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2-23 阅读量:218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Tegra 3四核平板解析
* 内部架构解析
* GPU提升至12核心
* Tegra的昨天、今天、明天
从PC诞生的那天起,桌面端与移动端就注定是其发展的两大主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们看到桌面电脑市场份额走低,以笔记本、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端获得更多的关注,人们越来越需要可随时随地连接网络,且有着高续航特性的产品,当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全球IT巨头们面临新的挑战。
今年笔记本核芯显卡着实让入门独显吃了苦头,不过NVIDIA在移动市场也有不小的收获,一线品牌Android平板电脑如雨后春笋般到来,凭借良好的性能和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NVIDIA Tegra 2成为了蜂巢系统(Honeycomb)平板电脑最主流的处理器,预计年内出货量超千万,成为今年平板市场的赢家。然而就在我们还在选购Tegra 2双核平板时,Tegra 3四核处理器按计划在年末发布。
Tegra 3的到来能否让市场重新洗牌?
搭载Tegra 2处理器的平板电脑在今年CES上大放异彩,凭借高效低能耗的表现,上半年几乎没有碰到任何对手。到了下半年,高通、德州仪器开始发力平板市场,同样成为联想、华为的合作伙伴,预计明年的竞争开始加剧,因此说年末四核处理器的到来恰是时候。
首先需要了解的关键词
十多年来,多核处理在计算革命中一直处于核心位置,从单核到双核再到四核,Tegra的每一次升级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次,四核Tegra 3处理器内建一个Companion(伴核),相当于五核设计,只不过伴核的性能没有其余核心那么高,不过却在整个架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一代产品开始,Tegra处理器就内建了Geforce GPU,提供高清解码和3D图形计算性能,让环境中的CPU与GPU达到平衡。在随后的Tegra产品中,不仅CPU升级至四核心,Geforce GPU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视频播放和游戏是平板电脑的两个重要应用,用户既要性能强又要省电,Tegra 3面临不小的挑战。
·内部架构解析:神秘的第五核心
Tegra 3是全球首款移动平台四核处理器,但如果你看过其内部架构,就会发现在四颗ARM Cortex A9架构核心之外还有一个核心,它被称为Companion,我们可以称之为伴核,那么它与其余四颗核心有什么区别呢?
Tegra 3之所以不能称之为五核处理器,是因为Companion(伴核)采用专门的低功耗硅工艺制造而成,能够以低频率来运行,而其它四颗核心则为标准的硅工艺,因此可以达到更高的频率,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主核心。
Tegra 3内部架构解析
Tegra 3这种“4+1”的组合在工作时也有自己的特点,Companion(伴核)通常工作在待机、处理邮件、收发微博这些“空闲时间”,四颗主核心工作比较“卖力”,主动承担阅览网页、高清播放、2D/3D游戏这些复杂应用,这需要Tegra 3的vSMP(可变对称多重处理技术)。
由下图可以看到,vSMP技术可以根据工作负荷,动态启用和关闭CPU核心,因此Tegra 3可以呈现出以下四种工作状态。
根据工作负荷管理CPU核心
状态一:当待机或处理简单应用时单独使用伴核(频率范围:0~500MHz)
状态二:当2D游戏、查地图、网页浏览(无Flash)时关闭伴核启用一颗主核心(频率范围:0~1.4GHz)
状态三:当打开有Flash内容的网页、视频聊天或涉及多任务处理时,启用两颗主核心以加强性能(频率范围:0~1.3GHz)
状态四:当运行大型3D游戏、视频编辑等复杂应用时,Tegra 3会将四颗主核心全部开启(频率范围:0~1.3GHz)
不同硅工艺对功耗和性能的影响
核心名称 低功耗CPU伴核 高性能CPU主核心
核心架构 Cortex A9 Cortex A9
工艺技术 低功耗(LP) 普通/高速(G)
工作范围 0MHz~500MHz 0GHz~1.4GHz
