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扬高科炼出震惊圈内的“千元超级本”方案

发布时间:2012-11-30 阅读量:167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李坚

导读:英特尔对于“超级本”有着严格的界定和标准,超级本也会卖到白菜价吗?有深圳厂商站出来了——他们可以将“超级本”做到千元左右。这是真的吗?“千元超级本”是怎样炼成的?风扬高科向你算一笔账。

“千元超级本”是怎样炼成的?

号称能够提供“千元超级本”的深圳市风扬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提供笔记本及平板电脑主板的方案公司,此前曾在业内推出基于INTEL Z670平台,采用WIN8系统的平板电脑,拥有多年的INTEL平台开发经验。

“我们认为Ultrabook现在被这些品牌厂商神话了,其实利润空间很大,如果我们来做的话,整机成本可以做到1900元左右,我们给终端零售建议价不超过2500元。”风扬高科总经理黄灏霖算了一笔帐:

CPU(i3) 500元
外围器件 400元
屏(奇美/群创) 200元
外壳(铝镁合金) 200元
固态硬盘(64G) 400元
内存(4G) 100元
电源/适配器 100元
合计 1900元

      风扬高科炼出震惊圈内的“千元超级本”方案
             风扬高科提供的Ultrabook方案,号称可将整机价格做到1900元

据介绍,风扬高科的这款方案开发周期大约在三个月,厚度可以做到17mm以内,而重量可以做到1.2公斤以内,其它功能指标均符合Intel对Ultrabook的要求。

当然,这款方案在Ultrabook家族中只能算是最低配置。这款产品首先没有采用触控屏,其次外壳也并非采用超薄纤维的Unibody外壳,这两块就占据了上千元的成本。最后,操作系统的价格自然是不会算到里面的,估计上市后需要用户自己来装系统吧!这么算下来,Ultrabook做到这个价格倒是还算靠谱。毕竟,从目前Windows系统对于触控的支持度和体验来看,Ultrabook加触摸屏现在意义还不是很大;而外壳主要是起美化作用,Ultrabook也并没有对于外壳有什么强制要求。

看LTE智能手机的差异化创新设计—— 2013年将进入LTE智能手机开发高峰期,预计英特尔、高通、英飞凌和ST-Ericsson将成为主要的LTE平台解决方案供应商,相变存储器将和SSD一起变为LTE智能手机的主流存储解决方案。但这些平台如何助你开发出有独特卖点的差异化产品?12月15日第四届智能手机设计工作坊上,ST-Ericsson和Micron等主流供应商专家将从平台、芯片组、存储器、电源管理和测试方面深度探讨智能手机创新方案。并现场进行“智能手机方案秀”和“智能手机拆解分享”活动 ,现场更有酷派卓尔7728智能手机大派送!赶快报名吧!http://www.cntronics.com/public/seminar/content/sid/68

千元超级本,有人欢喜有人忧
 

“现在我们头痛的问题是,就算我们把板子交到工厂,最终他们可能还是做不出整机,还是得我们来做。”黄灏霖表示,一方面Ultrabook生态系统还不成熟,另一方面做平板电脑的配套又没有利润,如果要拯救供应链,必须把价格降下来。事实上,最希望Ultrabook降价起量的就是显示屏、触摸屏、金属外壳、电池和连接器件等供应链厂商了。尽管英特尔成立的3亿美元基金,不仅投资于ODM客户,还包括生态系统和供应链,但是在市场没起量的情况下,做Ultrabook配套就等于亏本。

据黄灏霖透露,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个200万台的Ultrabook的订单,同时已经有好几家模具厂要跟他们配合做外壳。“深圳是窗口,不管有没有这个200万订单,只要产品出来,很快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他认为很快Ultrabook的配套就会跟上,到时候价格还可以继续降。

随着千元Ultrabook的出现,山寨厂商很快将这个市场杀到没利润的情况是否会重演呢?黄灏霖认为,量变才能产生质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一部分厂商通过前期积累可以迅速与山寨厂商拉开差距。另外当市场够大后,供应链就会出现细分。“比如专门针对外壳的ID设计公司,就有可能出现。”

相关阅读:
成本仅1900元的超级本解决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13029
相关资讯
电源设计中的7个常见坑,90%的工程师都踩过

本文将深度剖析电源设计中最常见的7个“坑”,帮助工程师规避风险,提高产品可靠性与性能

人形机器人的关节驱动与实时控制系统设计:迈向类人运动的关键一步

通常一个完整的人形机器人需要20~40个关节自由度,这些关节的驱动方式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灵活性、能耗、响应速度和负载能力

微型逆变器 vs 传统逆变器:一场光伏系统的静默革命,谁才是未来能源的“心脏”?

本文将深入剖析微型逆变器和传统逆变器的核心技术差异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劣。

盘点国产MCU在机器人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未来的人形机器人需要在端侧运行更复杂的AI模型,这要求MCU不仅要有强大的通用处理能力,还需要集成专用的NPU或DSP高效运行AI推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