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DIY】自制低成本空气净化器

发布时间:2014-07-16 阅读量:279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随着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智能硬件也开始着手于环境领域,智能空气盒子就应运而生。但现在市场上的智能空气盒子动辄就几百上千的价格另很多人望而却步,现在某大神就自制了一款空气净化器,而且成本很低哦,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这款DIY产品!
 
相关阅读:

【牛人DIY】大神教你用旧笔记本电池做移动电源

【牛人DIY】自制11400mAh移动电源

【牛人DIY】手工打造高亮LED自制手电筒

【牛人DIY】自制浪漫小挂件——“闪动的心”

1   空气净化原理
 
常见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图
常见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图
 
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污染气体和悬浮物,包括细菌、病毒、灰尘、花粉、霉菌孢子,还有臭气、有毒化学品和有毒气体。常用的空气净化器有多种净化原理,针对各种污染物的效果各有不同。对于PM2.5问题,最为关注的是细颗粒物,因此在选择时也会针对这点考虑。

目前空气净化器中最热门的方式是用HEPA滤网(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进行物理过滤,标准的HEPA过滤器由化学纤维或玻璃纤维制成,通过细微纤维的絮状结构拦截经过滤网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微小尘埃。常用的规格能够吸纳99.7%大小为0.3微米的悬浮微粒,对化学烟雾、细菌、尘埃微粒及花粉都有良好的过滤效果,但是无法滤除有害气体。

HEPA滤网之外,还有孔径大的过滤网可以选用。它们不能滤除细微颗粒,但是能很好的去除大颗粒的植物纤维,种子,灰尘,霉菌,动物毛发,一方面去除多数过敏原,另外能有效保护后级的高效过滤器。有些市面出售的滤网可以直接装在空调的进气口或是风扇背后提供一定的净化作用,性价比很高。
物理过滤之外较为流行的还有静电集尘方式,相对于HEPA效率略差,并且设计不当时容易产生粉尘二次污染和副产物臭氧。但是处理规模越大时静电集尘不需更换滤网的成本优势就越明显,因此多用于工业排放废气的除尘,不太适合DIY。

其他的净化方式里,物理吸附方式代表是活性炭和CPZ滤网。对于除臭及吸收有害气体都有相当的效果。臭氧,负离子和紫外线能杀菌,分解有害气体,但均对颗粒物无效。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空气清新剂,精油,熏香等物能够遮盖空气中的气味增加香氛,但并不能实际去除污染物,只有心理安慰的作用。
 
2   净化器设计

基于以上的原理,针对细颗粒物最为方便DIY的方案应该是采取HEPA滤网+预过滤网+风扇的方案,既有相当好的净化效果,又没有高电压部件而便于DIY,安全性也更佳。如果要兼顾去除异味,可以增加一道活性炭滤网。

该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风扇
理论上说由于滤网的存在风速降低,涡轮风扇的效率更高,但是DIY的话轴流风扇更为常见,一般10cm左右的机箱风扇可以做一个袖珍的桌面式净化器,大型净化器可以考虑多个风扇并联或是更大尺寸的。从风扇的出风效率出发,滤网应该放置在风扇的进风口。

•    HEPA滤网

滤网越大(当然风扇也要跟上),净化的效果越好。淘宝上的散装2.5cm厚HEPA滤网单价15元/平方分米,可以按需要指定尺寸和形状零买。滤网是净化器的消耗品,拦下的颗粒物全部堆积在里面,变黑了就必须更换了。

•    预过滤网

略厚的纤维毡,单价2元/平方分米。使用时预过滤网应放在HEPA滤网上风端。

•    活性炭过滤网(可选)

备好了以上部件,只要准备气密性好的外壳将它们组装起来就行。

组装顺序:进风口-预过滤网-(活性炭滤网)-HEPA滤网-风扇-出风口。
 
3   制作过程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
 
买到的三种滤网和风扇:

•    AVC机箱风扇(左上)12V/0.41A

•    粗滤棉(右下) G4 效率 对粒径≥5.0μm,过滤效率90>E≥70%

•    粗滤网(左下) F8 效率 对粒径≥0.5μm,过滤效率90>E≥75%

•    HEPA滤网(右上) H11 效率 对粒径≥0.5μm,过滤效率99.9>E≥99%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2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2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3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3
 
 
在铝板上裁出一块“口”形铝片,粘在风扇进风口,增加粘结面积;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4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4
 
把三种滤网裁剪成大小合适的方形,边缘部分粘上细双面胶,按照 粗滤棉-粗滤网-HEPA滤网的顺序粘紧; 如果风扇不够给力,为了减小风阻可以去掉中间的粗滤网。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5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5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6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6
 
