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盘点: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2-05-18 阅读量:160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赏心悦目的界面,强大易懂的交互方式……苹果很清楚,是创造力让苹果壮大,而壮大的根本,依赖于创新的设计。8项专利、7项设计专利……有些设计,是苹果不惜打官司都一定要保护的,本文盘点了苹果极度重视的革命性创意。

GALAXY究竟是不是仿冒?

在美国的调查公司IDC于2011年8月4日发布的4~6月智能手机(多功能手机)全球销量调查中,此前长期位居榜首的诺基亚首次落败,美国苹果公司(以下称苹果)以2030万部的销量登上了榜首,销量是上年同期的2.4倍。

当时位居第二的,是销量为1730万部的韩国三星电子(以下称三星),达到了上年同期的4.8倍,与苹果之间的差距在快速缩小。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两强展开了新的市场霸权争夺战。

如今,苹果与三星正在另一个战场上展开激烈的战斗,那就是以专利等知识产权为武器的司法战场。二者曾经因三星向苹果供应iPhone芯片而结缘,但如今的关系却恶化到了对薄公堂的境地。

事件的开端发生于2011年4月,苹果以三星侵犯该公司拥有的iPhone和iPad相关知识产权为由,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联邦地方法院提起了诉讼。

面对苹果的起诉,三星一周后便迅速予以反击。三星以所持通信技术相关专利受到了侵犯为由,在日本、韩国、德国等多国起诉了苹果。之后,这场诉讼大战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

             创意盘点: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苹果以侵犯其持有的8项专利、7项设计专利、7项图标相关商标、3项iPhone外观相关商标,以及该公司的产品相关商业外观为由起诉了三星。上图的设计专利群为其中之一。苹果认为三星的GALAXYTab10.1侵犯了该公司专利

愤怒的苹果开始“舌战”

苹果最初在加利福尼亚起诉三星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本文后面的图片和表格罗列了起诉书中苹果指控三星侵犯、淡化该公司知识产权的内容。

美国苹果公司与韩国三星电子的主要诉讼内容一览表

          创意盘点: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苹果指控三星侵犯了iPhone和iPad的7项设计专利,图标图案和商品形状等10项注册商标,8项用户界面相关专利以及iPhone和iPad的“商业外观”。

下页内容:苹果要保护的设计专利

 


商业外观是美国特有的专利,指的是可以“一眼即可分辨出该商品的设计和商品整体印象”的专利(无需注册)。苹果主张,从紧凑高档的包装、主机的形状,到屏幕上排列的色彩鲜艳的图标,iPhone由一系列设计形成的印象全部是该公司拥有的商业外观。

           创意盘点: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面板上涂有网格部分的部分设计专利

        创意盘点: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除主机下方的连接器部分之外,整机形状注册了设计专利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图标配置相关设计专利

在苹果的指控中,三星侵犯的全部是与商品设计和界面相关的专利。也就是说,苹果是状告三星从硬件设计到界面全部“模仿了”iPhone。

下页内容:苹果要保护的设计专利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仅注册了实线描出的边框与正面的部分设计专利。有版本显示包括主机下部用来安装按钮的圆孔,也有版本显示包括了上部的扬声器孔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那么,对于苹果的主张,消费者是如何看待的呢?通过互联网调查,向消费者询问了苹果与三星智能手机的相似度。结果显示,4成的消费者回答“二者存在混淆的可能”,再加上“虽然相似,但不会混淆”的回答,7成以上的消费者承认二者存在相似性。而且,在下图所示的图标方面,苹果起诉的7个图标当中有5个图标被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是相似的。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苹果已经把该公司在iPhone等产品中使用的上述图标注册为商标

下页内容:用“吸引人”的起诉书获得陪审员的共鸣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三星“GALAXYS”使用的图标

用“吸引人”的起诉书获得陪审员的共鸣

对于制造在消费者的眼中极其相似的商品,份额直逼自己的三星,苹果肯定是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在起诉书中,苹果对三星表达出了强烈的愤怒。

苹果在起诉书(以及证人之后发表的证词)中强调,该公司孕育出iPhone、iPad等完全不同于传统智能手机的革命性商品,为相关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设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为了宣传商品和设计,该公司2008年投入了4.86亿美元的广告费,2009年为5.01亿美元,2010年更是高达6.91亿美元。

