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潮的6大汽车安全技术全解析

发布时间:2012-11-21 阅读量:74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如今的汽车安全问题,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加一个保险杠就可以 “高枕无忧”了,在危险来临之前就预知到情况的安全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如今的汽车当中。正因为如此,全球汽车商中才有了更多的行业标准,今天小编就向你推荐最“潮”的6大汽车安全技术…

盲点探测-驾车人的“第六感”


这项技术的目的是提醒你驾车时的盲点把控,由A柱、B柱等设计上所造成的视觉“盲点”容易引致交通事故。若车主在驾驶时可以“眼观六路”,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率。如通用汽车去年便示范运行了一批拥有“第六感”的汽车。通过配备简单的天线、计算机芯片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车载通讯设备,该汽车就可以敏锐感知400米内其他车辆的所在位置。通常它的反应会是你在驾车时,如果检测方向的时候,它可能会通过信号灯闪烁在你眼前,或者座椅、方向盘通过震动发出警报。这是一种短距离的检测技术。


翻滚保护-翻车前稳住汽车

如果系统检测到汽车转弯潜在的过渡(例如,如果你在角落转向太快或突然转向),这个系统将控制刹车和油门,根据当时情况做出调节,以帮助你控制汽车。戴姆勒克莱斯勒称之为电子滚翻系统,福特把它取名为防翻滚稳定系统。而沃尔沃同样有自己的翻滚保护系统。由汽车侧翻而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很高,因此汽车侧翻保护系统的存在很关键,对于SUV和敞篷车来说尤为重要。例如沃尔沃C70敞篷车便针对性地开发了车侧翻滚保护系统,以确保乘员安全。

智能气囊-避免弹出受伤

由于每一个人的身体体征各不相同,所以制造可以根据当时情况,随时可变化的安全气囊成为今后的主流,以被动补偿形式的低风险,让司机和乘客的重要体位不受伤害。智能安全气囊技术可以感应到不同大小和重量的人体以及安全带使用情况,当座椅位置异常或背向儿童座椅出现问题,智能气囊就会弹出。随着技术的发展,安全气囊也变得越来越“聪明”,例如奔驰一些高档车型便装备了阶段式安全气囊,根据撞击的力度分阶段弹出,以防止乘客因气囊弹出力度过猛而受到伤害。

电子稳定-控制人体撞车姿势

电子稳定程序ESP是一种能够在早期就识别出汽车的非稳定行驶状态,并进行自动修正的主动安全系统。当汽车行驶在路上这种系统预计到车身发生偏离,可以监控人体姿势、头部和眼睛,通过合理的座椅、头枕设计,缓解汽车在碰撞时对乘员头部的瞬间撞击。同时系统发出指令,能够让汽车速度减慢,从而使汽车进入稳定状态,来以防万一。

胎压监测-拒绝高速爆胎

轮胎的使用状况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轻者引致爆胎,重者会引至车辆失控,造成重大交通事故,一个轮胎压力预警系统显得颇为重要。目前,宝马部分车型已经提供了有关轮胎压力监测预警系统装备,在车轮加载传感器,一旦胎压出现问题,就能够提醒你,给出声音警告,仪表盘上也会出现相应的安全指示灯。

智能巡航-自动加油刹车

今后的巡航控制系统不仅仅限于保持恒定速度。由于对传感器和雷达的使用,巡航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调节油门和刹车,以防止在你前面的车辆靠近,保持安全距离,如果有速度变化,或者将有几厘米的危险状况发生,系统检测到潜在的碰撞通常会急刹车,并锁死安全带。一旦安全隐患排除,它会发送指令,让你的车子再回到原来的巡航速度,而这期间不受人为操控,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刹车系统。目前奔驰和迈巴赫(图库 论坛)系统已经有这方面的尝试了。



相关资讯
揭秘五大典型集成电源应用案例:从TWS耳机到商业卫星,看电源技术如何重塑电子系统

集成电源管理方案不仅大幅缩减了PCB面积、降低了设计门槛,更显著提升了整体可靠性与能效表现

简化设计,提升性能:集成隔离电源模块为通信系统带来的核心优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通信芯片集成隔离电源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并对其电气特性、热管理、安全隔离及可靠性进行系统性分析

IIC 2025深圳开幕在即!聚焦数字具身,全球CEO峰会揭秘半导体新篇章

半导体产业正站在“AI物理交互”与“数字具身”的十字路口。在628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下,如何突破传统技术范式,抢占“数字具身”智能体所带来的千亿级增量市场,已成为全球产业领袖必须直面的核心议题。

国产MCU在智能汽车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解析

国产MCU凭借高性价比、快速响应和本土化需求的亮点,正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多个关键场景中实现规模化量产

国产MCU的崛起:智能汽车领域的突破与雄心

近年来,以兆易创新、芯旺微电子、杰发科技、国芯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奋起直追,在技术、产品和应用层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正逐步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壁垒,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