实际运行时,Companion(伴核)的工作频率范围在0MHz~500MHz之间,四颗主核心工作频率范围在0GHz~1.4GHz(视工作中的核心数量),它们都基于ARM Cortex A9架构,伴核的存在是为了更长的续航时间,四核核心主要负责性能输出。尽管目前我们没有拿到详细数据,但官方称vSMP技术使得Tegra 3比上代产品更加节电,我想这可能是综合了各种使用状态后的成绩。
在Tegra 3上,例如动态照明、物理效果以及其它与游戏相关的处理任务通过四个核心进行共享。通过这种负载共享,基本不会出现一颗核心满载的情况,让处理器有额外的空间用来处理后台任务。
和NVIDIA的Optimus技术相同,切换过程在后台自动运行,切换时间不到2毫秒,属于无缝切换,且为了避免核心之间频繁切换,NVIDIA在CPU管理算法中加入了可编程的滞后控制,等应用程序稳定运行后激活切换机制,从而防止核心之间的“颠簸”。
·GPU提升至12核心:游戏画质有飞跃
NVIDIA在图形计算领域的地位毋庸置疑,在移动平台方面,从一代开始,内建Geforce GPU的Tegra家族就展现出3D图形运算和高清编解码方面的实力,三年的发展让Tegra处理器成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高娱乐性的代表,下面让我们首先看看Tegra 3上GPU的规格。
相比上代产品,Tegra 3图形运算性能更加强大,有两大特点。首先,GPU核心从8个增加至12个,性能提升约为三倍,最大可输出2560×1600分辨率的高清图像。其次,Tegra 3支持3D显示(Stereo 3D),如果平板电脑或外接显示设备配备相应的显示屏,就可以享受3D视觉的乐趣。
Tegra 3运行游戏能够得到更精致的画面(ShadowGun)
Tegra 3运行游戏能够得到更精致的画面(Piptide)
落实到实际应用上,三倍于Tegra 2的性能可带来更好的游戏画面,运行同一款3D游戏,Tegra 3处理器的GPU可以渲染出更多的动态光影、物理特效和高分辨率的环境,提升使用平板运行游戏的代入感。
Tegra 3处理器最新演示DEMO
移动游戏的复杂性和视觉上的丰富程度在不断增加,同时可下载游戏内容的文件大小相应剧增。 游戏文件往往太大,下载游戏的时间超过十五分钟,致使买家失去下载高级游戏的动力,为此在Tegra 3上厂商引入了实时动态纹理生成技术,让原本300MB的纹理集减小到1MB左右。
场景变化动态生成 大幅减小游戏数据包容量
凭借CPU与GPU的高性能表现,允许开发者编写游戏代码时,使游戏中所需的纹理根据游戏的情节和状态实时创建,由于是即时生成纹理的,通过这项技术,游戏开发者可以将游戏文件的大小减小几个数量级,这对实际应用和提高软件销量大有帮助。
·Tegra的昨天、今天、明天
早在08年NVIDIA公布了第一代Tegra处理器,包括两个系列产品,其中一款是Tegra APX系列,主要定位于智能手机;另外一款是Tegra 600系列,针对MID产品而设计。
现在来看,一代产品的展示意义显然要更大一些,因为那时Android阵营智能手机刚刚起步,用户对性能的需求也远不及现在。PC市场方面,08、09年上网本火热,英特尔Atom方案成熟,MID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因此尽管Tegra甚至可以流畅运行Quake 3、播放高清电影,但定位相对高端且用户认知度一般,愿意冒险引入的厂商并不多,因此一代Tegra给人们的印象是性能强,但产品选择少,概念远大于实际。
昨天:MID中的Tegra处理器 市场表现低迷
两年后,NVIDIA拿出了Tegra 2,这时上网本市场逐渐被边缘化,平板电脑接替了“用户第二台PC”的角色,今年初谷歌发布了针对平板电脑研发的Android 3.0蜂巢系统,一线厂商认为时机已到,纷纷开始打造高性能平板以区隔以往体验不佳的产品,于是双核心内置Geforce GPU的Tegra 2成为厂商们的首选。
甚至可以说,一些PC厂商与NVIDIA良好的关系也是促成合作一个因素。只不过这次合作的主角不同,以往是显卡,这次是处理器,与上网本市场不同,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是ARM架构的天下,英特尔的Atom这次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对于OEM厂商而言,Tegra 2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至少在中高端定位的平板电脑市场是这样。
在今年的CES展会上,Tegra 2处理器平板电脑大放异彩,双核CPU与强劲的GPU引起全球厂商和用户的关注,不到一年时间,包括摩托罗拉、华硕、ACER、联想、戴尔在内的众多一线品牌的平板电脑均搭载了Tegra 2处理器,另外也有二三线品牌抛来了橄榄枝,尽管其中一些产品被曝销量平平,但NVIDIA作为上游供应商,赚的荷包满满。
