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虽然我们还很弱小,但我们从来不走低价抢市场路线,山寨永远不是我的目标市场,我们主攻的是需要高品质DRAM产品的细分市场。”中国唯一的DRAM制造商华芯半导体公司总裁高传贵日前信誓旦旦地说,“我们不想重蹈很多公司在中国山寨手机市场上的覆辙,我们要做的是有创新的产品以及满足中国特定细分市场需求的产品。”三年来,华芯的确倚靠这一战略越战越强,不仅在近日正式对外公开中国第一款非常有特色的支持多达4个独立加密分区的USB 3.0主控芯片,而且正式对外宣布将向高速S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领域进军。高传贵坦言,华芯的目标是要叫海外一流存储器供应商不敢对中国OEM漫天喊价。欲知高传贵的独到经营眼光和他对华芯半导体的全新战略定位,请阅读以下独家专访。
一个面积不足1平方厘米、厚度不足1毫米的DRAM芯片,看起来毫不起眼,但稍微懂点IC技术的人就知道DRAM芯片的研发、制造、封装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是同行业内相对较高的,属于IC行业内的高端产品。因此,想要成功运作一个DRAM厂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大量的产能和吞吐量,还要有足够的高端技术人才、多元化的战略合作能力和强大的运营能力。德国奇梦达和日本尔必达是国际上数一数二的DRAM巨头,但即便规模已做到相当大的程度,稍有不慎,还是逃脱不了被收购的命运。台湾华邦和南亚做了这么多年的DRAM,两者加起来的市场份额仍只有6%左右。可见,DRAM的产业环境不是那么容易生存。
好在中国从来不缺少英雄好汉,总部位于济南的华芯半导体公司毅然决然地冲进了这一产业。当谈到目前不容乐观的产业环境时,华芯半导体总裁高传贵辩证的思维使人豁然开朗:“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从坏处想,这一行业生存比较艰难。从好处想,这一行业竞争对手比较少,数来数去也就这么几个。而且存储是未来云计算时代的国家战略产业,中国政府一定不会愿意看到外国供应商垄断这一行业。从国家战略角度上来说,外国DRAM厂商越是厉害,中国越是需要发展独立自主的DRAM产业。”
面对严峻的产业环境和高度竞争的成熟市场,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迎难而上,在短短的三年中,先后两次并购奇梦达资产,2010年推出了第一款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容量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芯片,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并取得了广泛的市场应用。2011年建设了我国首条高端(FBGA)存储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在国内率先整合高端存储器集成电路设计和封测制造产业,初步建立起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和芯片应用在内的集成电路存储器产业链。今年6月在济南综合保税区内筹建的华芯集成电路产业园一期工程又顺利开工奠基。
华芯半导体是遵循了怎样的策略才能够在国外DRAM厂商垄断市场的被动环境中三年内连跳三级?高传贵总裁向记者透露了这几年华芯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发展战略。
高总分享独特技术和市场发展战略
首先,技术和人才是DRAM产业发展的关键,在技术上要向海外一流供应商看齐,在人才上要注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力。
有着浪潮集团背景的华芯半导体在2009年收购德国奇梦达中国研发中心,就是这一战略的第一步。自此华芯半导体公司跨越式拥有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完整研发团队、装备和一流的产品设计技术经验。在这个先进研发平台和高层次技术人才团队的基础上,华芯既满足了自主研发设计DRAM产品的需要,还在为世界级大公司做委托设计服务,技术保持了同步。
其次,在市场策略上,华芯主攻的是有高品质需求的细分市场。例如高性能服务器、高清机顶盒、智能电视、高端笔记本、平板电脑、PC以及工控等市场,中国特色的山寨市场则从来不在华芯的视野之内。
高传贵很肯定地表示:“我们的DRAM产品定位在高品质、高性能、好价格,而不是主攻低价格和低品质市场,山寨市场我们就坚决不做!”他分析道,DRAM市场足够庞大,客户需求也非常的多,一两家供应商绝无可能通吃市场。华芯半导体专注于满足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把我们的本地化优势和技术支持优势发挥出来,这是我们赢得客户的关键。
他举例说道,国内某家知名通信厂商的系统设备采用某国际大厂的DRAM产品后出现问题,拒绝承认是他们的问题。这家厂商就找到我们,我们帮他们分析出该批次产品的问题,并让原厂承认。通过这种及时高效的本地化技术服务,和潜在客户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基础。“这不仅体现了我们的技术价值,还是我们国际大厂竞争的一个突破口——国产本土化高品质的服务优势。”目前华芯DRAM产品在欧洲市场出货量很大,销往国际和国内市场的产品大约各占一半。他透露:“今年我们的销售额将力争突破两个亿。”

