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3-10 阅读量:866 来源: 发布人:
PureView技术是这两年诺基亚主推的技术,在诺基亚纯景808中,这种技术第一次被介绍给世人。4100万像素曾令许多人惊呼:智能手机的拍照能力从此进入了新的领域!而诺基亚也在其最新旗舰机型Lumia 1020继续使用了这种技术。
UltraPixel技术则是HTC在其旗舰机HTC One上采用的技术,但是令许多人诧异的是,配备这种技术的摄像头像素只有400万。那么,这两种技术到底是什么呢?
PureView
PureView技术往专业里讲叫“超采样”,如果浅显的说,这是一种“浓缩”的技术。在手机屏幕上,500万像素的照片显示效果已经比较理想,不过如果想在放大三倍依然可以无损显示,那么经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出,这需要一枚4100万像素的摄像头。
PureView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将4100万像素的图像“浓缩”为500万像素的图像,这就是“超采样”过程,在实际过程中,每8个像素点会被整合成一个“超级像素点”,这也就意味着,同样条件下,同样强度的光线在进入镜头后会照射到比一般500万像素传感器所拥有的大得多的像素点上。因此,采用PureView技术的手机镜头在弱光情况下出现的噪点会大大减少,成像质量也就大大提高。而在这样高度的浓缩之后,呈现出来的照片就比一般500万像素摄像头拍摄的照片要“精细”得多,对细节的展现也更加清晰。
但PureView技术的缺点过于明显,那就是传感器体积过大,相信大家对于诺基亚808凸起的巨大背部还有印象。虽然诺基亚努力的缩减摄像头区域的体积,但是考虑到4100万像素传感器制造的镜头大小是有物理极限的,因此,如果坚持这个像素级别的摄像头,那么手机的体积必然不能致轻致薄。
UltraPixel
而HTC的UltraPixel技术则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技术方式,它是由三层感光元件组成,将红、绿、蓝三原色分成3层各430万像素,拍照时每层独立成像,然后再进行结合。在通过滤色片,打到硅晶元上的过程中,每一个像素只采集RGB中的某一种,其他全部舍弃掉。采用了这种技术的像素尺寸达到了2μm,是标准尺寸1.1μm的两倍。而大像素就代表着更大的进光量,从而提升照片在弱光环境下的表现。
用一个比较贴近的例子来描述这个技术过程,比如两个同样大小的窗户,一个窗户由20块小窗格组成,而另一个只用了一块完整的玻璃,哪个窗户进光量更多呢?显而易见是后者,因为每一个小窗格的窗框会挡住部分光线,整体的进光面积就相对缩小了。窗户的大小就相当于感光元件的尺寸,像素就相当于小窗格。
但是HTC在宣传中其实偷换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单位量进光大,并不代表总量就更大。也就HTC One在摄像头表现时存在的一个问题:像素数量过小。虽然可以抓取300%的光线,保证了弱光环境下的成像,但是当这种相片离开手机,进行冲洗时就受到了限制。如果你想冲洗的过大,那么像素块就会明显的显露出来。
PureView VS UltraPixel
至于这两项技术谁更强。从现阶段的成像表现来看,PureView技术的表现要明显优于UltraPixel技术。虽然UltraPixel提高了弱光环境下的进光量,但这项技术的优势也仅限于此。当处于光线充足的白天环境下,采用UltraPixel技术的摄像头并没有办法和同等像素级别的摄像头拉开太大的差距。
而PureView技术除了大幅度改善成像质量以外,还因为其本身的成像特点,为用户带来了“先拍照,后取景”的摄影体验。不过PureView技术传感器过大的问题也极大的制约着这种技术的发展。至于这两种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谁能更胜一筹,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近期,围绕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的任职资格问题,美国政界刮起一阵强风。事件源于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本月5日致函英特尔董事会,对陈立武在华投资历史及其潜在利益冲突提出尖锐质疑,认为这可能危及英特尔获得的美国政府巨额补贴(包括《芯片与科学法案》下的近80亿美元)所应承担的国家安全责任,尤其涉及敏感的“安全飞地”(Secure Enclave)国防芯片项目。此质疑引发了广泛关注。
2025年8月7日,中国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正式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两家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高两位数增长,并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国内晶圆制造领域的高效运营,还反映出全球半导体需求的稳健复苏。分析机构指出,在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和5G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半导体企业正通过优化产线和扩产战略,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星电子最新一代折叠屏智能手机Galaxy Z Fold 7与Galaxy Z Flip 7甫一上市,即在全球多地区域引发显著消费热潮。最新数据显示,在俄罗斯这一三星曾战略退出的关键市场,该系列的预售表现超出预期。行业分析机构透露,相较于前代产品,Z7系列在俄罗斯的预订量实现了约30%的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采用超薄设计、轻量化大幅改进的Galaxy Z Fold 7在俄预售中占据主导,份额高达约70%,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于产品形态革新突破的高度认可。
2025年8月,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TI)对中国客户启动覆盖超6万款产品的价格调整,涨幅达10%-30%,远超6月仅3300款产品的定向调价规模。尽管官方通知生效日为8月15日,部分客户反馈新定价已于8月4日提前执行。此次涨价涵盖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及通信设备全品类,其中41.3%的产品涨幅超30%,工业级数字隔离器和车规电源管理芯片(PMIC)成为重灾区,涨幅普遍超过25%。
2025财年第一季度,日本罗姆半导体(ROHM)面临严峻财务挑战:营收同比下滑1.8%至1162亿日元,营业利润暴跌84.6%至1.95亿日元。尽管净利润下滑14.3%,但公司成功结束连续三季亏损,实现扭亏为盈。业绩承压主因工业机械与汽车应用领域需求疲软(销售额分别下降5%和7%),叠加中国碳化硅(SiC)厂商的竞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