在智能手机市场中,LG、摩托罗拉、天语、三星等厂商也开始采用Tegra 2处理器,不过相比平板电脑,一线品牌手机处理器的选择更多,其中高通、德州仪器是未来NVIDIA在移动市场中的两大强敌。
今天:多数一线品牌平板选择Tegra 2
今天:Tegra 2智能手机成为高性能代表
Tegra的明天会怎样?Tegra Roadmap显示,在未来的三年时间内,NVIDIA将至少推出三款Tegra产品,明年代号WAYNE的Tegra处理器性能将会翻倍,如果以目前Tegra 2的性能为基点,三年后Tegra处理器的性能将提升近百倍。按照现有技术来看,如果电池技术没有实质发展,高性能所产生的能耗将面临很大挑战。
明天:Tegra三年计划 性能将提升近百倍
明天:Tegra Zone将成为NVIDIA打拼移动平台市场的重要棋子
除了不遗余力推动性能发展,NVIDIA今年在Android阵营中建立了自己的在线商店,提供更多优质的应用程序,进入这个VIP游戏厅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您的设备采用了Tegra 2处理器。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NVIDIA与众多游戏开发公司的紧密合作关系,Tegra Zone今后将会提供越来越多的热门3D游戏,硬件诞生的目的就是为软件服务,通过硬软结合来掌控未来应用市场,使用Tegra作为移动设备获得高级应用的通行证,NVIDIA相对其他厂商提前迈出了这一步。
自从Tegra诞生那天起,NVIDIA的目标客户就瞄准了中高端移动市场,今年下半年Android阵营平板的价格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地震,至今余震不止,平板电脑的整体价格正在逐渐降低,在拿下一线品牌平板的大单之后,如何入主中低端移动市场对NVIDIA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025年5月7日,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宣布推出全球首款符合AEC-Q100标准的矩形环境光传感器VEML4031X00,其采用4.38 mm×1.45 mm超薄表贴封装,厚度仅0.6 mm,专为汽车无边框中控显示器等空间受限场景设计。该产品集成环境光(ALS)与高灵敏度红外光电二极管,光谱响应范围0 lx至172,000 lx,解决了传统传感器在深色盖玻片后灵敏度不足的行业痛点。
AMD近期被曝取消三星4nm制程订单,转而将第五代EPYC服务器处理器及未来产品线交由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生产。这一决策源于三星尖端制程良率长期低于行业标准,其第二代3nm制程良率仅30%,而台积电4nm良率稳定在70%以上。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即将实施的半导体关税政策加速了这一转变。AMD等企业选择台积电在美产能,可规避潜在进口关税,优化供应链成本。台积电亚利桑那厂已实现4nm量产,并计划2025年底推进2nm工艺,成为AMD等客户争夺先进制程的核心阵地。
全球EDA巨头Cadence公司于2025年5月7日正式宣布,其基于台积电3纳米(N3)制程的DDR5 MRDIMM Gen2内存IP解决方案已完成技术验证并投入商用。该方案实现了12.8Gbps的超高数据传输速率,较现行DDR5标准6400Mbps实现带宽翻倍突破,为AI训练、云端推理及高性能计算(HPC)提供了底层硬件支撑。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最新披露文件及公司公告显示(信息来源:安森美2024年5月5日投资者关系简报),全球功率半导体头部企业安森美(纳斯达克代码:ON)正在实施重大战略转型。公司2025年Q1财报显示,当期实现营收14.5亿美元,同比下降22%,但超出市场预期0.5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其非GAAP口径下仍保持40%的毛利率水平,显示核心业务具备较强韧性。
基本半导体近期发布的新一代碳化硅(SiC)MOSFET系列产品,通过元胞结构优化、封装技术升级及可靠性突破,显著提升了器件性能与场景适配能力。本文从核心技术优势、国际竞品对比、应用场景覆盖及市场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揭示国产碳化硅功率器件的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