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万像素是如何炼成的 诺基亚Lumia 1020拆解

发布时间:2013-07-18 阅读量:123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诺基亚Lumia1020的发布可谓备受瞩目,这款内置4100万像素摄像头的智能手机内部到底有何玄妙之处,自然是也是大家希望了解的内容。日前,来自波兰的网站Windowsmania放出的诺基亚Lumia1020的真机拆解照片,终于为我们揭晓了答案,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睹为快吧。

拆机图曝光

从此次网络上曝光的真机拆解照片来看,诺基亚Lumia1020与诺基亚Lumia928的传统主板设计不同,而是采用了智能手机常见的L型主板造型,而且为了安装硕大的镜头组件还专门预留了不少空间。

不过,与专业拆解公司的拆机报告不同,虽然诺基亚Lumia1020的各个零件已经被逐一分离,但尚不清楚这些零件具体的生产厂商,所以这次曝光的拆机图除了让人们了解诺基亚Lumia1020内部构造和设计之外,并没有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4100万像素是如何炼成的 诺基亚Lumia 1020拆解

4100万像素是如何炼成的 诺基亚Lumia 1020拆解
 
 


4100万像素是如何炼成的 诺基亚Lumia 1020拆解

4100万像素是如何炼成的 诺基亚Lumia 1020拆解

6枚镜片组

尽管如此,有关诺基亚Lumia1020部分重要的部件此前已经有较为详细的介绍。比如诺基亚Lumia1020所采用的卡尔.蔡司镜头便采用了6枚镜片组合而成。根据相关介绍,该机的这个镜头由5片塑料的镜片和一片玻璃的镜片组成,从而能够保证优秀成像表现的同时还能够拥有更薄的厚度。

同时为了能够达到稳定的图像效果,基于Lumia1020还使用了滚珠来缓解手震的影响。另外,这种设计还能够保护组件不会在一般的坠落中错位,除非不可抗力带来的损害。

 
4100万像素是如何炼成的 诺基亚Lumia 1020拆解

4100万像素是如何炼成的 诺基亚Lumia 1020拆解

 
 
4100万像素是如何炼成的 诺基亚Lumia 1020拆解
美版并无64GB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Microsoft Store在线商城出现的64G容量版本诺基亚Lumia 1020应该是临时工的手误,目前在预订网页已经找不到64GB版本的踪迹,因此预计64GB容量版本至少在目前并不会出现在美国版本的诺基亚Lumia1020之上。而根据此前国外网站WPCentral带来的独家消息曾披露称,西班牙电信将会坐拥64GB版本的诺基亚Lumia 1020发行资格。

目前,诺基亚Lumia1020已经在美国开始接受预订,无锁版裸机价格为735.50美元(约合人民币4514元左右),提供了黑、白、黄三种机身色彩供用户选择。而行货版本也已登陆国内官网,预计将于本季度之内在中国和欧洲主要市场上市。
相关资讯
瑞萨电子发布集成式HMI解决方案:RZ/A3M微处理器重塑人机交互设计

2025年5月19日,瑞萨电子正式推出基于Arm® Cortex®-A55架构的RZ/A3M微处理器,该产品通过创新性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实现存储与计算单元的高度集成,成为业内首款内置128MB DDR3L-SDRAM的RTOS级MPU。据嵌入式处理营销事业部副总裁Daryl Khoo表示:"这款产品在维持系统成本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了专业级图形渲染能力和实时任务处理效率的提升,将加速工业4.0设备的HMI迭代进程。"

台积电涨价10%背后:黄仁勋的“价值论”与全球芯片博弈

近期,台积电(TSMC)宣布酝酿调涨晶圆代工报价10%,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关注。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公开表示,尽管台积电先进制程价格高昂,但其技术价值与产能保障“非常值得”,此举被业界视为对台积电定价策略的强力背书,亦凸显双方在AI芯片领域的深度绑定。

博通第三代200G CPO技术重塑AI算力基础设施格局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革命性突破。2025年5月15日,博通(Broadcom)正式发布第三代单通道200G共封装光学(CPO)产品线,标志着光电子集成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超大规模AI集群的带宽瓶颈,更通过系统性创新重构数据中心架构设计逻辑。

AMD 2025年Q1 x86处理器市场表现深度分析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于5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多项市场突破。在x86处理器领域,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组合优化,在服务器、桌面及移动端市场均取得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