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0-31 阅读量:76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物物相联的世界,似乎十分美好,但是不是所有的物与物,都有相联的必要呢?物联网的技术及应用也许已经有一定的成熟度,但建置成本及市场接受度仍受考验,因此要让物联网的世界尽快实现,哪里些物之间的相联,能够产生最高的附加价值,就成为非常重要的策略指标。
.jpg)
图题:随著车联网的技术及应用发展,实现无人汽车的可能也愈来愈大。
Google的无人汽车,多为丰田普锐斯和奥迪TT改装车型,车顶上装有雷达,可以探测周围70公尺内的障碍物和其它车辆。安装在驾驶室内的摄影镜头,能够识别交通指示牌和信号灯,轮胎上的传感器,可以根据速度和方位,推算出汽车当前所在位置,而连接GPS和Google地图的路线系统,可以找到通往目的地的最快捷道路。
除了Google,几家欧洲公司联合启动“SARTRE”项目,并成功让三辆无人驾驶汽车和一辆无人驾驶卡车,在西班牙一条高速公路上行驶了124英里。而在中国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国内很多机构也在从事无人驾驶技术研究,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表示,与电动车技术一样,无人驾驶技术将改变汽车的未来。
传输成本高及非标准化的难题仍待突破
而在推广车联网的应用地区中,中国大陆因其广大的汽车市场,而有著关键性的影响。事实上,自2005年起,中国车联网用户已经那个从5万增长至50万,足足增长了10倍之多。而据预计,这一数字还将扩大,将变为1000万户,相对于2005年,增长达到200倍。如此庞大的资料显示了车联网将会成为未来几年交通领域的大事件,同时也是智能化交通趋势越来越明朗。
但目前中国大陆的车联网发展面临两大挑战,首先就是采用3G智能行车系统,流量费用太高,其次则是汽车业者、平台服务供应商的的软硬件技术接口各不一样,导致车联网的发展,目前仍处于非标准化阶段。
为了客服标准缺失导致的行业发展障碍,新的行业发展模式正在酝酿。如广汽研究院、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等19家单位,就联合发起广东省车联网产业联盟,希望能串连整个产业链,包括整车厂商、硬件及设备制造商、解决方案开发商、服务提供商、应用程序开发商、无线运营商、咨询顾问公司、科研机构等,以协同建立车联网。
但光是车企各有分歧,就连同一车企的不同业务板块,要统一车联网,也会因利益诉求不同而搁浅。据媒体报导,客车制造商厦门金龙汽车去年年底进军车联网,成立上海创程车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但经过半年多的斡旋,其旗下三大业务厦门金龙、苏州金龙和厦门金旅,却并未能在车联网业务上集成到一块。
社会准备好了吗
事实上,光靠技术应用和大规模的投资,不见得就能实现车联网。车联网的应用需要多方配合,包括政府大力支持、相关运营商和汽车、电子设备商等提供技术和产品等,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是否能够接受,不管是政府或业者,更应该关注车联网的推广和宣传。
因此,在车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不同环节的利益分配、未来盈利模式等问题的思考价值,甚至可能高于当下大规模的投资成本、应用技术的导入,现实的社会与法律环境,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车联网,更是各界必须关注的焦点。
集成电源管理方案不仅大幅缩减了PCB面积、降低了设计门槛,更显著提升了整体可靠性与能效表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通信芯片集成隔离电源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并对其电气特性、热管理、安全隔离及可靠性进行系统性分析
半导体产业正站在“AI物理交互”与“数字具身”的十字路口。在628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下,如何突破传统技术范式,抢占“数字具身”智能体所带来的千亿级增量市场,已成为全球产业领袖必须直面的核心议题。
国产MCU凭借高性价比、快速响应和本土化需求的亮点,正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多个关键场景中实现规模化量产
近年来,以兆易创新、芯旺微电子、杰发科技、国芯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奋起直追,在技术、产品和应用层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正逐步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壁垒,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