图1:华芯半导体公司总裁高传贵接受采访
下一页:
华芯已打造成全面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
[member]
高传贵强调:“华芯从来不走低价路线,即便在最困难的时期,我们也不碰低端山寨市场。因为过于追求低价的山寨产品会破坏我们的高品质产品形象,而品牌形象一旦受损,再要恢复便难上加难。我们不想重蹈台湾公司在中国山寨手机市场上的覆辙。”
目前,以大容量、高性能、低功耗等优势成功脱颖而出的华芯DRAM芯片,已经在许多领域和客户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领域的浪潮、曙光、龙芯;计算机领域的龙梦、北大众志;平板电脑领域的富士康、蓝魔、熊猫、国微、智器;智能高清电视领域的创维、海信;机顶盒领域的浪潮、陇华。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产品服务,浪潮、龙梦、龙芯等国产名牌厂商已经和华芯合作了近3年时间,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
第三,在产品定位上,华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产品状况随时调整产品策略,力求将产品差异化从产品推广、客户体验、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出新意,形成核心竞争力。
高传贵解释:“我们尽量不与大品牌厂(如三星和美光)的产品正面相碰。例如,华芯主推的1G/2Gb DDR2芯片就不是三星的主流产品。”他坦言:“DRAM是通用产品,好处是非常好推广,难处是必须跟三星、美光等国际大公司同台竞争。我们的优势在于技术支持、方案调校,以及本地化的服务。在同类产品里,我们的性能并不亚于国际大厂。”
作为华芯半导体代理商,深圳市彦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彦甫对此亦有认同:“韩国和美国企业在这一领域拥有传统优势,我们作为后起之秀还是有很大的难度。不过,我们的强项在于有本地化的服务,本地化的产品,并且和本地企业形成了战略合作。”
除了专注于产品研发与市场竞争,华芯还致力于加快国产DRAM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2010年华芯承担了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高性能低功耗动态随机存储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并于当年就推出了第一款中国自主研发的DRAM芯片。2011年底,华芯从奇梦达购买的DRAM封装测试生产线成功落户济南,成为我国首条高端存储器封装测试生产线,也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生产线主要工艺技术为FBGA,即细间距球珊阵列封装工艺,并可向更先进封装工艺和测试技术发展。此外,华芯也与晶圆厂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华芯产品现主要采用45nm工艺,40nm产品正在研发中。
华芯已打造成全面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
高传贵指出:“从2009年开始进行存储器芯片设计开始,我们就把自己定位于专业的存储器芯片设计及解决方案服务商。经过三年的发展,华芯半导体从无到有,基本上形成了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应用,再从应用到客户的供应链,并初步打通了一条能够持续向前发展的,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以及封装测试在内的产业链。”
从华芯“专业的存储器芯片设计及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这一战略定位可以看出,华芯不会满足于仅仅开发DRAM产品。
事实也是如此,高总透露:“我们正在研制下一代新型存储器关键技术,今年下半年则将有高速SRAM产品推出。”在闪存方面,高总承认华芯还未涉足,但他说,我们可以从侧面进军这一市场,如Flash主控芯片。他首次公开展示了华芯最近成功开发出的国内第一款支持UASP和60位ECC纠错功能的USB 3.0主控芯片,允许将一个USB 3.0 U盘划分成4个独立的安全U盘,相当于硬盘分区一样,每个独立U盘都需要独立的密码才能打开。

图2:华芯半导体开发的USB 3.0主控芯片支持可分区的安全U盘
该主控芯片还将USB 3.0的性能提升了20%,同时提高了Flash的访问速度。该产品同时支持USB2.0/3.0接口,并整合了3.3V和1.2V电源输出解决方案,采用了创新的动态面、块、页三维地址映射和延长Flash寿命的磨损均匀算法。可应用于大容量U盘、安全U盘和各种移动终端超高速数据传输接口。
“经过三年,我们成功实现了从技术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公司的转型。”高传贵满怀信心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