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首款带两对内核的四核汽车MCU

发布时间:2012-11-19 阅读量:729 来源: 发布人:

【导读】飞思卡尔和Continental携手合作,为安全关键的底盘控制应用推出汽车行业首款带两对冗余内核的四核微控制器,集成了Continental的“故障恢复”技术,将现有MCU的性能提高一倍,它包含4.75 MB的闪存、256 KB的SRAM和Continental的故障安全技术……

微电子的不断发展使主流汽车的电子制动系统(EBS)更可靠、响应更灵敏且更经济。为支持新一代EBS和底盘控制系统,飞思卡尔半导体和Continental携手针对EBS应用优化设计了高性能、四核微控制器。

两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MCU定制计划上展开合作,该计划被称为QUASAR(针对汽车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四核微控制器),旨在为Continental的新一代EBS产品提供处理智能。此器件是该系列中第一个在Power Architecture技术上集成了四个e200z4内核的器件,也是业界第一款带两对内核(实现冗余锁步)的四核汽车MCU。

“QUASAR器件是同类产品中最强大、最精密的汽车微控制器之一,”Continental 底盘与安全电子制动系统业务部Adrian Traskov博士说。 “要创建如此精密的器件,Continental和飞思卡尔设计团队需要在所有技术前沿展开密切合作-芯片设计、软件工具、模拟和建模、以及硬件平台。我们正在通力协作,使面向汽车行业的多核技术实现突破。

这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器件,目的是将现有MCU的性能提高一倍,它包含4.75 MB的闪存、256 KB的SRAM和Continental的故障安全技术,满足IEC61508应用规范,ISO 26262 ASIL D和SIL3的要求。由于完全对称,无需将此软件划分为安全相关和安全无关的分区。与其他基于功能和检查内核的安全MCU不同,QUASAR器件提供完整的双通道架构,能够在出现任意硬件故障时切换到一个通道上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凭借卓越的四核性能,此器件成为性能密集型底盘控制市场广泛的安全关键型应用的理想选择。由于清晰的分离和独立的执行,很轻松就可完成客户软件“虚拟ECU”的集成。高集成度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系统成本、功耗要求、组件数量和电路板空间。

飞思卡尔汽车MCU业务部全球营销副总裁Ray Cornyn表示:“基于Power Architecture技术开发一个四核的MCU,实现这种水平的集成性,冗余性和功能性,它重新定义了创新的概念。 “产生的器件有可能为新一代的制动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性能水平和安全性。”

定制设计计划需要在系统级软件和硬件工具上进行大幅投资,包括低级别的驱动(LLD)、开发工具,评估板和系统级虚拟原型所用的周期精确的模拟软件。与MCU系列一起使用的LLD将符合AUTOSAR4.0标准。

四核器件目前采用55纳米处理技术构建,是一个综合MCU系列的首个成员,未来计划采用40纳米工艺技术构建具有双倍性能和双倍内存的产品。也计划推出较低端的器件,以满足基本EBS系统的要求。

相关资讯
揭秘五大典型集成电源应用案例:从TWS耳机到商业卫星,看电源技术如何重塑电子系统

集成电源管理方案不仅大幅缩减了PCB面积、降低了设计门槛,更显著提升了整体可靠性与能效表现

简化设计,提升性能:集成隔离电源模块为通信系统带来的核心优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通信芯片集成隔离电源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并对其电气特性、热管理、安全隔离及可靠性进行系统性分析

IIC 2025深圳开幕在即!聚焦数字具身,全球CEO峰会揭秘半导体新篇章

半导体产业正站在“AI物理交互”与“数字具身”的十字路口。在628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下,如何突破传统技术范式,抢占“数字具身”智能体所带来的千亿级增量市场,已成为全球产业领袖必须直面的核心议题。

国产MCU在智能汽车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解析

国产MCU凭借高性价比、快速响应和本土化需求的亮点,正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多个关键场景中实现规模化量产

国产MCU的崛起:智能汽车领域的突破与雄心

近年来,以兆易创新、芯旺微电子、杰发科技、国芯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奋起直追,在技术、产品和应用层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正逐步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壁垒,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