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R原边反馈开关电源EMC设计技巧

发布时间:2012-02-13 阅读量:2311 来源: 发布人:

中心议题:
    *  PSR原边反馈开关电源EMC设计技巧




PCB LAYOUT注意点:

大家都知道,EMC对地线走线毕竟有讲究,针对PSR的初级地线,可以分为4个地线,如图中所标示的三角地符号。

这4个地线需采用“一点接地”的布局。

1. C8的地线为电源输入第。

2. R5的地为功率地。

3. C2的地为小信号地。

4. 变压器PIN3的地为屏蔽地。

这4个地的交接点为C8的负端,即:

输入电压经整流桥后过C1到C8地,

R5和变压器PIN3的地分别采用单独连线直接引致C8负端相连,连线尽量短;R5地线因考虑到压降和干扰应尽量宽些.

C5,R10,U1 PIN7和PIN8地线汇集致C2负端再连接于C8负端。

若为双面板,以上4条地线尽量不要采用过孔连接,不得以可以采用多个过孔阵列以减小过孔压降。

以上地线布局恰当,产品的共模干扰会很小。

因PSR线路负载时工作在PFM状态下的DCM模式,DI/DT的增大和频率的提升,所以较难处理的是传导150K~5M差模干扰.

 


就依图从左到右针对有影响EMC的元件进行逐个分析。

1. 保险丝

将保险丝换用保险电阻理论上来讲对产品效率是有负面影响的,但实际表现并不明显,所以保险丝可以采用10/1W的保险电阻来降低150K附近的差模干扰,对通过5级能耗并无太大影响,且成本也有所降低。

2. C1,L2,C8

PSR工作在DCM模式,相对而言其输入峰值电流会大很多,所以输入滤波很重要。

峰值电流的增大会导致低压输入时母线电压较低,且C8的温升也会增加;为了提高母线电压和降低C8的温升,需提高C1的容量和使用LOW ESR的C1和C8。

因为提高C1的容量后,C1和C8的工作电压会上升,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输入的峰值电流就会降低。

因L2的作用,实际表现为增加C1的容量比增加C8的容量抑制EMC会更有效。

一般取C1为6.8uF,C8为4.7uF效果较好,若受空间限制,采用8.2u与3.3u也比采用2个2.7u的EMC抑制效果好。

L2一般从成本考虑采用色环电感,因色环电感的功率有限,电感量太大会严重影响效率,一般取330u~2mH,2mH是效率影响开始变得明显,330u对差模干扰的作用不够分量,为了使效率影响最低且对差模干扰抑制较佳,建议采用1mH。

因为“一点接地”的布局汇集点在C8的负端,在C8负端输入电流的方向是经过C1和BD1流回输入端,根据传导测试的原理,这样产生消极影响,所以需在C1与C8的地线上作处理,有空间的可以再中间增加磁珠跳线,空间受限可以采用PCB layout曲线来实现,虽然效果会弱些,但相比直线连接会改善不少。

3. R6,D2,R2,C4

RCD吸收对EMC的影响大家都应该已经了解,这里主要说下R6与D2对EMC的影响。

R6的加入和D2采用恢复时间较慢的1N4007对空间辐射有一定的负作用,但对传导有益。

所以在整改EMC时此处的修改对空间辐射与传导的取舍还得引起注意。

4. R5

R5既为电流检测点也是限功率设置点。

所以R5的取值会影响峰值电流也会影响OPP保护点。

建议在OPP满足的情况下尽量取大些。

一般不低于2R,建议取2.2R。

5. R4,R10,D3,R3,C2

在前部分有提到VCC电压的升高对EMC有恶性影响。

因IC内部的检测有采用积分电路,所以当VCC电压设置过高,就需要更长的积分时间,在周期不变的情况下,TON的时间就会增加,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MOS的峰值电流就会增加,在RCD和D4的吸收R7,C11上的峰值都会增加,且D3,R3,C2也对VCC有下拉和吸收作用,会使输出电压的过冲加剧,同时影响延时检测的开启时间。

这一系列的变化对EMC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根据经验,结合变压器漏感考虑,VCC电压在满载事最大值不宜超过19V,所以为使空载时VCC不至于太低导致荡机,建议VCC电压设计在15V,变压器漏感最大不宜超过15%.

6. C5

C5是IC内部延时检测补偿设置端。

C5的取值大了会导致电压检测的周期加长,小了会导致电压检测的周期变短。

检测周期的变化会影响电压的采样率,也就会影响整个产品各处的电流纹波,对EMC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一般选取0.01~0.1uF

7. C3,C7

前面有提到C3和C7的容量取值对输出电压过冲的抑制作用和维持产品的稳定性。

但C3,C7的容量也不是越大越好,他会对EMC起消极作用。

C3,C7容量的加大同样会导致上面第5点讲到的峰值电流加大,所以不能盲目选择。

相关资讯
全球半导体代工洗牌:台积电独占七成市场,三星份额跌破历史新低

AMD近期被曝取消三星4nm制程订单,转而将第五代EPYC服务器处理器及未来产品线交由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生产。这一决策源于三星尖端制程良率长期低于行业标准,其第二代3nm制程良率仅30%,而台积电4nm良率稳定在70%以上。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即将实施的半导体关税政策加速了这一转变。AMD等企业选择台积电在美产能,可规避潜在进口关税,优化供应链成本。台积电亚利桑那厂已实现4nm量产,并计划2025年底推进2nm工艺,成为AMD等客户争夺先进制程的核心阵地。

Cadence携手台积电N3工艺突破内存带宽瓶颈

全球EDA巨头Cadence公司于2025年5月7日正式宣布,其基于台积电3纳米(N3)制程的DDR5 MRDIMM Gen2内存IP解决方案已完成技术验证并投入商用。该方案实现了12.8Gbps的超高数据传输速率,较现行DDR5标准6400Mbps实现带宽翻倍突破,为AI训练、云端推理及高性能计算(HPC)提供了底层硬件支撑。

功率半导体龙头战略调整:安森美降本增效背后的产业逻辑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最新披露文件及公司公告显示(信息来源:安森美2024年5月5日投资者关系简报),全球功率半导体头部企业安森美(纳斯达克代码:ON)正在实施重大战略转型。公司2025年Q1财报显示,当期实现营收14.5亿美元,同比下降22%,但超出市场预期0.5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其非GAAP口径下仍保持40%的毛利率水平,显示核心业务具备较强韧性。

新一代碳化硅MOSFET技术革新与应用前景深度解析

基本半导体近期发布的新一代碳化硅(SiC)MOSFET系列产品,通过元胞结构优化、封装技术升级及可靠性突破,显著提升了器件性能与场景适配能力。本文从核心技术优势、国际竞品对比、应用场景覆盖及市场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揭示国产碳化硅功率器件的进阶之路。

三星芯片战略大调整:2nm工艺突围与市场博弈新动向——从Exynos 2500折戟到2600的背水一战

2025年5月,三星电子因放弃自研Exynos 2500芯片导致4亿美元亏损的消息引发行业震动。这款原计划搭载于Galaxy S25系列的3nm旗舰芯片,因良率不足20%而被迫搁置,最终全系改用高通骁龙8 Elite,导致三星System LSI部门研发投入血本无归。这一事件暴露了三星在先进制程上的技术瓶颈,也迫使其重新调整芯片战略:押注2nm工艺的Exynos 2600,试图通过Galaxy S26系列实现技术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