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电动车安全电池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2-09-5 阅读量:160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英飞凌CAN网络分布式结构BMS方案适合应用于12V和24V两种供电环境,可用于新能源车辆各类型电池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以CAN网络组成系统,通过CAN网络实现集成。能实现(最多)192节电池系统管理,主要功能包括:单体电压、PACK温度、模块电压、PACK总电压、PACK总电流采集、SOC估计、PACK热管理、被动均衡、各种报警处理、CCP标定、UDS诊断等功能…

BMS适合应用于12V和24V两种供电环境,可用于新能源车辆各类型电池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以CAN网络组成系统,由中央控制单元和子采集单元组成,中央控制单元MCU采用英飞凌的xc2xxx,子采集单元MCU采用英飞凌的xc8xxx,通过CAN网络实现集成。能实现(最多)192节电池系统管理,主要功能包括:单体电压、PACK温度、模块电压、PACK总电压、PACK总电流采集、SOC估计、PACK热管理、被动均衡、各种报警处理、CCP标定、UDS诊断等功能。结构组成如下图所示。
   系统功能框图
                            系统功能框图
   中央控制单元框图
    中央控制单元框图
[member]
 
  
中央控制单元框图
    子采集单元框图
  

性能指标:

① 工作电压:6~36 V

② 工作电流:最小150mA,最大10A

③ 静态功耗小于2mA

④ 具有SOC、SOE在线估计功能;

⑤ 实现热管理、放电均衡、故障诊断、绝缘阻抗测量、高压管理、CAN功能;

⑥ 测量精度:

    总电压≤±0.5%     单体电压≤±5mV

    电流≤±0.5%         温度≤±1℃;

⑦ SOC估计精度:

≤5%(SOC范围≥85%或≤30%)

≤8%(SOC范围30%<SOC<85%)

⑧ 工作温度:-40~+85℃
 

产品图片:
BMS
BMS


相关资讯
伺服电机系统:工业自动化升级的“核心引擎”——深度解析其技术优势与颠覆性应用

本文将深入剖析伺服电机系统的技术优势,并结合真实工业场景,揭示其如何重塑现代生产流程

RISC-V与ARM不同架构在物联网领域的差异分析

开放 vs. 封闭是RISC-V和ARM架构最根本的差异

盘点RISC-V在物联网设备中的五大应用场景

RISC-V架构凭借其开源、低功耗、高度可定制和成本效益等核心优势,正迅速在物联网(IoT)设备领域攻城略地,成为构建万物互联基石的关键技术

RISC-V架构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入门与实践应用

RISC-V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完全免费的指令集标准,还允许用户根据具体需求定制处理器核心,从而实现高度优化的硬件设计。

盘点VCU技术在ADAS中的具体应用

整车运动域控制器(VCU)作为车辆的“中央大脑”,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