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8-27 阅读量:81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随着政府在大力推进医疗改革,医疗电子行业也悄然掀起一场新的变革。高集成度、高能效且小型化已经成为医疗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针对医疗成像、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热点问题,各大品牌都相继推出最新解决方案,一起推动医疗改革的进程。请看本文详细报道。
新品新技术同台绽放,多方专家指点设计关键
目前,医疗电子技术已经不局限于医疗信息的数字化,将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已经日益走热。村田高级市场工程师何申靖以“智慧医疗”为主题,介绍了其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预防摔倒技术、心脏起搏技术、心电图手表、肢体感应技术、青光眼预防监测、脑部传染病监测,这些先进技术将颠覆未来人们的生活。
TI一直以来都在致力开发医疗电子领域的集成芯片,近年来TI更是加大了对医疗电子产品的开发力度。去年TI推出的面向 ECG 与 EEG 应用、业界首款支持片上呼吸阻抗测量的全面集成型模拟前端ADS1298R已在市场中引起强大反响。今年,TI在CMET2012又推出了面向EEG的AFE ADS1299,该产品功耗极低,比分立式实施方案功功耗降低达72%,板级空间减少95%,组件数量减少98%。
艾默生网络能源高级现场应用工程师黄伟健表示,艾默生将过去35年电源产品的开发经验应用到医疗电子设备中。医疗设备厂商只要采用艾默生网络能源的电源产品,便无需另外花费时间挑选标准型电源或特别为此设计客户定制的产品,让厂商可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
除上述嘉宾的精彩演讲以外,迈瑞副总裁周赛新、美高森美公司地区技术经理戴梦麟则从医疗电子产品的关键设计出发,介绍了他们在医疗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一些经验。AMD以及研华就嵌入式APU系列做出了详细的报告。
在本次CMET深圳站结束之后,上海、北京站将相继在8月28日上海锦江饭店、8月31日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召开,将深圳站的精彩续写。与深圳站不同的是,上海站的议题更偏重于面向未来的医疗电子技术,而北京站则更关注医疗信息化。
本文将深入剖析伺服电机系统的技术优势,并结合真实工业场景,揭示其如何重塑现代生产流程
开放 vs. 封闭是RISC-V和ARM架构最根本的差异
RISC-V架构凭借其开源、低功耗、高度可定制和成本效益等核心优势,正迅速在物联网(IoT)设备领域攻城略地,成为构建万物互联基石的关键技术
RISC-V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完全免费的指令集标准,还允许用户根据具体需求定制处理器核心,从而实现高度优化的硬件设计。
整车运动域控制器(VCU)作为车辆的“中央大脑”,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