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祸相依,LED会不会步光伏后尘?

发布时间:2012-11-16 阅读量:86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光伏负面消息接二连三,似乎局面已经无法改变,而对于同样依赖出口的LED产业是否也会遭遇同样处境?福祸相依,从光伏产业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LED产业发展存在的隐患。

近段时间,来自美国,欧盟和印度等国家或地区的反倾销调查使中国的光伏产业一度受挫,裁员、破产、重组等负面消息频传。而对于同样依赖出口的LED产业是否也会遭遇同样处境?

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有四成以上赞同LED产业将遭遇反倾销的观点,他们认为,政府的补贴是加速LED产业遭遇反侵销的根源。同时也有近四成人士认为,目前我们上游核心技术薄弱,对外商威胁不大,暂时不会遭反;另外,14%认为LED产业发展迅速,会重蹈光伏覆辙。7%认为当前中国LED产业占全球市场份额很小,完全不必担心被反。

中国LED产业在短期内遭遇反侵销的可能性不大。首先,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灯具加工制造基地,但是LED芯片的核心技术却大部分掌握在欧美一线大厂上,而他们也需要借中国灯具这件嫁衣裳把自己推销出去。所以,在中国还没有大规模采取本土芯片之前,外商利益没有受损,自然不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其次,LED照明应用正处在起始阶段,市场需求正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且价格一直是推广LED的制肘,各路商家正在努力通过技术,降低成本,以迎合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在LED照明技术尚未成熟,价格还没得出合理定论前,中国LED遭遇反侵销攻击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福祸相依,从光伏产业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LED产业发展存在的隐患:

首先,缺“芯”之痛,获利有限。芯片是LED产业的核心技术,但是相比于欧美大厂,我们国内的芯片研发力量相对薄弱,不少产品都是中国制造外衣下的外国“芯”。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中国企业常常投入大量资金来支付专利费,将大头利润拱手相送给国外企业,营收利润自然微薄。

其次,拔苗助长式补贴,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政府补贴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是制约其按照市场规律独立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争夺补贴,许多企业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一哄而上,甚至一些不相干的企业都混进来,急功近利,生产的产品质量鱼龙混杂。而产能过剩的压力又迫使企业之间相互压价抢夺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恶化。

再次,出口并非唯一出路,需考虑多脚走路。光伏产业遭反,暴露出了其内需不足,过度依赖出口的弊端。同样,LED产业也要引以为戒。目前,不少LED企业的出口业务在公司的财务营收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如果孤注一掷在国外市场,一旦外商发起反倾销诉讼,中国LED企业有可能深陷泥足,难以自拔。所以,为了保存实力,避免受到重挫,专注于出口的企业不妨平衡下国内外市场的投放比例 ,扩宽销售渠道,多脚走路,以防患于未然。

更有精彩能容送给你

月市场情报之LED篇—11月15日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6746

相关资讯
揭秘五大典型集成电源应用案例:从TWS耳机到商业卫星,看电源技术如何重塑电子系统

集成电源管理方案不仅大幅缩减了PCB面积、降低了设计门槛,更显著提升了整体可靠性与能效表现

简化设计,提升性能:集成隔离电源模块为通信系统带来的核心优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通信芯片集成隔离电源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并对其电气特性、热管理、安全隔离及可靠性进行系统性分析

IIC 2025深圳开幕在即!聚焦数字具身,全球CEO峰会揭秘半导体新篇章

半导体产业正站在“AI物理交互”与“数字具身”的十字路口。在628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下,如何突破传统技术范式,抢占“数字具身”智能体所带来的千亿级增量市场,已成为全球产业领袖必须直面的核心议题。

国产MCU在智能汽车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解析

国产MCU凭借高性价比、快速响应和本土化需求的亮点,正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多个关键场景中实现规模化量产

国产MCU的崛起:智能汽车领域的突破与雄心

近年来,以兆易创新、芯旺微电子、杰发科技、国芯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奋起直追,在技术、产品和应用层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正逐步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壁垒,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