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精度超GPS,芯片价格短期跳水

发布时间:2012-12-11 阅读量:76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目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0米左右的服务精度已达到GPS的水平,经过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北斗的服务精度将超过GPS,外界关注的北斗芯片价格过高的问题,预计短期内将会有大幅的下降…

参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究和开发的两位中科院专家表示,目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0米左右的服务精度已达到GPS的水平,经过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北斗的服务精度将超过GPS,外界关注的北斗芯片价格过高的问题,预计短期内将会有大幅的下降。

随着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北斗系统区域组网工作业已完成,已具备对中国及周边地区信号覆盖与持续服务能力,北斗系统应用产业化时代业已来临。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介绍,经过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北斗系统的服务精度将超过GPS。由于北斗是最新研发的卫星,很多云技术可以进行应用,因此在提供的服务内容更会更多,比如新开发的车载北斗导航系统,就可以通过三维技术,实时展现驾车时周围的各种环境,提供的服务更多、精度更准确、 信息更及时。

据悉,车载北斗导航芯片的研发和生产已取得突破,具备在汽车信息服务领域应用推广的条件;随着时空平台、手持芯片、泛在技术、操作系统等问题的解决,北斗系统将规模化应用于移动通信、个人位置服务、公共事务管理等领域。有数据称,2015年中国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 币,2020年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

目前北斗系统的芯片价格依然较高,是目前中国市场上GPS应用芯片价格的几倍,被视为制约北斗导航系统大规模应用的瓶颈,曾参与北斗研发的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表示,目前中国已有数十家企业正在推出北斗芯片产品,他预计一年左右时间内,北斗芯片价格就将降到和GPS芯片差不多的水 平。

叶甜春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要让市场更好地接受,仍需要有更多价格合理、功能多样、可以兼容其他系统的应用产品。
相关资讯
电源设计中的7个常见坑,90%的工程师都踩过

本文将深度剖析电源设计中最常见的7个“坑”,帮助工程师规避风险,提高产品可靠性与性能

人形机器人的关节驱动与实时控制系统设计:迈向类人运动的关键一步

通常一个完整的人形机器人需要20~40个关节自由度,这些关节的驱动方式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灵活性、能耗、响应速度和负载能力

微型逆变器 vs 传统逆变器:一场光伏系统的静默革命,谁才是未来能源的“心脏”?

本文将深入剖析微型逆变器和传统逆变器的核心技术差异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劣。

盘点国产MCU在机器人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未来的人形机器人需要在端侧运行更复杂的AI模型,这要求MCU不仅要有强大的通用处理能力,还需要集成专用的NPU或DSP高效运行AI推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