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设计架构更新,CCM方案趁势而起

发布时间:2013-04-17 阅读量:201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游资芸

【导读】美国能源局要求,2014年功耗50 W以上电源转换器转换效率达88%,但是AC-DC转换器若以非连续导通模式(DCM)方案无法满足,而连续导通模式(CCM)结合同步整流控制IC方案转换效率可达89%以上。可见, CCM方案将成AC-DC应用主流…

事实上,非连续导通模式的AC-DC电源转换器电源设计,若改采QR架构的PWM IC,加上MOSFET和同步整流控制IC,亦可达到89%以上的转换效率。然而,谭永禾认为,连续导通模式方案较非连续导通模式设计更便宜,因此 2012年下半年已获许多AC-DC电源转换器系统商导入,可望于2014~2015年成为AC-DC电源转换器主流方案。

因应美国法规带来的电源设计架构更新,擎力、恩智浦(NXP)、国际整流器(IR)、安森美半导体、MPS和意法半导体(ST)等IC设计业者,皆已推出同步整流控制IC,抢分市场杯羹。

交流对直流(AC-DC)电源转换器(Adapter)将逐渐从非连续导通模式(DCM)转移至连续导通模式(CCM)。在美国能源局(DOE)对高电源 转换效率的要求下,现阶段采用非连续导通模式设计的电源转换器已逐渐无法符合规定,带动AC-DC转换器电源设计从非连续导通模式转移至连续导通模式。 

 擎力总经理谭永禾
擎力总经理谭永禾

擎力总经理谭永禾表示,美国能源局将于2014年起,要求一般功耗50瓦(W)以上的电源转换器须达88%转换效率,然而AC-DC转换器若以非连续导通模式将无法符合此一规定,但透过连续导通模式结合同步整流控制IC则可达到89%以上转换效率,进而可帮助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和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实现重量更轻、尺寸更小且功耗更低的电源转换器产品。 

CCM和DCM方案对比分析

据了解,AC-DC电源转换器在连续导通模式的电源设计,系透过Flyback架构的脉冲宽度调变(PWM)IC,再加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 (MOSFET)和同步整流控制IC来完成,可提升电源供应器2~4%的转换效率。 

谭永禾强调,连续导通模式导入同步整流控制IC,可取代萧特基二极管(Schottky Diode),并省掉散热片的成本,因此价格与非连续导通模式方案差距不大,且能支持5伏特(V)输出的平板装置和12伏特输出的超轻薄笔电 (Ultrabook)等电源转换器的设计需求,包括台达电、光宝等电源转换器制造商皆已趋之若鹜。 

由此可见,美国能源局的规范日趋严格,且NXP、IR、ON Semi、MPS、ST和擎力等IC大厂介入,CCM方案在2014-2015年将成为AC-DC电源转换器主流方案,国内厂商也该提前动作。


相关资讯
BLDC电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BLDC电机技术演进正朝着更高性能、更智能化、更集成化和可持续的方向快速发展

BLDC直流无刷电机在智能家居场景中的应用解析

BLDC电机凭借其皆能、静音和智能化控制方面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类家电产品中

BLDC无刷电机的技术优势与应用:驱动未来智能工业的核心动力

本文将系统性地剖析BLDC无刷电机的技术原理、核心优势,并深入探讨其在关键行业中的应用场景与未来发展趋势

盘点在高精度运动控制场景实现应用的国产MCU

高精度运动控制领域对MCU的要求极为严苛:需要高性能内核、高精度定时器/PWM、高速高分辨率ADC、丰富的通信接口以及强大的实时处理能力

国产MCU在其他机器人系统的应用场景盘点

国产高性能MCU在机器人技术中的应用已远不止关节控制,其凭借高集成度、低功耗、强实时性及不断攀升的算力,正全面渗透至机器人系统关键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