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市场的星星之火,何时燎原?

发布时间:2012-05-4 阅读量:87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我国物联网需揭竿直追国际脚步
    *  物联网市场星星之火,何时燎原?


物联网概念兴起,各事业单位闻讯而动,挥刀霍霍意欲分一杯羹,一时间物联网相关的企业陡增,就连早起做摄像机、做网关的企业都急速更改企业的经营范围,号称物联网企业。有家公司2009年之前一直宣称做手机视频的监控,在2009年8月“感知中国”见诸报端,物联网概念风起云涌,也趁机把企业宣传定位物联网企业,借助物联网之风分一杯羹,可见企业涌入之迅速,产业发展规模膨胀之快。概念热火朝天,到处都充斥物联网新闻,但行业应用严重不足,外火内虚。

我国物联网虽紧随国际脚步,但差距仍存,需揭竿直追

在物联网领域,我国紧随国外脚步,但在标准领域中外却并未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国外存在5年的差距,5年的差距至少是半代的差距,许多核心专利都国外企业把持,而国内企业多半都是空白。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的内部报告,中国的信息产业目前非常缺乏核心专利,半导体专利国外企业占 85%,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和器材专利国外企业占70%,无线电传输国外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3%,移动通信和传输设备国外企业也占到了91%和 89%,足见中国在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制定方面与国外的差距之大。

美欧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已制订出物联网的相关标准,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美国于2005年通过ISO组织推出的“全球物联网核心标准EPCglobal”,该标准已获得所有西方国家的一致认可。西方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渗透到国内产业链上,控制核心的产业芯片、技术专利、技术标准,通过不断在在华推广RFID应用,抢占国内市场,进而使得欧美标准EPCglobal成为国内事实标准。

在支付领域,我国一直采用国外的技术标准,比如采用13.56M的标准,关键的技术专利都被国外巨头掌握,而国内由移动运营商主导的 2.4G技术,一直没有被银联采纳,被限制在产业支付之外,当然2.4G本身产业链不成熟,产业改造成本高,目前银行、金融等机构布点的POS机等终端大都基于13.56MHz标准,显然和RF-SIM卡不兼容,也为运营商和银联的业务互通带来壁垒。当然这些障碍应该不是主要问题,在这个领域国家应该长远规划,高端布局,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与应用体系,提升国内企业竞争能力。

在物联网芯片方面也是国内企业的短板,目前在物联网领域应用的芯片,接近80%都是国外提供,而我国在芯片设计与研发更是捉肘见襟,再加上人才的匮乏、创新服务能力的不足,芯片设计周期长、风险高等因素,所以国内的企业更愿意从国外拿现成的产品来使用,不愿意投入资源进行研发与设计,导致了国内企业在芯片领域一直处于劣势。

在物联网应用方面,我国比国外差半个节拍,2005年沃尔玛零售巨头开始使用RFID射频标签时,而我国产业界对RFID是什么东西都知之甚少,当然随着这几年发展,物联网应用慢慢渗透到各个环节,涵盖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现代农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工业制造等行业,无不闪现物联网应用的事迹。

虽然我国物联网产业与国外存在差距,但是我国物联网产业界知耻而后勇,揭竿直追,慢慢的缩小与国外的差距。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已形成以北京为技术标准制定的产业联盟、以上海、无锡为主的华东射频识别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珠三角无线射频(RFID)标准化技术委员产业联盟,以长上三角的物联网产业联盟为主的四大产业基地,向全国延伸与渗透,并制定一系列的产业标准及技术体系标准,参与国际物联网技术标准的制定,并主导相关标准的编撰与制定。

物联网市场星星之火,何时燎原?


物联网市场目前概念操作已经告一段落,产业内各个企事业单位都静下心来,思考与分析,寻求突破点。目前,一些零零星星的应用不断见诸报端,再加上运营商无线城市的建设风潮一浪盖一浪,在一部分城市已经初具规模,建设风潮过后必然会落实相关的应用,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平安城市等应用,未来3至5 年,以无线城市的拉动,给物联网市场注射一针兴奋剂,会有很大的发展规模与市场表现。

物联网市场的发展需要产业配套的支撑及人力资源的支撑,尤其是人力支撑相当重要,去年相关高校建立物联网专业,培育物联网专业人才,无疑是在支撑物联网市场发展。目前整个产业界对人员的培育不足,导致产业创新能力缺乏,系统开发能力滞后,也是物联网市场只是零星应用,星星之火,难于燎原的原因之一。当然随着社会人力资源的供给充足,再加上高校培训的人才投放市场,培育周期4年,并经过2至3年不断实践,成为物联网领域的创新生力军,并主导及推动物联网市场的繁荣与发展,这个周期预计在6至7年,整个物联网市场发展的分水岭应该在2017年左右,2017年之后我国物联网产业将驶入快速发展的通道。

总言之,物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牵动着各企事业单位的神经,产业基金轮番热炒过后,必然要落实应用,能从市场上赚到钱,使得产业能良性运转,平稳发展。目前,国内几大物联网概念股票受投资机构的热炒,股价轮番暴涨,但是整个企业的赢利并没有多大变化。

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落实应用,开拓更多的行业应用,这就需要国家政策支持,不断提供国家支撑资源,但良性的产业发展之路,需产业内良性循环,依靠国家政策支持不是长久之计,这就需要产业界的精英思索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及方向,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创新经营。
相关资讯
HBM4制程技术竞赛白热化 三星重注1c工艺布局高端存储市场

在全球高端存储芯片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HBM4技术研发已成为DRAM三巨头战略博弈的核心战场。三星电子近期公布的产能扩张计划显示,该公司正通过大规模技术投资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力图在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国产高精度运放崛起:解析RS8531/2如何攻克微弱信号处理难题

随着工业4.0和智能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运算放大器(运放)作为信号链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精密测量系统的可靠性。2025年,润石科技推出的RS8531/2系列超低噪声、零漂移运放,以0.15μVpp的1/f噪声和1.2μV失调电压的突破性参数,展现了国产半导体企业在高端模拟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该产品不仅对标国际大厂同类器件,更在多个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超越,成为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优选方案。

苹果折叠屏手机+AR眼镜双线出击:2026产品矩阵首曝光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迎来重大技术革新,苹果公司近日被曝出正在加速推进其首款人工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进程。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工程师团队正致力于在2026年底推出代号N401的智能眼镜产品,该设备将集成摄像头阵列、定向麦克风及骨传导扬声器系统,通过深度融合环境感知与AI运算能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

汽车智能化催生高可靠性供电需求,豪威推出四通道高边开关芯片

2024年5月23日,豪威集团(OmniVision)宣布推出车规级智能高边开关芯片ONXQ000系列,计划于2025年6月投入量产。该产品针对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在智能驾驶与数字座舱中的供电痛点,通过四通道集成设计、ASIL-B功能安全认证及创新负压保护技术,为域控制器供电方案提供更高安全性与灵活性。

半导体巨头组织重构引发产业格局猜想:三星代工业务分拆可行性分析

据韩国半导体行业媒体5月22日报道,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DS Division)正面临战略性抉择。继三星生物制剂拆分CDMO业务后,市场对三星晶圆代工业务独立运营的预期显著升温。当前决策的核心矛盾源于客户企业对"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模式的信任危机,以及该部门持续亏损的经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