用3M胶带把侧面包裹粘紧,封死缝隙。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7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7
 
 
把风扇上的铝片粘在滤网组合的HEPA一侧。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8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8
 
然后就可以通电测试,这个机箱风扇的接线是黄(+12V),黑(GND),蓝(调速,不接时全速),黄(转速传感)。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9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9
 
接黄黑两线就可以工作,觉得噪音过大,或者想让它更加智能一点的话,可以在蓝线上外加电压改变转速。

小编是个不抽烟的好青年,所以测试的时候为了找个能发烟显示气流的东西费了一点劲。 风力效果见下图,更进一步的测试就需要粉尘传感器了。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0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0
 
4   改进空间


这次制作的净化器为了图快省略了很多方面,于是明显有很多缺陷有待改进。

1.滤网面积

制作的净化器相对于家用大家伙而言可称袖珍,滤网面积不够的情况下净化能力会大大下降。这货的滤网大小大约110 x 110mm,用在车里净化几立方米的空气刚好。用在房间里的话,如果不是为了局部净化,建议使用至少0.1平方米的滤网面积。
 
2.风扇功率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1
 
 
更大的风扇可以增加出风量和换气速度。一个方向是多个小风扇并联,另一个方向是改用更暴力的大号涡轮风扇,比如上图这种(它的原先用途是鼓风机)。

项目更新: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2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2
 
买一个大功率涡轮风扇,这个是NMB日产12V2A的。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3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3
 
和之前的AVC不一样,这次的风扇进风口较小,而且是圆的,所以用3D打印机打印了一个一头圆一头方的转接管。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4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4
 
把滤网,转接管和涡轮风扇粘到一起,接口涂玻璃胶密封。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5
  DIY智能空气净化器图15
 
玻璃胶干后实测,供电电压和电流见图。

3.外壳和风路改进

增大净化器体积的时候需要考虑外壳支撑和风路问题,用塑料整理箱或者金属月饼盒固定滤网,再在外壳上打洞通气是个较好的方案。

4.智能控制

增加粉尘传感器和控制电路,使净化器能够按空气质量自行调速,而不用人工按天色开关。
相关资讯
高可靠+低功耗:虹扬SOT23封装ESD二极管领跑车规级防护市场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加速,车载系统对ESD(静电放电)防护的要求日益严苛。虹扬电子推出的车规级ESD保护二极管AH05C325V0L,采用SOT23封装,符合AEC-Q101标准,专为CAN总线、车身控制单元(BCU)及电子控制单元(ECU)等场景设计。其核心特性包括80W浪涌吸收能力、5V反向工作电压、单向电流设计,以及低漏电流和高抗静电能力(±30kV接触放电),为敏感电子元件提供高效防护。

消费电子补贴效应凸显,中小尺寸驱动IC需求三连增

全球显示面板核心元器件市场呈现企稳态势。根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面板驱动IC产品均价环比下降幅度收窄至1%-3%区间,第二季度虽仍存在价格下行压力,但降幅预计将控制在2个百分点以内。这标志着自2020年疫情引发的剧烈市场波动后,驱动IC价格曲线首次出现明显筑底信号。

成本直降40%!易飞扬硅光模块如何重构DCI市场格局?

在全球5G网络部署与边缘计算需求井喷的背景下,易飞扬创新推出基于O波段的100G QSFP28 DWDM光模块,直击城域网络升级痛点。该产品通过零色散传输架构与硅光集成技术,突破传统C波段方案在中短距场景下的性能瓶颈,以低于3.5W的功耗实现30km无补偿传输,同时兼容开放光网络架构。据行业测算,其部署成本较同类方案降低40%,为5G前传、分布式AI算力互联及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或将成为运营商边缘网络改造的关键技术引擎。

充电效率94.8% vs 国际竞品:国产IC技术路线图全解析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欧盟新电池法规(EU 2023/1542)的驱动下,旭化成微电子(AKM)于2025年2月正式量产AP4413系列充电控制IC,以52nA超低功耗、94.8%充电效率及多电压适配等核心技术,重新定义小型设备供电逻辑。该产品通过电容器预充电机制破解完全放电恢复难题,并凭借动态电压调节算法兼容光能、振动等微瓦级能源输入,显著优于TI、ADI等国际竞品。面对国产替代窗口期,AP4413依托BCD工艺与专利壁垒抢占先机,有望在智能家居、工业传感等千亿级市场替代传统一次性电池方案,成为环保供电赛道的标杆级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与工业4.0双重驱动:全球电子分销巨头技术布局揭秘

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领军者,贸泽电子始终以"技术赋能创新"为核心战略,通过构建覆盖1200余家原厂的供应链网络,为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等前沿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物料突破8,000项,其中多项产品体现了行业技术演进的三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