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 40年模拟工程师分享:如何驯服精密放大器?

发布时间:2013-10-22 阅读量:1673 来源: 发布人:

Bruce Trump:我是一名模拟工程师,很幸运在近四十年里一直被聪明的人陪伴,甚至现在我还能记起一些他们告诉我的事。我希望我的博客能集中一些有用的信息,并在十分钟内能被人消化。我的一生都被电子技术吸引着,我做了40年的模拟工程师,在此之前花了10年时间进入这个行业。我最初工作在Burr-Brown(图森,亚利桑那州),2001年被收购后,开始在德州仪器工作。我担任过许多角色:从设计师、设计经理、产品定义者到应用经理、业务经理。目前我花费大部分时间帮助客户应用、指导同事和写作。我想不到有比这更好的方式来为我的职业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

下载完整文档解决你遇到的设计问题>>
TI 40年模拟工程师分享:如何驯服精密放大器? 


Bruce Trump TI资深模拟工程师
 
34年前我加入Burr—Brown(该公司于2000年被德州仪器(TI)收购)公司,这个时候我已经有7年的工程师经验,我被这家公司根深蒂固的知识共享文化所吸引。专家非常慷慨地拿出自己的时间与年轻工程师分享经验。每个人都乐意帮助他人提高模拟技术水平。头脑风暴中,设计的灵感不断闪现。专家们互相挑战和提高对方的想法。虽然讨论的是很难的模拟技术部分,但分享总是会带来好的想法同时语言也很幽默。近日的TI校园招聘之行使我回忆起一些难忘的面试经历。作为面试官,我经常会问面试者,你是否会修理一些东西——汽车、自行车、电脑、摩托车、缝纫机等等。如果面试者能够很自信地说“我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说明这个面试者具有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特质。修理这些东西意味着他每天都在练习成为工程师。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当我能够向面试者传授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时(有时候这些东西会令他们感到惊奇并且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新的理解),我会很高兴。这时,会在我们之间建立一种很强的联系。对于我来说,我会认为这个面试者理解了这些知识,并且具有成长的空间。对于面试者来说,意味着在这个位置他能够学到很多知识。我遇到过 一些年轻的工程师在他们的生涯中也体会到了这种感觉。一个老的导师把这种感觉称为“心灵记忆”。

我很荣幸用了15个月时间发表了几十篇博客,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受到了挑 战。我发现我学到了很多,而这些我以前以为我已经掌握的很好了。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导师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真的想学什么,就去讲述或传授它。分享文化需要维护和调整。人来人往,它需要用心去维持。我希望在你的公司有
这种文化,如果有,培育它。如果减弱了,重建它。如果丢失了,启动它。好吧,该说再见了。我计划了退休后的生活,骑车或者,老实说,清理我的车库。

 
下载完整文档解决你遇到的设计问题>>TI 40年模拟工程师分享:如何驯服精密放大器? 

完整目录:

1 将运算放大器用作比较器——此举可行吗?
2 仪表放大器——可避免常见的设计陷阱
3 差动输入钳位——它们影响您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吗?
4 电流源(以及电流阱)——对顺从电压范围的理解
5 输入偏置电流消除电阻——您真的需要它们吗?
6 运算放大器电压范围——输入和输出之解疑释惑
7 差动放大器——良好匹配电阻器不可或缺的器件
8 构建属于你自己的差动放大器 ——有时1%电阻就已经足够了
9 电源旁路——SPICE 仿真与现实的差距
10 为什么运算放大器会发生振荡—两种常见原因浅析
11 “驯服”振荡运算放大器
12 “驯服”振荡—电容性负载问题
13 “典型值”——在产品说明书规范中到底是什么意思?
14 热电耦——每一个模拟设计人员都应该熟知的组件
15 靠近接地摆动——单电源工作
16 “我需要高输入阻抗!”
17 失调电压与开环增益——它们是“表亲”
18 光电二极管启蒙
19 用SPICE模型仿真失调电压
20 消失的失调电压调整引脚
21 SPICE仿真——Bob Pease会说No吗?
22 如何用好电位器?
23 运放稳定性的SPICE仿真
24 匹配,匹配!双通道运放有多相似?
25 输入引脚的过电应力(EOS)保护
25 CMOS放大器和JFET放大器的输入偏 置电流
27 运算放大器:单位增益稳定放大器和非完 全补偿放大器
28 如何处理未使用的运放
29 温度对输入偏置电流的影响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