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7 阅读量:143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相关阅读:
iPad Air 全面拆解,内部布局紧凑维修难
最新的iPad,苹果给它了一个新的名字iPad Air,除了更薄更轻以外,性能也有8倍的提升。Air也极大提升了自己的工业设计。新的iPad Air从之前的1.4磅减到了1磅重,从之前的9毫米到现在的7.5毫米,采用9.7英寸屏幕。
为什么会出现阴阳屏?
专家表示,“从图片上看,主要是两边的照明不均匀,可能是为了满足超薄的造型,把背光源减薄了。”专家解释,这个问题应该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有些产品肉眼无法看出来而已。“因为太薄,所以才出现这样的情况,就现在的技术来说,这个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
iPad Air为何这么薄?
原来iPad Air屏幕采用IGZO技术,这样可以使得耗电更低更轻薄。Ray Soneira的最新测评证实了iPad Air 的屏幕已从过去的非晶硅 (a-Si) 材料转变为了氧化铟镓锌 (IGZO)。过去几年,一直有苹果将要使用 IGZO 的传闻,同时夏普也在艰难的尝试中,如今苹果终于把它用到了自家产品上。
Soneira 表示,最明显的证据就在 iPad Air 的电池测试中。相比起过去的 iPad,iPad Air 屏幕的能耗效率提升了 57%,而这样的巨幅提升用 a-Si 是做不到的。 IGZO 的电子迁移率明显高过 a-Si,所以对电量的需求也明显下降。
跟4代比起来,iPad Air屏幕的参数均有提高,屏幕反射系数下降了23%,峰值亮度上升了7%,高亮环境下的对比度提升了32%。色彩逼真度和图像对比度都不错。
为何iPad Air与iPhone 5s的屏幕体验效果差这么多?
iPad尺寸大,在同样手握的情况下光线接受面积比iPhone大,造成反光现象比iPhone严重是应该的。而且iPhone 5开始使用的是in-cell触控工艺,与iPad的GF2触控工艺不同,在透光率上in-cell因层级少而较有优势。而iPad 再跟iPhone对比,毛利薄太多,所有高级的制程和贵价零部件都会只先用在 iPhone 之上。
如何从技术层面解决iPad Air的反光问题?
1.采用no air gap的全贴合技术。解决方案就是使用OCA胶将上下两部分的玻璃做贴合(分为真空状态下的“真空贴合”和正常物理环境下的“大气贴合”),解决折射率不一致的问题,增加“触控+面板”整体的透光率。
2.通过设备正面的光线探测器进行屏幕亮度调节等技术。
而现在显示器件追求广视角IPS、MVA等技术,一定程度上需要与反光需求相协调。反光的技术解决方案,如光线探测器等,都比较耗电,本身也会受制于电源的容量。
阴阳屏如何自测?
用户可以让iPad Air屏幕显示一张全白图片,看屏幕两边是否会出现色差;还可在黑暗环境,让屏幕显示一张全黑图片,同样也是看黑色是否均匀。
现在还有一些用户总结了一些Air出现“阴阳屏”的规律,大家不妨参考下:
序列号包含DMQL、DLXL、DMRL的机型,屏幕有轻微的“阴阳屏”现象;
序列号包含DQTL机型,屏幕左边发黄十分明显;
序列号包含DMPL机型,屏幕左边发黑的问题比较严重。
2025年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市场格局迎来重要变动。小米集团手机部总裁卢伟冰8月5日发布数据显示,小米以23%的市场份额超越苹果跃居欧洲第二,同比增长11%,成为当季增速最快的头部品牌。三星仍以31%的份额领跑市场,苹果因4%的同比下滑退居第三,联想(5%)和realme(4%)分列第四、五位。
2025年8月5日,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6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5.21%;归母净利润达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扣非净利润10.9亿元,增幅33.31%。基本每股收益0.52元,同比提升40.54%,核心财务指标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在北京举行的昇腾计算产业发展峰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正式公布了一项重大举措:华为CANN Mind系列应用套件及工具链实现全面开源。此举旨在通过支持开发者的深度挖掘和自定义开发,显著降低昇腾AI平台的使用门槛,推动其"更好用、更易用"目标的实现,加速产业创新步伐。
据韩国媒体The Elec最新报道,三星电子正式调整其DRAM产能规划,将原定于2025年底停产的1z纳米制程DDR4 DRAM生产线延期至2026年12月。这一重大策略反转源于全球DDR4供需结构的剧烈变化,以及三星在高带宽内存(HBM)市场竞争中的阶段性承压。
德国半导体巨头英飞凌于8月5巨头英飞凌于8月5日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多项关键指标表现强劲。尽管面临美元汇率波动及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公司仍实现营收37亿欧元(约合42.7亿美元),环比增长3%,符合市场预期。若排除汇率影响,当季营收增幅可达9%,突显其业务内生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