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IP摄像机三大芯片搭配方案解析

发布时间:2012-11-12 阅读量:1261 来源: 发布人:

导读:高清IP摄像机关键技术的组成为集视频图像采集、视频信号处理及视频编码压缩三大部分,目前针对这三个主要关键点的IP摄像机芯片的搭配主要集中在本文的三个方案。

高清IP摄像机的组成与关键点


在安防监控中视频图像的高解析度、低噪声、高敏感度、宽动态范围、低影像失真、低照度及实时性等是IP摄像机的主要评价技术参数,所以在 IP摄像机的设计中影响这几个主要技术参数的视频图像采集部分,视频信号处理部分及视频编码压缩部分等就成为IP摄像机的关键。

视频图像采集部分主要为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实现对影像信号的光电转换。视频信号处理部分即ISP部分,主要包括对采集的图像进行bayer型到RGB型等彩色信号恢复,RGB到YUV色彩空间转换,3A处理(自动白平衡、自动曝光、自动聚焦),图像的伽玛校正,图像剪裁,色度、对比度、亮度的控制等。视频编码压缩部分主要为将海量数据原始视频信号编码压缩成有利于传输与存储并能最大限度保真还原图像信息的数字视频处理。

目前针对于这三个主要关键点的IP摄像机芯片的搭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案。
[member]
第一种方案采用ISP部分与视频编码压缩部分为分开的芯片处理方式。ISP部分可采用专用的ISP芯片如:nextchip的NVP2400芯片,也可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进行视频图像处理。视频编码压缩部分可采用专用集成芯片进行硬件的编码压缩或集成编码压缩模块的数字多媒体处理器等。

第二种方案采用ISP部分与视频编码压缩部分集成在一起的单芯片处理方式,如海思的HI3516、HI3517芯片,NXP的ASC886X/ASC885X系列芯片,TI的TMS320DM814x DaVinci数字媒体处理器芯片等,此类芯片还集成了丰富的外围扩展接口,提供足够的硬件资源支持。

第三种方案采用FPGA等芯片实现视频信号处理及编码功能,此方案一般设计比较复杂开发难度较大,而且成本往往较高,图像质量难以保证。

 
IP摄像机芯片的选择与搭配

视频图像采集部分

视频图像采集部分的传感器分CCD与CMOS两种类型。两者之间的工作机理不同,CCD图像传感器生产过程复杂、成本高、功耗大、但拥有高信噪比、宽动态范围、高电荷转换效率和高输出图像质量的优点,而CMOS图像传感器的最大优点是功耗低、成本低、电路结构简单、集成度高。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CMOS图像传感器的性能正在逐渐接近和超越CCD。

因此在高清IP摄像机中图像传感器的选择还是以CMOS为主。

针对高清与全高清摄像机,CMOS现在常用的芯片包括:

APTINA:MT9P031(5M@12)、MT9P006(5M@12)、AR0331(3M,WDR)、9M034(720P,WDR) ;

OMNIVISION:OV2715(2M)、OV5656(5M)、OV10633(720P,WDR)、OV9715/2(720P) ;

PANASONIC:MN34031(LOW LIGHT, 720P/30 WDR,720P/60)、MN34041(LOW LIGHT,1080P/30,1080P/30WDR,1080P/60) ;

SONY:IMX035(LOW LIGHT, 720P/30, 720P/60). IMX036(LOW LIGHT, 1080P/30,1080P/60)、IMX122(LOW LIGHT, 1080P/30,1080P/30 WDR,1080P/60;

ALTANSENS:3372E。

不同CMOS芯片之间,图像采集的帧率、宽动态范围、图像输出的格式、最低照度、信噪比、芯片集成度、图像信号输出的接口等也不尽相同、这样在IP摄像机芯片搭配方面就产生不同像素如200万像素、300万像素、500万像素,不同宽动态范围,不同照度等级的IP摄像机。

视频图像信号处理部分

由于CMOS芯片图像信号输出接口的不同,如8/12/16bit parallel DVP接口,lvds serial data HISPI接口。输出的数据格式也不同,如BAYER型的RGB RAW DATA,或经过部分图像预处理的YUV数据,这样就要求后端连接的图像处理ISP芯片能够支持前端输出接口与输出格式CMOS芯片。有的如果选择的ISP芯片不支持前端数据接口,还需要再外接中间的专用接口转换芯片或FPGA逻辑芯片。

