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发布时间:2013-09-10 阅读量:2016 来源: 发布人:

【导读】比亚迪思锐-霸气的配置,超高性价比是我们对它的评价。虽然在静态评测和动态测试中,它的表现足以让我们对它产生不少好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缺点。脱掉它华丽的外衣,内在做工如何?用料以及结构设计怎样?我爱方案网拆解中心带您一探究竟。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整车防护之前保险杠结构

思锐前保险杠结构由保险杠外皮和金属杠铁组成,金属杠铁断面为闭合结构,两端安装偏置碰撞加强板。保险杠铁与纵梁直接相连,无传统吸能盒的设计风格与凯美瑞、睿骋等车型相同。前脸全框式结构与我们之间拆解的雅阁也有些相似。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思锐的前保险杠结构设计是依照国标的低速碰撞考核标准,纵向碰撞是4kmph,对车角碰撞是2.5kmph。在此碰撞环境下保证,碰撞完后照明和信号装置能正常工作并清晰可见,发动机罩、行李箱盖和车门应能正常开闭,碰撞过程中车门不能自行开启,车辆的燃料和冷却系统无泄漏,不发生油、水路堵塞,其密封装置于油、水箱盖亦能正常工作。车辆的排气系统不能有妨碍其正常工作的损坏或错位。车辆的传动系统、悬架系统(包括轮胎)、转向和制动系统应保持良好的调整状态并能正常工作。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保险杠铁采用闭合结构更多的是考虑加强前防护强度。相比之下,闭合结构刚度和强度都较高,在高速碰撞中也能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虽然前防护结构无传统吸能盒结构,但在纵梁前部分也设计了吸能溃缩引导槽,纵梁长度较大,前端布置吸能筋,前防撞梁与发动机缸体空间较大,起到有序溃缩;
 

整车防护之后保险杠结构

思锐后保险杠结构由保险杠外皮和带吸能盒金属杠铁组成。金属杠铁断面为闭合结构,吸能盒行程较短,与后纵梁相连。保险杠拖车钩设计在底盘白车身下方。金属保险杠最外延突出后备箱,如发生追尾可减少后备箱的损伤。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各厂家在车辆追尾设计标准虽然残次不齐,但都要满足追尾碰撞标准,思锐对整车追尾碰撞防护时是按照GB 20072-2006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来进行设计。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移动壁障(1100±20kg)以50±2kmph的速度撞击整备质量状态下的车辆后部后,要求:碰撞过程中,燃油装置不能发生液体泄漏;碰撞试验后,燃油装置若有液体连续泄漏,则在碰撞后前5min平均泄露速率不大于30g/min;不能引起燃料燃烧;在碰撞过程中和碰撞试验后,蓄电池要在保护装置下保持自己的位置。
 

整车防护之门板

前后门板均使用双层钢板拼接工艺,内饰板内侧填充大面积隔音棉。前门分别设计上下两根直径为32mm的圆形钢防撞梁,这与森林人设计风格雷同,后门内设一根直径为29mm的圆形钢防撞梁和一根门板加强筋。门板采用拼接工艺或是一体冲压工艺更多的区别在于一致性和美观上,与安全并无直接关系。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门板吸音棉的大小主要是取决于需要吸收的噪声的频率以及所要布置的空间。吸音棉并不是越厚越多就越好,它也有优劣之分,比如克重、成型工艺、防潮耐热等各种特性。另外还要考虑布置空间等其它因素。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门板采用圆形防撞杠的设计更为普遍,热加工工艺更为成熟,材料易确定,成本更低。非圆形的防撞杠设计更灵活,易满足各种强度要求,一般圆形即可满足。思锐的车门圆形防撞杠为1500Mpa,采用进口钢板、通过冷轧、焊接及后期热处理制作,为行业内高强度防撞杠。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门板工艺目前只有两种,一种是一体冲压工艺,一种是拼接工艺;一体冲压是指一体式冲压的车门大内板 ,拼接工艺指窗框内板、辊压件外板与车门内板拼焊而成车门大内板。一体式冲压成本较高,但更易实现车门模块的集成化,刚度更好;拼接成本低、易实现辊压件及相关附件的系列化,刚度稍差,但也能满足安全需求;一体冲压一般为欧美车型,日系一般为拼接。

