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edus实验室推出性能强大的多路复用分子诊断片上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2-11-12 阅读量:75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市场领先的分子诊断工具供应商Veredus 实验室推出VereMTB多路复用分子诊断芯片。该芯片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和突变体,以及其它九种与临床有关的非结核分 枝杆菌。结核杆菌突变体是引起人体多重抗药性和全球结核病传播蔓延的主要原因。
多重抗药性结核病(TB)感染率上升是全世界面临的一大医疗挑战。有效的结核治疗方法要求诊断准确且快速,治疗方案严格且对症下药。传统治疗方法的缺点是可能会引起结核感染突变成抗药性结核菌株,导致治疗难度和医疗费大幅增加。当使用传统检验方法时,结核传染病确诊过程耗时长达8周。相反,VereMTB 能够在三小时内诊断并鉴定引起感染和抗药性的结核分枝杆菌,且检验过程只需自然样本*。传统治疗方法中,样本培养是最耗时的环节,因此,新产品可大幅缩短诊断时间。此外,该系统尺寸紧凑,可在需要时部署于多种环境中。
 
Veredus实验室首席执行官Rosemary Tan博士表示:“2011年870万人被确诊为TB患者,其中140万人死亡。这种高传染性病症被世卫组织列为世界单一传染性病原体中第二大杀手[1],更快的诊断过程和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抑制这种疾病至关重要。我们相信VereMTB能够满足TB诊断及时性和抗药性的迫切要求,确保医生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VereMTB 多路复用分子诊断片上实验室的设计和测试均通过TM-REST**项目进行,该项目属于以创新诊断方法战胜结核和疟疾为目标的欧洲第七框架计划。
 
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及南亚区总裁Francois Guibert表示:“意法半导体的医疗保健半导体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沿,从个人便携保健设备,到最小侵入性的微型化医疗器件,我们的传感器和功率技术已经实现众多医疗创新应用。采用意法半导体片上实验室技术的VereMTB明确代表了意法半导体具备运用其技术组合优势帮助解决全球医疗负荷问题的能力。”


 

作为中国结核诊断新技术评估计划项目之一,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于北京评估这个基于意法半导体经过市场验证的片上实验室技术的VereMTB芯片。根据世卫组织2012年报告,印度和中国的结核病例约占全球40%,2011年近60%的多重抗药性病例出现在印度、中国和俄罗斯。
 
中国国家结核参比实验室主任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赵雁林教授表示:“北京CDC国家结核参比实验室利用从全国采集的样本评测VereMTB,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该芯片对多重抗药性结核菌株的鉴定能力,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多重抗药性结核菌株很难用其它方法鉴定,从测试结果看,我们非常看好其鉴定速度、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期望继续与Veredus实验室合作,在结核病诊断上取得新的突破。”

VereMTB将亮相于第43届联合国肺健康大会,展会时间:2012年11月13 – 17日,会址:马来西亚吉隆坡会展中心,展台号:67。Veredus 实验室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在新加坡的子公司。意法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传感器技术供应商,销售的产品包括生物传感器,如片上实验室。
 
 编者注:
 
* 自然样本指结核患者咳嗽时直接喷出的唾液。
 
** 欧盟组织的产学联盟,主要成员有意法半导体、意大利西耶娜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Samara Oblast TB Service(俄罗斯)、德国国家分枝杆菌参比中心、阿尔巴尼亚肺病大学附属医院、比利时国家传染病与寄生虫病防控中心和瑞士创新诊断基金会。首席临床研发成员是意大利米兰San Raffaele科学研究院。作为项目的组成部分,Samara(俄罗斯)、Sofia(保加利亚)和Tirana(阿尔巴尼亚)为VereMTB提供测试样本。VereMTB近期于乌干达坎帕拉市进行了试用活动。

关于Veredus实验室私人有限公司
Veredus实验室私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于2005年推出首款产品。Veredus 实验室是意法半导体在新加坡拥有多数股权的子公司。意法半导体是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的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
 
Veredus 专业研制和销售创新的多路复用分子诊断解决方案,目标市场包括临床、特种和定制测试市场,其产品基于意法半导体独有的片上实验室平台。片上实验室平台的商标是VerePLEXTM 生物系统,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与微射流技术,集成多路复用的DNA放大电路和微检测阵列,能够快速、经济、准确地分析生物材料。
 
相关资讯
日本Rapidus突破2nm芯片技术,挑战台积电三星霸主地位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架构突破性能瓶颈,Andes发布新一代AX66处理器IP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

1 GHz实时扫描革新EMC测试:是德科技PXE接收机技术解析

随着电子设备复杂度的提升和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已成为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EMI测量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捕捉瞬态干扰信号,导致测试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推出的新一代PXE电磁干扰(EMI)测量接收机,通过突破性的1 GHz实时无间隙扫描技术,将测试速度提升3倍,显著优化了EMC认证流程,为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测试解决方案。

亚马逊AWS部门启动战略性裁员,生成式AI推动云业务重组

全球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对其核心利润引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部门实施新一轮裁员。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调整涉及销售、市场及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受影响岗位达数百人。这是继4月影视与硬件部门优化后,亚马逊2024年内第三次公开披露的裁员计划,反映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持续业务重塑。

圣邦微电子SGM42203Q:高性能汽车级双通道高边驱动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边驱动器(High-Side Driver)在车身控制模块(BCM)、LED照明、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42203Q是一款专为汽车电子设计的24V双通道高边驱动器,具备模拟电流检测、高可靠性及智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负载驱动。本文将深入解析该产品的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及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