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22 阅读量:4198 来源: 发布人:
中心议题:
     *  AMS+Infineon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解决方案
做为电动车的核心—动力电池的安全一直是电动汽车的难点与重点,谁掌握了动力电池管理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电动汽车市场。本文介绍了品佳集团以Infineon高性能16位MCU XC164为平台,辅以AMS高精度、零温漂的动力电池电流检测芯AS8510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解决方案。
延伸阅读:
看ADI满足挑战性的BMS需求的HEV/EV锂电池管理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11252
解析决战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键技术——ADAS与BMS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11520
Linear谈HEV/EV的电池管理技巧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11518
JustPower原铅酸蓄电池之锂电池替代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11437
一、 动力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
.jpg)
二、 电池管理系统主要有三个功能:
1. 实时监测电池状态。通过检测电池的外特性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等),采用适当的算法,实现电池内部状态(如容量和SOC等)的估算和监控,这是电池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关键;
2. 在正确获取电池的状态后进行热管理、电池均衡管理、充放电管理、故障报警等;
3. 建立通信总线,向显示系统、整车控制器和充电机等实现数据交换。
三、实物图片——Infineon MCU XC164主控模块
.jpg)
四、XC164功能简介
1. 高性能16-bit CPU管道与5-Stage
    - 25 ns在40 MHz CPU指令时钟(单周期执行)周期时间
    - 1-Cycle乘法(16×16位),背景部(32 / 16位)21周期
    - 1-Cycle Multiply-and-Accumulate(MAC)的说明
    - 16兆字节总数为代码和数据的线性地址空间
    - 1024字节片内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区(C166 系列兼容)
2. 16-Priority-Level中断系统与多达63源,采样率下调至50 ns
3. 8-Channel中断驱动的单周期数据传输设施通过
4. 外设事件控制器(PEC), 24-Bit覆盖总地址空间的指针
5. 时钟发生器通过片PLL,或通过预分频器
6. 片上内存模块
    - 2 KB片双口RAM(双口RAM)
    - 2千字节的片上数据SRAM(DSRAM,XC164GM-8F只)
    - 2 KB片上程序/数据SRAM(PSRAM)
    - 64字节(XC164GM-8F)或32字节(XC164GM-4F)片计划
7. 内存(闪存)
8. 片上外设模块
    – 14-Channel的A / D转换器与可编程分解 (10-bit或8-bit)和转换时间(下至2.55µsor 2.15µs)
    – 16-Channel通用捕捉/比较单元(CAPCOM2)
    –多功能通用定时器单元与5定时器
    –两个同步/异步(USART接口)串行通道
    –两个High-Speed-Synchronous串行通道
    –片TwinCAN接口(修订版2.0B活动)消息对象与32(完整的CAN /基本可以)对两个CAN节点和网关功能
    –片实时时钟,由主振荡器驱动
9. 空闲,睡眠和掉电模式和灵活的电源管理
10. 振荡器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和看门狗
.jpg)
                  
                  本文将深入拆解低功耗MCU的六大核心技术
                  
                  本文将盘点2025年推出的最具代表性的超低功耗MCU,它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能效比,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医疗电子灯领域表现出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物联网节点低功耗设计的底层逻辑、核心电路技术以及前沿电源管理方案
                  
                  作为链接数字基带与空中接口的关键桥梁,射频前段在5G/6G时代面临着频率扩展、带宽增加、多模兼容、能效优化等多重挑战,推动者整个产业链的技术革新
                  
                  在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技术发展中,尽管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面临一系列关键技术难点,这些挑战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性能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