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5S指纹识别技术真的安全吗?看安全专家怎么说

发布时间:2013-09-18 阅读量:1211 来源: 发布人:

【导读】新的 iPhone 5s 配备指纹扫描功能。你可以简单的将手指置于 home 键上,进而扫描指纹来解锁手机。甚至可以通过指纹识别来登陆 iTunes,不必再为每次购买输入密码。但是苹果的指纹识别可靠吗?会不会有什么隐患?
iPhone指纹识别技术真的安全吗?看安全专家怎么说
 
苹果iPhone 5S上的指纹传感器将免除用户输入密码来解锁设备的麻烦,但也引起了用户对安全问题的担心。对此,前 Google 安全大师,安全领域的专家 ,Shape Security战略副总裁舒曼-高斯麻吉穆德(Shuman Ghosemajumder)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高斯麻吉穆德表示,从目前来看,苹果的这一指纹扫描技术听起来相当安全,在进一步了解这一技术的更多细节后,我自己也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一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苹果表示用户的指纹信息不会被上传至云端,而只会保存在本地,这就进一步强加了该技术的安全系数。

“因为,在云端建立一个专门用于存储用户指纹信息的中央数据库是相当危险的,但相信苹果旗下的世界级安全专家将会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高斯麻吉穆德如是说道。

但与此同时,高斯麻吉穆德对于这一技术还是持有着相当谨慎的态度,并对外透露了自己认为该技术还不够安全的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指纹识别技术应该仅仅被应用于硬件层面上,而指纹扫描器也应当禁止允许他人使用软件渠道进行激活,否则黑客就有可能通过这一方法植入恶意代码。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技术应用于硬件层面后,该设备仅仅会向其配置的软件系统传递“是,指纹识别信息正确”或者“错,指纹识别信息有误”的信息,而不应该同其分享有关指纹数据的任何信息。

第二,该服务应该在设备内部一个具备最高安全级别的位置存放这一指纹的图片文件,而这一文件位置必须同外界进行隔离,且无法经由软件访问。否则,黑客将依旧可以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

第三,苹果需要进一步对外解释该技术是如何同iTunes配合使用的,iTunes Store会像Siri暂时存储用户的索引需求一样暂时存储用户的指纹信息吗?因为即便是仅仅将用户的指纹信息短暂存储在云端也有可能给黑客带来可乘之机。

高斯麻吉穆德表示,部分业内安全研究团队将要求苹果就以上三个问题作出解释。与此同时,他也笑称“一旦iOS 7遭到破解(越狱),我们也将可以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技术专家一般很难在一款产品刚刚上架后就对其进行破解。如果这一技术最终被证明没有像苹果所称的那样安全的话,用户完全可以将这一功能关闭,而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