而三星通过抄袭设计,剽窃了苹果投资的设计成果。苹果强烈指责“三星‘拙劣地模仿’了(起诉书原文为“slavishlycopy”)iPhone和iPad的设计”。除此之外,苹果还逐一列举三星疑似仿冒的商品和设计,指责其进行了“公然而且不懈的抄袭行为(flagrantandrelentlesscopying)”。苹果表示,从2010年7月第一款GALAXY系列终端推出之时开始,该公司就围绕产品的相似性与三星交涉。即便如此,三星仍然推出了相似的产品,苹果在忍无可忍之下,才选择了诉诸法律的手段。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图标设计相关设计专利,苹果还指控三星侵犯了另一项设计专利“D617334”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对于这次的起诉书,熟悉知识产权纠纷的专利代理人渡边知子指出,“起诉书感情色彩如此明显的情况十分少见”。为何苹果会在起诉书中使用感情化的言辞?除了苹果对三星怀有怒火之外,这其中似乎还有更深层的目的。

渡边认为,苹果之所以拿出打感情牌的起诉书,“或许是因为这次的官司争夺的是设计相似性和商标混淆性之类的产品‘印象’方面的专利”。而争夺“印象”专利的官司缺乏做出判决所需的明确证据和根据,因此,取得法官的共鸣,获得良好的印象非常重要。

尤其是这一次,苹果选择由陪审员参与审理。身为普通市民的陪审员的判断恐怕比法官更容易受到感情的左右。因此,苹果在起诉书中的夸张表现也不能排除是为了获得陪审员的共鸣而采用的。其实,苹果这次的起诉书十分通俗易懂,而且具有可阅读性。

除此之外,苹果打的这场官司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例如,从专利到创意、商标到商业外观,把各类知识产权一个不漏地提起诉讼的前所未有的知识产权诉讼方式就是之一。“通过依据各项专利不断地发起索赔,在整体上形成了三星侵犯了苹果专利的强烈印象”(渡边)。

下页内容:“381专利”威胁Android

 

 


“381专利”威胁Android

而且,从更深层的意义来看,按照苹果的推算,如果三星受到起诉的事情广为人知,无论官司是输是赢,三星的品牌形象都会受到重创。

而且,此次诉讼除了前面介绍的设计专利和商标之外,人机界面相关专利也备受关注。其中,专利号后三位为381的“381专利”不仅对于三星,对于Android智能手机阵营来说,都有可能在今后成为一大障碍。

381专利究竟是什么?下图为简单解释。这是与iPhone和iPad上照片等文件和列表的显示、滚动时的动作有关的专利,例如以滚动的方式翻看照片;页面滚动到最边缘无法滚动,此时如果用手指按住画面,强行滚动照片,手指接触画面时照片与手指一同运动,但手指一抬起,照片就会像有橡皮筋拴在画面的外端一样,迅速弹回原来的位置。这项专利有多种变形,但基本属于同一类。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在众多人机界面相关专利中,美国专利7469381作为“强大易懂的专利”,是苹果对android智能手机诉讼的撒手锏。专利非常简单,是滚动照片和列表等各种文件时的专利,滚动画面到头后,如果继续滚动,手指接触画面时画面将随手指移动,手指离开时文件将弹回画面一端的技术。

381专利对于苹果极为重要的三个原因

如此简单的一项专利为何会被认为对于今后苹果智能手机专利纠纷有着重要作用呢?这其中有三个原因。一是这项专利技术对于实现智能手机丰富的用户操作体验必不可少。

这项功能看似微不足道,但其有无对于用户操作智能手机时的心情影响颇大。按照苹果的话来说,滚动翻看照片时在两端戛然而止的界面是“笨拙没品位”的操作感觉。这项专利对于实现iPhone和iPad“吸附在手指上一般”的独特操作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这项专利对苹果来说非常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381专利“非常强大”。其实,对这项专利的有效性持有疑问的芬兰诺基亚公司曾在2010年请求美国专利局进行复审。但在那之后,381专利依然保存了下来。因为在苹果之前并没有谁开发出这种触摸面板界面动作的先例。对于连诺基亚都没能撼动的这项专利,其他公司要想使其废除恐怕非常之难。

第三个重要的理由是即便不是专家,也能轻易理解这项专利。无需调查技术详情,一看就能理解,因此容易证实其他公司侵权。也就是说,在打官司的时候,这项专利非常好用。

苹果与三星的这场官司据说会打上2~3年,但智能手机的商品循环很快,到判决做出之时,相关的产品恐怕早已退出了市场。

因此,苹果为了加快诉讼的进程,在7月1日向法院提出了暂停销售GALAXY系列4款产品的临时处置申请(前面列出的诉讼内容一览表中的第五项)。

为了进一步加快进度,苹果对三星提出诉讼的专利进行了精心挑选,最终保留了这项381专利以及iPhone和iPad的3项设计专利。

苹果与三星在澳大利亚也打起了与这次类似的官司。最终,三星于8月1日,与苹果就不推出平板终端“GALAXYTab10.1”的美国版达成了协议。而三星通过调整GALAXYTab10.1的界面,于2011年12月成功在澳大利亚展开了销售。

