅30%,而台积电4nm良率稳定在70%以上。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即将实施的半导体关税政策加速了这一转变。AMD等企业选择台积电在美产能,可规避潜在进口关税,优化供应链成本。台积电亚利桑那厂已实现4nm量产,并计划2025年底推进2nm工艺,成为AMD等客户争夺先进制程的核心阵地。

Cadence携手台积电N3工艺突破内存带宽瓶颈

全球EDA巨头Cadence公司于2025年5月7日正式宣布,其基于台积电3纳米(N3)制程的DDR5 MRDIMM Gen2内存IP解决方案已完成技术验证并投入商用。该方案实现了12.8Gbps的超高数据传输速率,较现行DDR5标准6400Mbps实现带宽翻倍突破,为AI训练、云端推理及高性能计算(HPC)提供了底层硬件支撑。

功率半导体龙头战略调整:安森美降本增效背后的产业逻辑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最新披露文件及公司公告显示(信息来源:安森美2024年5月5日投资者关系简报),全球功率半导体头部企业安森美(纳斯达克代码:ON)正在实施重大战略转型。公司2025年Q1财报显示,当期实现营收14.5亿美元,同比下降22%,但超出市场预期0.5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其非GAAP口径下仍保持40%的毛利率水平,显示核心业务具备较强韧性。

新一代碳化硅MOSFET技术革新与应用前景深度解析

基本半导体近期发布的新一代碳化硅(SiC)MOSFET系列产品,通过元胞结构优化、封装技术升级及可靠性突破,显著提升了器件性能与场景适配能力。本文从核心技术优势、国际竞品对比、应用场景覆盖及市场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揭示国产碳化硅功率器件的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