顶棚构造

顶棚内饰板由5层不同材质压制而成,内饰板内侧填铺大面积白色海绵,除了起到隔音效果外还可以有效隔热。顶棚内侧设计大面积金属止震板,并且与车身侧面相连,同时也起到一定的加固顶棚的作用。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思锐顶棚采用整体式加强结构,保证顶盖的抗压强度,可以抵抗车辆翻滚时的安全。思锐顶棚加强方式从直观看比较强悍,在顶棚与加强板之间加膨胀胶,既可以保证强度又能保证吸振。
 

地板做工

思锐地板材料由毛毡垫+防潮层+复合棉填充层组成。地板钢板覆盖大面积沥青止震板。后排中间地板凸起高度为130mm。后排地板凸起更多的是给四驱车传动轴而准备,如果思锐不计划扩展为四驱SUV车型的话,可以考虑把地板削平。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编辑采访厂家工程师,思锐底盘是否延续开发四驱车型,如果不开发是否打算把鼓包去掉。工程师答复,目前没有计划把该底盘往四驱扩展,并且也没有打算削掉鼓包,正面碰撞时强度较好。
 
电缆保护

思锐机舱内部线缆使用波纹管、棉织带保护,管线之间没有明显干涉,总线与传感器分支线保护比较优秀,直观看不到裸露的电线,车内电缆100%全方位保护,50%使用波纹管保护,无波纹管部分均采用抗磨的编织布缠裹保护。在线缆保护方面思锐足以超越绝大部分合资车型和进口车型。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思锐发动机舱采用H型+C型半包围布置方式,车内走线采用H型布局,便于分散模块的布置,优化配电资源,降低电磁干扰。设计标准参照GB相关规定《汽车电气、电子组件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法及要求》,分别对整车线束做7个方面的要求:总体要求、电气负荷、机械负荷、气候负荷、化学负荷、耐久负荷、42V电气负荷。
 

底盘防护

前副车架采用全框式副车架结构,单从结构上来看,全框式副车架的强度优于元宝梁结构,并且在碰撞时全框式副车架还能起到一定分散撞击力的作用,前后悬挂也是思锐的一大亮点,前双A字臂后多连杆悬挂,双A字臂横向刚度大、抗侧倾性能优异。底盘两侧喷涂防腐材料,刹车、油路管线裸露在外没有任何保护,思锐使用的油箱为金属材质。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通常我们所讲的底盘防腐工艺,是通过喷涂PVC(防石击、防腐)来进行防护。成品车底盘大多都要喷涂这样的防腐材料,喷涂的厚度约在1-1.2毫米。生产过程中,喷涂厚度是有严格要求的,如果喷涂太厚,那么会出现喷涂后下流移位的情况。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底盘刹车、油路管线的防护其实是比较重要的,在10几年前的车型中,在夏利2000的底盘中也不难发现油路和刹车管线的金属护板,而在近几年车型中却很少发现,这样的现象不由得让我们产生两种疑问,是以前的车型防护设计的太好?还是现代车型对某些环节不太重视?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看到铁制油箱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在现代车型设计中,在出厂时都要严格按照追尾碰撞国标进行测试,无论是铁油箱还是树脂吹塑油箱,厂家更多的考虑并非是安全问题,而是成本的考核因素会更多一些。金属油箱成本较低,重量也较大,造型比较单一。而树脂油箱的最大优点就是可塑性更强,可以设计成复杂结构,在复杂的底盘结构设计中,油箱的可塑性尤为重要。

国产汽车做工如何?比亚迪思锐拆解探秘

拆解总结:对思锐的拆解介绍我们就告一段落。通过拆解,思锐也给我们展现了它的内在美。前后防护以及门板防护设计、顶棚加强结构没有看到任何怠慢之处,地板材料填充层虽然看似杂乱,但符合国家车内内饰燃烧标准,发动机舱内以及车内电缆的保护足以超越众多合资品牌车型甚至进口品牌车型,整体来说思锐的内在表现就像番茄一样,做到表里如一。霸气的配置以及高性价比的后面并不是偷工减料。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