在采用第一种方案中,选择专用的ISP处理芯片,如Nextchip的高清多功能ISP NVP2400,该芯片可支持1.3M/2M像素视频图像传感器,直接接收RAW视频信号或者LVDS信号,经过视频图像处理后,芯片可以输出复合模拟信号和BT656/BT1120/YC 16 bits视频数据流。与某些仅支持单一图像传感器的专用ISP芯片不同,它可与多款图像传感器进行无缝连接,包括Panasonic的MN34031PL,Sony 的IMX036LQR/LLR,Aptina的MT9P031,Omnivision的Ov2715等系列CMOS。

NVP2400支持多种视频图像处理功能,其中有3A处理、镜头畸形校正 (LSC)处理、亮度自适应ACCE即宽动态、2D/3D数字降噪、坏点检测DPC、假色修正、色滚抑制、64倍电子放大/画中画、日夜转换、运动侦测MD、隐私遮蔽、自定义OSD等功能。

视频图像编码压缩部分

视频图像的编码压缩部分,现主流的视频编码压缩包括:H.264 baseline/main/high profile 编码,MPEG4 SP编码,MJPEG/JPEG baseline编码等,在第二方案中所提到的HISILICON的HI3516、HI3517芯片,NXP的ASC886X/ASC885X系列芯片,TI的TMS320DM814x DaVinci数字媒体处理器芯片等都支持主流视频编码压缩标准。支持多码流实时编码能力方面HI3516能支持到1080P@30fps+D1@30fps+CIF@30fps+QVGA@30fps+1080pJPEG抓拍1fps或720P@60fps+D1@30fps+CIF@30fps+QVGA@30fps+720pJPEG抓拍1fps,HI3517能支持到1080P@60fps+VGA@30fps+1080pJPEG抓拍1fps.ASC886X的编码压缩能力达到1080p/60 H.264 High profile+1080p/40 MJPEG,其中ASC8860支持单图像传感器,1080p/60的实时视频流编码,ASC8861支持单图像传感器, 1080p/60 +720p/60的实时双码流视频编码,ASC8862 支持双图像传感器, 2 x 1080p/60的实时视频流编码。

其他的TI的TMS320DM814xDAVINCI数字媒体处理器同时支持现主流视频编码与智能视频分析。

上述的几种多媒体处理器都集成了ISP视频图像处理模块,在采用第一种方案时,可采用专用的外部ISP芯片与这些多媒体处理器进行高清IP摄像机芯片搭配设计, 如200万像IP摄像机:(OV2715/MN34041/IMX036/IMX122)+NVP2400+(HI3516/HI3517/ASC886X/ASC885X),同时也可直接利用这些多媒体处理器上的ISP模块进行第二种方案的高清IP摄像机芯片搭配设计,如200万像素或更高像素的IP摄像机:MT9P031/MT9P006/AR0331/MN34041/3372E等常用的CMOS芯片+HI3516/HI3517/ASC886X/ASC885X/DM814X等多媒体处理器。
相关资讯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

国产芯片架构演进之路: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长期被x86与ARM架构垄断的背景下,国产芯片厂商的生态自主化已成为关乎技术主权与产业安全的核心议题。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嵌入式处理器领域的先行者,通过二十余年的技术迭代,探索出一条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的独特路径——早期依托MIPS架构实现技术积累,逐步向开源开放的RISC-V生态迁移,并创新性采用混合架构设计平衡技术过渡期的生态兼容性。这一转型不仅打破了国产芯片“被动跟随”的固有范式,更在智能安防、工业控制、AIoT等新兴领域实现了从“技术替代”到“生态定义”的跨越。据行业数据显示,其基于RISC-V内核的T系列芯片已占据计算芯片市场80%的份额,成为推动国产架构产业化落地的标杆。本文通过解析北京君正的架构演进逻辑,为国产半导体产业突破生态壁垒提供可复用的方法论。

性能飙升27%!高通骁龙7 Gen4如何改写中端芯片格局?

5月15日,高通技术公司正式推出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骁龙7 Gen 4),以台积电4nm制程打造,性能迎来全方位升级。该平台采用创新的“1+4+3”八核架构,CPU性能较前代提升27%,GPU渲染效率提升30%,并首次支持终端侧运行Stable Diffusion等生成式AI模型,NPU算力增幅达65%。在影像领域,其搭载的三重12bit ISP支持2亿像素拍摄与4K HDR视频录制,配合Wi-Fi 7与XPAN无缝连接技术,重新定义中高端设备的创作边界。荣耀与vivo宣布首发搭载该平台的机型,预计本月上市,标志着生成式AI技术向主流市场加速渗透。

破局高端芯片!小米自研玄戒O1即将发布,性能参数首曝光

5月15日晚间,小米集团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账号正式宣布,由旗下半导体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玄戒O1手机SoC芯片已完成研发验证,计划于本月下旬面向全球发布。据雷军透露,该芯片将采用业界领先的4nm制程工艺,核心性能指标已接近国际旗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