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首款集成ARM SecurCore SC000处理器的IC卡微控制器

发布时间:2012-11-5 阅读量:879 来源: 发布人:

导读:ST率先推出整合先进计算性能和高速非接触接口的下一代双接口IC卡安全微控制器,该款产品集成最新的ARM SecurCore SC000处理器的IC卡微控制器,具有出色的计算性能和能效,支持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卡读写操作。

意法半导体的新产品ST31系列是业界首款集成最新的ARM SecurCore SC000处理器的IC卡微控制器,具有出色的计算性能和能效,支持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卡读写操作,并支持MIFARE、MIFARE DESFire 和Calypso交通卡标准,提升了多应用智能卡的多功能性。由于非接触式接口是通过读卡器发出的射频能量为卡片电路供电,ST31的超低功耗架构有助于提升非接触式应用的通信速度和可靠性。

ARM处理器产品部战略与市场副总裁Noel Hurley表示:“意法半导体是获得ARM SecurCore硅技术授权的主要厂商,同时还是率先发布基于SC000处理器安全微控制器的半导体厂商。这款先进的处理器针对目前规模最大的智能卡应用,具有经过市场验证的SecurCore安全功能、低功耗、低占位面积,以及有助于降低开发成本且缩短研发周期的诸多架构功能。”

意法半导体安全微控制器产品部总经理Marie-France Florentin表示:“ST31系列巩固了意法半导体在数字安全市场的领先地位,扩大了公司双接口安全微控制器产品系列,支持银行和服务商部署安全便捷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解决方案。”

全球正在快速普及银行IC卡以及支付和交通多应用IC卡。欧洲已有超过90%的IC卡支付终端设备支持EMV(欧陆卡、万事达和维萨)芯片标准和PIN卡[ EMVCo]。.最新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标准有望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便利、更短的交易时间和更高的安全性。银行IC卡在欧洲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推出后,当地信用卡诈骗案显著降低。中国内地和香港预计在2015年前完成银行卡换代。

ST31系列芯片依仗以EMVCo和Common Criteria EAL5+/EAL6+安全证书为目标的高安全性架构,支持市场公认的加密算法,如DES、AES、RSA和ECC,同时采用硅效率很高的SecurCore SC00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内核基于ARM的v7-M先进微控制器架构,降低了各种安全技术的实现成本。在银行卡换代地区,如中国内地,IC卡成本是银行卡发行商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低成本有助于加快此类地区的银行卡换代速度。此外,ST31微控制器还包括一款纯接触式单接口产品。

ST31系列的主要特性:

*       ARM SecurCore SC000 处理器
*       可选16 KB - 52 KB 片上 EEPROM存储器
*       NESCRYPT 协处理器,用于运行公共密钥加密算法
*       可选NESLIB认证加密软件库
*       ISO 7816标准接触式卡片应用
*       ISO 14443 A/B/B'非接触式协议,自动检测协议
*       非接触式自动频率控制
*       非接触式数据速率高达3.4 Mbit/s
*       支持接触式/非接触式操作同步运行
*       可选MIFARE和MIFARE DESFire认证软件库
*       先进的90纳米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

ST31系列产品样品已上市,预计于2013年4月完成认证测试。新产品将提供52、34、22或16KB的EEPROM存储器、单接口或双接口,以晶圆和嵌入式模块两种形式。
相关资讯
揭秘五大典型集成电源应用案例:从TWS耳机到商业卫星,看电源技术如何重塑电子系统

集成电源管理方案不仅大幅缩减了PCB面积、降低了设计门槛,更显著提升了整体可靠性与能效表现

简化设计,提升性能:集成隔离电源模块为通信系统带来的核心优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通信芯片集成隔离电源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并对其电气特性、热管理、安全隔离及可靠性进行系统性分析

IIC 2025深圳开幕在即!聚焦数字具身,全球CEO峰会揭秘半导体新篇章

半导体产业正站在“AI物理交互”与“数字具身”的十字路口。在628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下,如何突破传统技术范式,抢占“数字具身”智能体所带来的千亿级增量市场,已成为全球产业领袖必须直面的核心议题。

国产MCU在智能汽车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解析

国产MCU凭借高性价比、快速响应和本土化需求的亮点,正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多个关键场景中实现规模化量产

国产MCU的崛起:智能汽车领域的突破与雄心

近年来,以兆易创新、芯旺微电子、杰发科技、国芯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奋起直追,在技术、产品和应用层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正逐步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壁垒,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