其实,配备着利用381专利实现的功能的终端并非只有三星的产品,配备美国谷歌的移动设备用OS“Android”的终端全部安装了该功能。但这起诉讼发生后,谷歌修改了OS,在画面两端弹回的这项功能从此在Android终端中消失了。

另外,关于苹果的官司,三星在反诉的起诉书中表达了设计并非仿冒,而是属于竞争范畴的看法。媒体曾苹果就今后诉讼的发展和应对提出了采访的请求,但该公司表示无可奉告。对于此次的一系列诉讼,三星发表了以下意见:“三星电子预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保护本公司专利权及客户利益的同时,维持技术领先企业的领导能力。”

下页内容:“苹果必须取胜”

 


“苹果必须取胜”

曾经历过设计诉讼案件的某企业OB这样看待此次的诉讼:“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日本国内要打此类设计诉讼也必须做好相关费用高达10亿日元的准备。这一次,以律师费用极高的美国为开端,战场遍及世界各国,双方必然会拼个头破血流。”

但对于苹果而言,设计是花费再多费用和时间也必须赢得的专利。这里所说的设计并不只是产品的外形、颜色和花纹等表面文章,还包括提供丰富使用价值的界面和营造出购买喜悦的包装,是“企业带给消费者的综合价值”。

此次诉讼给企业经营者和商务人士敲响了警钟,竞争必须依靠全新的革命性创意,而不应该是依赖效仿他人并将其超越。

对于此次诉讼,一位在日本某智能手机企业担任创意董事的设计师在表明“考虑到对于自己工作的影响,心情十分复杂”之后,道出了这样的心声:“如果苹果在这里输掉,创造力就会被视为毫无价值。就算是为了像我们这样的相信设计和创造力,准备为社会创新的商务人士,也希望苹果也打赢这场官司。”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苹果不惜打官司都要保护的设计

包括iPhone等产品的包装在内,苹果以三星模仿其整体设计为由,指控三星淡化了该产品的“商业外观”(从设计上一眼即可分辨出是该品牌产品)

相关资讯
Cadence推出HBM4内存IP解决方案,突破AI算力内存瓶颈

2025年5月22日,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巨头Cadence正式发布HBM4内存IP解决方案,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业界领先的12.8Gbps,较前代HBM3E产品带宽翻倍。该方案基于JEDEC最新发布的JESD270-4规范,针对AI训练与高性能计算(HPC)系统的内存带宽需求进行了全面优化。

行业领先!320g超高量程+边缘AI,ST MEMS传感器重新定义运动与冲击检测

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巨头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NYSE: STM)发布了业界首款集成双加速度计与AI处理功能的微型惯性测量单元(IMU)——LSM6DSV320X。该传感器在3mm×2.5mm的超小封装内融合了运动跟踪(±16g)和高强度冲击检测(±320g)能力,并通过嵌入式机器学习核心(MLC)实现了边缘智能。意法半导体APMS产品部副总裁Simone Ferri表示:“这一创新架构将为智能设备提供前所未有的交互灵活性和数据精度,推动消费电子、工业安全及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技术革新。”

TWS市场强势反弹:2025年Q1出货量激增18%,苹果小米领跑

全球TWS耳机市场在2025年第一季度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根据Canalys最新数据,该季度全球出货量达7,800万台,同比增长18%,创下自2021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这一反弹标志着市场在经历阶段性调整后,正式迈入以技术迭代与消费升级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周期。

突破200万次按压极限:Littelfuse TLSM轻触开关引领工业控制新标准

2025年5月,全球工业技术制造巨头Littelfuse(NASDAQ:LFUS)正式发布TLSM系列表面贴装轻触开关,凭借200万次超长寿命、SPDT(单刀双掷)配置及IP54防护等级,重新定义了高频使用场景下的开关可靠性标准。在当前消费电子微型化、工业设备智能化的趋势下,传统轻触开关普遍面临寿命短(10-100万次)、环境适应性差(高温/高湿下性能衰减)、触感与耐用性难以平衡等痛点。TLSM系列通过材料革新与结构优化,不仅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技术瓶颈,更瞄准了工业4.0、智能汽车、医疗设备等新兴市场的增量需求。

2025Q1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三星领跑,华为逆袭,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及多家权威机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弱复苏态势,出货量同比微增1%-3%,收入同步小幅攀升1%-3%。这一增长主要由亚太、中东及非洲等新兴市场需求驱动,而北美、西欧等成熟市场则因消费者信心疲软及地缘政治风险面临增长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厂商策略分化显著:三星通过Galaxy S25系列巩固高端市场,苹果则以iPhone 16e布局中端市场,而小米、vivo等国产品牌凭借本土化创新与价格优势抢占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