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结核病的多路复用分子诊断芯片

发布时间:2012-11-12 阅读量:83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Veredus 实验室推出VereMTBTM多路复用分子诊断芯片。该芯片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和突变体,以及其它九种与临床有关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突变体是引起人体多重抗药性和全球结核病传播蔓延的主要原因。

多重抗药性结核病感染率上升是全世界面临的一大医疗挑战。有效的结核治疗方法要求诊断准确且快速,治疗方案严格且对症下药。传统治疗方法的缺点是可能会引起结核感染突变成抗药性结核菌株,导致治疗难度和医疗费大幅增加。当使用传统检验方法时,结核传染病确诊过程耗时长达8周。相反,VereMTB 能够在三小时内诊断并鉴定引起感染和抗药性的结核分枝杆菌,且检验过程只需自然样本。传统治疗方法中,样本培养是最耗时的环节,因此,新产品可大幅缩短诊断时间。此外,该系统尺寸紧凑,可在需要时部署于多种环境中。

Veredus实验室首席执行官Rosemary Tan博士表示:“2011年870万人被确诊为TB患者,其中140万人死亡。这种高传染性病症被世卫组织列为世界单一传染性病原体中第二大杀手 ,更快的诊断过程和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抑制这种疾病至关重要。我们相信VereMTB能够满足TB诊断及时性和抗药性的迫切要求,确保医生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VereMTB 多路复用分子诊断片上实验室的设计和测试均通过TM-REST**项目进行,该项目属于以创新诊断方法战胜结核和疟疾为目标的欧洲第七框架计划。

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及南亚区总裁Francois Guibert表示:“意法半导体的医疗保健半导体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沿,从个人便携保健设备,到最小侵入性的微型化医疗器件,我们的传感器和功率技术已经实现众多医疗创新应用。采用意法半导体片上实验室技术的VereMTB明确代表了意法半导体具备运用其技术组合优势帮助解决全球医疗负荷问题的能力。”

作为中国结核诊断新技术评估计划项目之一,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于北京评估这个基于意法半导体经过市场验证的片上实验室技术的VereMTB 芯片。根据世卫组织2012年报告,印度和中国的结核病例约占全球40%,2011年近60%的多重抗药性病例出现在印度、中国和俄罗斯。

中国国家结核参比实验室主任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赵雁林教授表示:“北京CDC国家结核参比实验室利用从全国采集的样本评测VereMTB,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该芯片对多重抗药性结核菌株的鉴定能力,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多重抗药性结核菌株很难用其它方法鉴定,从测试结果看,我们非常看好其鉴定速度、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期望继续与Veredus实验室合作,在结核病诊断上取得新的突破。”

注:

* 自然样本指结核患者咳嗽时直接喷出的唾液。

** 欧盟组织的产学联盟,主要成员有意法半导体、意大利西耶娜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Samara Oblast TB Service(俄罗斯)、德国国家分枝杆菌参比中心、阿尔巴尼亚肺病大学附属医院、比利时国家传染病与寄生虫病防控中心和瑞士创新诊断基金会。首席临床研发成员是意大利米兰San Raffaele科学研究院。作为项目的组成部分,Samara(俄罗斯)、Sofia(保加利亚)和Tirana(阿尔巴尼亚)为VereMTB提供测试样本。VereMTB近期于乌干达坎帕拉市进行了试用活动。

多路复用分子诊断芯片

关于Veredus实验室私人有限公司

Veredus实验室私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于2005年推出首款产品。Veredus 实验室是意法半导体在新加坡拥有多数股权的子公司。意法半导体是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的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

Veredus 专业研制和销售创新的多路复用分子诊断解决方案,目标市场包括临床、特种和定制测试市场,其产品基于意法半导体独有的片上实验室平台。片上实验室平台的商标是VerePLEXTM 生物系统,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与微射流技术,集成多路复用的DNA放大电路和微检测阵列,能够快速、经济、准确地分析生物材料。
多路复用分子诊断芯片

相关资讯
揭秘五大典型集成电源应用案例:从TWS耳机到商业卫星,看电源技术如何重塑电子系统

集成电源管理方案不仅大幅缩减了PCB面积、降低了设计门槛,更显著提升了整体可靠性与能效表现

简化设计,提升性能:集成隔离电源模块为通信系统带来的核心优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通信芯片集成隔离电源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并对其电气特性、热管理、安全隔离及可靠性进行系统性分析

IIC 2025深圳开幕在即!聚焦数字具身,全球CEO峰会揭秘半导体新篇章

半导体产业正站在“AI物理交互”与“数字具身”的十字路口。在628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下,如何突破传统技术范式,抢占“数字具身”智能体所带来的千亿级增量市场,已成为全球产业领袖必须直面的核心议题。

国产MCU在智能汽车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解析

国产MCU凭借高性价比、快速响应和本土化需求的亮点,正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多个关键场景中实现规模化量产

国产MCU的崛起:智能汽车领域的突破与雄心

近年来,以兆易创新、芯旺微电子、杰发科技、国芯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奋起直追,在技术、产品和应用层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正逐步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壁垒,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