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赢——教你选择靠谱的方案商

发布时间:2014-03-18 阅读量:766 来源: 发布人:

【导读】硬件创业热潮加上互联网思维,很多无论之前从硬件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的人都参与到硬件创业中。如果团队本身就有很扎实的硬件技术背景,那可以自行研发产品,但对于技术背景较弱的团队创业,自己花时间去攻克产品技术难关不见得是明智的选择,会浪费很长时间。

在硬件创业者中,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他们当中的确存在硬件大拿,能够应付硬件研发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但是并不代表这是普遍现象。而对于第二拨人来说,他们是从互联网行业转型过来做硬件的,他们更不擅长硬件开发。这些人遇到技术问题该怎么办?

没错,他们的确可以花费很长是时间去自学和琢磨,但是这个成本代价太高,而且并不见一定行得通。跟一些朋友交流后发现,其实找方案商来解决硬件技术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做可穿戴音箱的韩博为例,最开始的时候他的产品只做了音乐播放功能。后来他想往里面加入蓝牙通话功能,而且考虑到自己不擅长相应的通讯开发,最后找了一个方案商帮忙。他表示,虽然自己的确可以慢慢研究,但是这个时间成本太高,而且产品的研发周期变得很长。“如果能够选中合适的方案商其实可以省去很多步骤,比自己盲目开发更有效率。”有一位朋友则是完全来自于互联网公司,她所做的东西虽然暂时不方便透露,但是产品的硬件开发部分基本交给了方案商,自己的团队主要从事设计和软件体验。

1

对于跟上述两位朋友的情况相类似的人来说,找到靠谱的方案商显得格外重要。为此笔者请教了一位长期跟山寨产业链打交道的朋友。

从自身的角度来说,硬件创业者需先要给自己的产品定好标准,而且要相当严格和规范:产品需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性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电子器件要用哪些厂商都要一一列清楚,以免一些不良商家从中钻空,偷梁换柱。

落实到选择哪个方案的时候,难免考虑价格问题。这时候要有大局观,不能贪小便宜:有些核心模块虽然很便宜,但是周边模块却贵不少,一旦选上了这种方案,整体造价成本反而变高了。遇到这种情况,自己最好还是找个懂行的朋友帮忙给建议。

保证合作伙伴的合理利润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位方案商的朋友曾给笔者爆了点小料,大概意思是如果代工厂压价太狠,为了不赔本,他们不得不用一些翻新的电子器件。这样的产品虽然能用,但是寿命和稳定性都会打一些折扣。对于刚起步的硬件创业者来说,在出货量不多的情况下还是要抱着试错的心态,不要太过“苛刻”,一分钱一分货。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一个问题:所选择的方案商是否认同自己的方向,是否愿意投资时间?因为在正式量产之前,产品极有可能需要进一步迭代开发、甚至重新确立方案。这对于方案商来说,成本是非常高的,他们不一定愿意奉陪,所以硬件创业者需要慎重选择。

最后想说的是,如果方案商有垂直整合资源的能力的话,是可以作为加分的标准。有些方案商除了能够提供自身的服务外,还能帮忙联系模具厂、加工厂甚至出口,这些资源对于硬件创业者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

相关资讯
英特尔CEO陈立武在华投资引争议,特朗普施压辞职遭强硬拒绝

近期,围绕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的任职资格问题,美国政界刮起一阵强风。事件源于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本月5日致函英特尔董事会,对陈立武在华投资历史及其潜在利益冲突提出尖锐质疑,认为这可能危及英特尔获得的美国政府巨额补贴(包括《芯片与科学法案》下的近80亿美元)所应承担的国家安全责任,尤其涉及敏感的“安全飞地”(Secure Enclave)国防芯片项目。此质疑引发了广泛关注。

中国晶圆龙头企业二季度业绩强劲,产能利用率创新高

2025年8月7日,中国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正式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两家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高两位数增长,并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国内晶圆制造领域的高效运营,还反映出全球半导体需求的稳健复苏。分析机构指出,在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和5G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半导体企业正通过优化产线和扩产战略,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设计革新显成效!三星Galaxy Z7系列全球热销,俄罗斯预售激增30%​

三星电子最新一代折叠屏智能手机Galaxy Z Fold 7与Galaxy Z Flip 7甫一上市,即在全球多地区域引发显著消费热潮。最新数据显示,在俄罗斯这一三星曾战略退出的关键市场,该系列的预售表现超出预期。行业分析机构透露,相较于前代产品,Z7系列在俄罗斯的预订量实现了约30%的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采用超薄设计、轻量化大幅改进的Galaxy Z Fold 7在俄预售中占据主导,份额高达约70%,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于产品形态革新突破的高度认可。

德州仪器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涨价,中国芯片供应链加速重构

2025年8月,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TI)对中国客户启动覆盖超6万款产品的价格调整,涨幅达10%-30%,远超6月仅3300款产品的定向调价规模。尽管官方通知生效日为8月15日,部分客户反馈新定价已于8月4日提前执行。此次涨价涵盖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及通信设备全品类,其中41.3%的产品涨幅超30%,工业级数字隔离器和车规电源管理芯片(PMIC)成为重灾区,涨幅普遍超过25%。

罗姆加速SiC技术布局应对市场变局,2025财年Q1利润承压

2025财年第一季度,日本罗姆半导体(ROHM)面临严峻财务挑战:营收同比下滑1.8%至1162亿日元,营业利润暴跌84.6%至1.95亿日元。尽管净利润下滑14.3%,但公司成功结束连续三季亏损,实现扭亏为盈。业绩承压主因工业机械与汽车应用领域需求疲软(销售额分别下降5%和7%),叠加中国碳化硅(SiC)厂商的竞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