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空气电池前景光明,但困难重重

发布时间:2012-08-20 阅读量:1022 来源: 发布人:

导言:由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3C产品种类越来越多,锂电池成为不可或缺的电力来源,且一直是电动车电池的首选。然而,在经过长久发展之后,锂电池始终没办法满足电动车更高的能量密度需求;而身为候选的燃料电池则因成本太高、温度限制、燃料储存等问题也陷入瓶颈。至此,锂空气电池开始受到关注。

台湾大学助理教授赵基扬表示,锂空气电池概念和燃料电池类似,是将原有电池中的石墨等不发电材料舍弃,以减轻重量,且不须额外能源发电,而是透过车子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氧分子来取代燃料电池的燃料,和电池中的锂离子产生反应来产生电能。
 
 
在IBM的“Battery 500”计划中指出,目标是让电池充电后可行驶500 英哩(约 800 公里)。以能量密度来计算,锂空气电池是最能够取代汽油的电池种类。而根据国情不同,各国也发展出不同的方向。以IBM为例,研究主题在于如何做出二次电池,让消费者可自行在家或充电站充电。而日本则是发展换电方式,不需等待漫长的充电时间。
 
 
然而,尽管锂空气电池前景看好,但是根据发展方向不同,也有各自的难题待克服。除了安全性、稳定性及固态传导性差等问题,赵基扬指出,美日作法共同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过滤空气中的水气,不让这些水气进到电池,和有机溶剂产生反应。固态水气虽穿透较慢,但同时传导性也较差,液态则容易和水气反应,造成安全上的疑虑。
 
 
因此,要克服这些挑战,锂空气电池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够商品化。不过,这不代表锂空气电池没有前途,赵基扬说到,AMOLED在刚发展时,有90%的人并不看好,但如今三星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成功的将AMOLED商品化,锂空气电池就如同当时的AMOLED,正在寻求一个契机,解决目前所遇到的挑战。
相关资讯
RISC-V与ARM不同架构在物联网领域的差异分析

开放 vs. 封闭是RISC-V和ARM架构最根本的差异

盘点RISC-V在物联网设备中的五大应用场景

RISC-V架构凭借其开源、低功耗、高度可定制和成本效益等核心优势,正迅速在物联网(IoT)设备领域攻城略地,成为构建万物互联基石的关键技术

RISC-V架构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入门与实践应用

RISC-V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完全免费的指令集标准,还允许用户根据具体需求定制处理器核心,从而实现高度优化的硬件设计。

盘点VCU技术在ADAS中的具体应用

整车运动域控制器(VCU)作为车辆的“中央大脑”,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

颠覆传统!整车运动域控制器VCU:汽车智能化的“中央大脑”如何重塑驾驶未来?

本文深入剖析VCU的技术原理,揭示其在智能驾驶时代的关键作用与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