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商业Wi-Fi市场到底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3-07-26 阅读量:79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要说这移动互联网的发展,Wi-Fi的普及也是功不可没。在网上还有一个数据,手机网民中有28.6%使用Wi-Fi上网,约1.3亿。但使用Wi-Fi最多的地点分别是家里、公司或学校。但是商用Wi-Fi的市场有多大?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太容易回答。

本月CNNIC发布了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提到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91亿,普及率44.1%。5.91亿是个什么概念?快接近美国人口的两倍了。如果网民规模的迅速提高之前主要是因为宽带的普及,那么从09年移动互联网正式进入历史开始,主要的驱动力就在于移动端网民的增长了。

再一看,手机网民规模已经到了4.64亿,78.5%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剩下的21.5%估计是被老婆管着不让买智能手机,但无论如何,手机已经成为最普遍的上网介质了。网上已经有不少关于移动互联网是不是泡沫的讨论,总得来看,我觉得不是泡沫。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后者在桌上,而前者在手上。在手上的东西最接地气,甚至是厕所里的“沼气”。或者说,移动互联网解决了传统互联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互联网终于有了大地的支撑,就像有了避雷针一样,再厉害的闪电也不用怕了。

商用Wi-Fi:市场有多大?

Wi-Fi:三种场所,三块市场

要说这移动互联网的发展,Wi-Fi的普及也是功不可没。在网上还有一个数据,手机网民中有28.6%使用Wi-Fi上网,约1.3亿,我的判断是数据偏保守,因为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已经达到了3.54 亿了。使用Wi-Fi最多的地点分别是家里、公司或学校,还有支持免费上网的餐厅、咖啡厅一样的营业场所。

其实这三个使用Wi-Fi的主要场所分别对应着三种场景:家用、企业用及商用,对无线路由器产品而言,也意味着三块市场。

 

 家用无线路由器市场是最先发展起来的,这要归功于笔记本电脑的出现和人们对于抱着笔记本满屋子跑甚至在马桶上看电影的渴望。当然由于家用产品对功能和性能的要求相对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再加上广大的市场需求,造成了今天家用无线路由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局面。据中关村在线的统计,2012年家用无线路由器市场中至少有42家厂商在竞争,当然大部分厂商只是在拼了命地抢夺TP-Link和D-Link等品牌商吃剩下的一点点市场。

企业无线路由器技术门槛要高不少,相应地竞争看起来似乎没那么激烈,但刀刀见血。越是有技术含量的市场,竞争越招招致命。技术上稍有落后便可能万劫不复,华为这样的公司在电信设备行业拼了命地往前跑,就是这个原因。企业无线路由器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前10大品牌占了90%的市场。国内H3C、华为等均是占有率较高的品牌。

如果说家用市场是竞争过于激烈不敢进,企业市场是技术含量较高没法进,那么,商用市场也许是一个好的选择。

商业无线路由器市场的发展总体上看要晚于家用市场和企业市场,直到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出门在外的人们也有了上网的需求,这块市场才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对于新进者来说,商用市场还有巨大的机会。

商用Wi-Fi:市场有多大?

商用Wi-Fi的市场有多大?这个问题不是太容易回答,因为网上搜索“商用Wi-Fi”返回的信息非常有限。

或者我们自己来测算一下,商用无线路由器的客户是谁?是商家。那么全国有多少商家?呃。。。不好回答。其实我们可以参考大众点评网的数据,它号称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已经有400万商家,但不是所有的商家都上大众点评,比如楼下张三开的麻辣烫、隔了一条街李四开的修脚店等,我做个假设,三家店中有一家上大众点评,那么全国就有1200万商家,假定他们都需要商用Wi-Fi,那么商用无线路由器市场就有至少1200万个。按800元一台算,市场规模96亿。

当然商用Wi-Fi的市场不仅于此,毕竟路由器只是这个市场中的一个硬件,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承载于商用无线路由器上的增值服务方案,比如广告服务等等。如果按覆盖人群来算,每天可以覆盖好几亿人群,这块的衍生市场也是很大的。
 

相关资讯
从ASMI财报看行业趋势:AI芯片需求爆发如何重塑半导体设备市场?

作为全球半导体沉积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荷兰ASM国际(ASMI)近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展现强劲增长动能。财报显示,公司当季新增订单额达8.34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4%,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8.08亿欧元。这一表现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芯片制造设备需求激增与中国市场的战略性突破,同时反映出半导体产业技术迭代与地缘经济博弈的双重影响。

车规级SerDes国产替代提速:解析纳芯微NLS9116/NLS9246技术优势与市场潜力

随着汽车智能化加速,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显示屏等传感器数量激增,数据传输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国际厂商基于私有协议(如TI的FPD-Link、ADI的GMSL)垄断车载SerDes市场,导致车企供应链弹性不足、成本高企。2025年4月,纳芯微电子发布基于HSMT公有协议的全链路国产化SerDes芯片组(NLS9116加串器与NLS9246解串器),通过协议解耦、性能优化与供应链自主可控,为ADAS、智能座舱等场景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标志着国产车规级芯片从“跟跑”迈向“并跑” 。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