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移动通信设备营收两位数增长 明年LTE成主导

发布时间:2012-11-27 阅读量:896 来源: 发布人:

导读:尽管全球经济疲软,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4G LTE推动今年移动通信设备市场营收预计强劲增长12.6%。无线基础设备支出越来越向LTE倾斜。未来,最成功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将是能帮助无线运营商以较小的代价把基站升级到4G LTE的那些厂商。

据IHS iSuppli公司的无线系统市场追踪报告,尽管宏观经济形势疲软,但由于手机与平板电脑出货增加,以及支持4G LTE无线标准的设备中半导体含量上升,今年移动通信设备市场营业收入预计强劲增长12.6%。
 
生产移动通信设备的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总体工厂营业收入今年预计达到3760亿美元,高于2011年的3338亿美元。明年,预计移动通信设备总体营业收入将增至4442亿美元,如图1所示。在移动宽带的驱动下,截止到2016年的五年复合年度增长率将达到11.3%。

       图1:全球移动通信设备营业收入预测(以10亿美元计)
图1:全球移动通信设备营业收入预测(以10亿美元计)
 
IHS公司对移动通信设备工厂营业收入的定义是,制造商向渠道出售设备所获得的的收入,在本文是指出售智能手机及其它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也包括路由器等无线基础设备。
 
确实,由于一系列经济因素的影响,今年增长率远低于2011年的29%。这些因素包括今年席卷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去年还不是重大影响因素;在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下,今年中国经济放缓。

看LTE智能手机的差异化创新设计—— 2013年将进入LTE智能手机开发高峰期,预计英特尔、高通、英飞凌和ST-Ericsson将成为主要的LTE平台解决方案供应商,相变存储器将和SSD一起变为LTE智能手机的主流存储解决方案。但这些平台如何助你开发出有独特卖点的差异化产品?12月15日第四届智能手机设计工作坊上,ST-Ericsson和Micron等主流供应商专家将从平台、芯片组、存储器、电源管理和测试方面深度探讨智能手机创新方案。并现场进行“智能手机方案秀”和“智能手机拆解分享”活动 ,现场更有酷派卓尔7728智能手机大派送!赶快报名吧!http://www.cntronics.com/public/seminar/content/sid/68
 

即便如此,2012年两位数的增长证明了手机与平板电脑对于移动设备市场的巨大影响力。LTE增加布署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将继续推动该市场的增长。

尤其是,智能手机在整体手机领域中的份额不断上升,对手机半导体含量产生积极影响。例如,与以前的手机设计相比,智能手机的应用处理器、内存与传感器方面 的成本上升,有利于提供这些器件的半导体供应商。另外,支持下一代LTE无线标准的智能手机也在推动半导体含量增加,因为这类手机需要更加强大的数字基 带、RF收发器与功率放大器。

因此,移动通信领域的半导体市场2012年营业收入预计达到744亿美元,比2011年的711亿美元增长4.6%。虽然全球经济不振导致无线半导体营业收入从稍早的预期水平向下修正,但这个无线领域仍然是全球电子价值链上少数保持增长的领域之一。
 
运营商的无线基础设备支出越来越向LTE倾斜。今年4G LTE上面的支出将超过80亿美元,是2011年37亿美元的两倍以上。从明年开始,LTE将主导全球无线基础设施市场,投资将超过3.5/3.75G相关投资。未来,最成功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将是能帮助无线运营商以较小的代价把基站升级到4G LTE的那些厂商,这在一个紧缩的市场中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生态系统关系与扩大可见度,也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高通与Atheros、博通与Beceem、联发科技与Ralink等高调并购活动非常重要,而诺基亚与微软在智能手机上面的伙伴关系也令人瞩目。
 
IHS iSuppli公司认为,这类战略性安排,将在今后三到四年内为参与并购或结盟的个别企业奠定成长基础。当未来评价历史时,2012年将被视为这类结盟开始产生效果的一年。
相关资讯
盘点国产MCU在机器人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未来的人形机器人需要在端侧运行更复杂的AI模型,这要求MCU不仅要有强大的通用处理能力,还需要集成专用的NPU或DSP高效运行AI推理任务。

五大展区惊艳亮相,高端买家齐聚申城: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成行业风向标

11月5日,第106届中国电子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迎来开门红,首日吸引超万人次专业观众到场。展会以“创新强基 智造升级”为核心,联合特种电子与半导体专题展,聚焦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通过企业生态矩阵展示、实战化产线联动及20余个重点买家团对接,凸显国产电子产业在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中的协同突破与样本价值。

破局“卡脖子”困局!国产MCU强势崛起,工业机器人伺服控制迎来中国“芯”时代

机器人关节的高速、高加速度运动,要求MCU能在极短时间内(微秒级)完成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的三闭环计算。

工业机器人“心脏”之战:伺服控制系统市场爆发,2025年谁主沉浮?

本文将深入剖析工业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的市场现状、核心技术壁垒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温度传感器怎么选?一文讲透5大主流类型特性与精准选型黄金法则

本文将深入剖析五大主流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核心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