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a 20-nm混合系统架构创新技术大公开

发布时间:2012-09-10 阅读量:726 来源: 发布人:

导读:Altera公司公开了在其下一代20-nm产品中规划的几项关键创新技术,包括40-Gbps收发器技术、异质混合3D IC技术、可编程功耗技术等,延续在硅片融合上的承诺,Altera向客户提供终极系统集成平台,以结合FPGA的硬件可编程功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软件灵活性,以及面向应用的硬核知识产权的高效。

近日,Altera公司公开了在其下一代20-nm产品中规划的几项关键创新技术。延续在硅片融合上的承诺,Altera向客户提供终极系统集成平台,以结合FPGA的硬件可编程功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软件灵活性,以及面向应用的硬核知识产权(IP)的高效。Altera在20 nm的体系结构、软件和工艺的创新,能支持更强大的混合系统架构的开发,带来性能、带宽、集成度和功效的新的提升。
[member]
Altera的20-nm混合系统架构包括40-Gbps收发器技术、下一代精度可调数字信号处理(DSP)模块体系结构以提供高达5 TFLOP(每秒5万亿次浮点运算)的IEEE 754标准浮点运算性能、异质混合3D IC技术即通过创新的高速互联接口来集成FPGA和用户可定制HardCopy® ASIC,或者集成包括存储器、第三方ASIC、光接口等在内的各种技术。Altera是业界唯一能够在一个器件中集成FPGA和ASIC的公司。

20-nm混合系统架构在功耗管理方面继续创新,包括自适应电压调整、可编程功耗技术、以及工艺技术优化等,使得Altera器件功耗比前一代降低了60%。

异质混合20-nm系统的开发通过全功能高级设计环境得以实现,这一设计环境包括系统集成工具(Qsys)、基于C的设计工具(OpenCL™)以及DSP开发软件(DSP Builder)。Altera持续关注通过增强其开发工具以在20nm实现业界最快的编译时间,来提高设计人员的效能。

Altera研发资深副总裁Bradley Howe评论说:“下一代通信、网络、广播和计算应用设计人员在扩展带宽、提高性能以及降低功耗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需求。我们在20 nm的创新使我们能够交付非常高效、非常灵活的混合系统架构,利用20-nm FPGA最新工艺技术提供高度优化的专用电路。其结果是该器件以最低功耗提供业界水平最高的IC集成度、性能和带宽。”

Altera下一代器件采用TSMC的20-nm工艺技术和业界最高的系统集成度,并包括硬核ARM®处理器子系统。20-nm 片上系统(SoC) FPGA为客户提供了从28-nm到20-nm的软件移植途径,同时将处理器子系统的性能提高了50%。

即将实现的创新包括:

最高串行带宽:40-Gbps芯片至芯片和28-Gbps背板收发器

Altera 20 nm收发器技术创新将实现业界最大串行带宽,支持向100G背板和400G系统的发展。20-nm器件包括驱动CEI-25G-LR和以太网4x25G背板的28-Gbps收发器,面向芯片至芯片或者芯片至光模块连接而设计的40-Gbps收发器。Altera在20 nm实现的收发器技术创新成为开发兼容CEI-56G收发器的基础,为驱动下一代400G光网络、400G线路卡等提供连接能力。

具有高速芯片至芯片接口的异质混合3D IC

在20 nm,Altera将引入创新的高速芯片至芯片接口,用于在一个3D封装中集成多个管芯。采用这一创新接口,Altera能够交付面向客户的异质混合3D系统,该系统可集成FPGA和用户定制的HardCopy ASIC,或者包括存储器、第三方ASIC和光接口等各种其他技术。借助FPGA、HardCopy ASIC或者第三方ASIC的集成,Altera能够提供10倍于任何28-nm产品系统集成度的单器件解决方案。Altera的异质混合3D IC将采用TSMC的的芯片-晶圆-基底 (CoWoS) 集成工艺进行制造。利用这些器件,开发人员可大幅度提高系统集成度和系统性能以突出产品优势,同时还可以降低系统功耗,减小了电路板空间,并降低系统成本。

业界性能最好的DSP,带来最高TFLOP/W

Altera在20-nm器件刷新了业界的TFLOP/W基准。下一代精度可调DSP模块增强技术实现了5 TFLOP(每秒5万亿次浮点运算)的IEEE 754标准浮点运算性能。在此性能水平上,Altera 20-nm器件的每瓦TFLOP要比竞争FPGA高5倍。结合了最具效能的OpenCL C设计流程、ARM硬核处理器子系统以及最高的TFLOP/W的硅片效率,Altera的20-nm器件提供了终极异质混合计算平台。

相关资讯
伺服电机系统:工业自动化升级的“核心引擎”——深度解析其技术优势与颠覆性应用

本文将深入剖析伺服电机系统的技术优势,并结合真实工业场景,揭示其如何重塑现代生产流程

RISC-V与ARM不同架构在物联网领域的差异分析

开放 vs. 封闭是RISC-V和ARM架构最根本的差异

盘点RISC-V在物联网设备中的五大应用场景

RISC-V架构凭借其开源、低功耗、高度可定制和成本效益等核心优势,正迅速在物联网(IoT)设备领域攻城略地,成为构建万物互联基石的关键技术

RISC-V架构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入门与实践应用

RISC-V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完全免费的指令集标准,还允许用户根据具体需求定制处理器核心,从而实现高度优化的硬件设计。

盘点VCU技术在ADAS中的具体应用

整车运动域控制器(VCU)作为车辆的“中央大脑”,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