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未能借助太阳能电池泡沫摆脱困境

发布时间:2012-08-29 阅读量:80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日本对可再生能源实行“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后,产生了太阳能电池泡沫。但其龙头老大夏普依然处于困境之中,并将面临2500亿日元巨额亏损,如果涉 足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站的企业进一步增加,中国产面板将会东山再起。对海外业务低迷的夏普终未能趁势走出困境,更是雪上加霜…

日本的可再生能源新制度在日本催生出产业泡沫。与事前预期相反,日本国产面板打败了中国面板,销售形势喜人。不过,海外业务低迷的夏普未能趁势走出困境。 日本对可再生能源实行“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后,产生了太阳能电池泡沫。在日本国内太阳能电池厂商活跃的情况下,只有“龙头老大”夏普依然处于困境之中。

日本国内厂商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过预期。曾预测新制度实施后,中国产面板会大量涌进日本。然而事实是新制度开始实施后,中国厂商的影响力并不大,仍由日本厂商“一统天下”。

昭和壳牌石油的太阳能电池子公司Solar Frontier(东京都港区)综合策划部副部长中岛信幸透露称,“目前我们有几百个洽谈项目,但与中国厂商几乎完全没有竞争”。与该公司竞争的只有夏普和京瓷等日本国内厂商。

Solar Frontier在2006年涉足太阳能电池领域后,投入约1000亿日元建设了新工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不过,2013年上半财年将扭亏为盈。中岛副部长表示,“光是正在洽谈的项目就够我们忙的了,更多的订单无法生产”。

在日本国内外运营约60处风力发电站和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站的Eurus能源控股(东京都港区)社长清水正己表示,“就算价格低也不会购买中国产面板”。其理由是“由于要长时间持续发电,因此与面板本身价格是否便宜相比,能否以低成本持续开展业务才更为重要”。

根据日本新制度的规定,电力公司在未来20年间以固定价格收购太阳能发电站产生的电力。太阳能发电站一旦发生故障,盈利就会受到影响。而且,如果无法享受保修和维护,太阳能电站运营商就会受到沉重打击,因此面板厂商的信赖性很重要。

旗下拥有30名员工、主要开展电气设备业务的荒川电工(高知市),也在准备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站。营业本部长沟渕辰夫坦率地表示,“如果使用期限在10年左右的话,我们也会考虑采用海外产品,但如果是20年的话,则会选择日本产品”。

海外业务低迷导致亏损增大

虽然日本的太阳能电池领域出现了“国产泡沫”,但夏普的业务依然处于困境之中。估计夏普2012财年将出现2500亿日元的最终亏损。其主要原因是液晶业务陷入苦战,不过占销售额一成的太阳能电池业务估计也将出现100亿日元的营业亏损(上财年为亏损219亿日元)。

夏普太阳能电池业务低迷的主要原因是面向海外市场的薄膜型太阳能电池收益不断恶化。薄膜型太阳能电池曾作为对抗外国产低价位结晶型太阳能电池的产品而备受关注,不过由于中国厂商的攻势,再加上日元升值的影响,夏普最终丧失了竞争力。

2012年8月2日,作为大规模重组计划的一环,夏普宣布将压缩太阳能电池工厂——葛城工厂(奈良县)的生产规模。而且,堺工厂(堺市)的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生产也陷入了开工率下降的局面,因此当务之急是采取相应的对策。
 

夏普因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的收益恶化而苦恼

但夏普面向日本国内市场的结晶型太阳能电池形势喜人。夏普社长奥田隆司表示,“销售额正以比上年翻番的速度增长”。不过,无论日本国内形势多好,海外业务的低迷还是会对利润造成侵蚀。

如果不尽快解决财务问题,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到日本国内的订单。对于动辄需要几十亿日元以上资金的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站来说,金融机构的融资是不可缺少的。由于是长期运营,因此金融机构要对厂商的经营状况进行严格审查。金融人士指出,“如果夏普财务不稳的状况继续拖延下去,则可能会加剧发电运营商和银行的担忧”。

日本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国产泡沫也不能保证长期持续。如果涉足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站的企业进一步增加,那么中国产面板就可能会东山再起。夏普还来得及享受到国产泡沫带来的好处吗?
相关资讯
伺服电机系统:工业自动化升级的“核心引擎”——深度解析其技术优势与颠覆性应用

本文将深入剖析伺服电机系统的技术优势,并结合真实工业场景,揭示其如何重塑现代生产流程

RISC-V与ARM不同架构在物联网领域的差异分析

开放 vs. 封闭是RISC-V和ARM架构最根本的差异

盘点RISC-V在物联网设备中的五大应用场景

RISC-V架构凭借其开源、低功耗、高度可定制和成本效益等核心优势,正迅速在物联网(IoT)设备领域攻城略地,成为构建万物互联基石的关键技术

RISC-V架构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入门与实践应用

RISC-V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完全免费的指令集标准,还允许用户根据具体需求定制处理器核心,从而实现高度优化的硬件设计。

盘点VCU技术在ADAS中的具体应用

整车运动域控制器(VCU)作为车辆的“中央大脑”,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