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诅咒的马航,飞机黑匣子到底装着什么?

发布时间:2014-07-21 阅读量:116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继马来西亚航空MH370失联四个月后,MH17在乌克兰顿涅茨克附近被击落,似是被“诅咒”的马航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两次空难事件发生后,人们迫切需要知道飞机到底发生了什么!黑匣子,这个藏着飞机所有信息的盒子遭到各方争抢,是不是得到黑匣子就能解开飞机失事之谜?

热门推荐:图文揭秘飞机“黑匣子”,MH370到底在哪里?

马航MH17客机被击落,黑匣子被各方争抢,但是最新的消息显示,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均宣布未找到黑匣子。那么黑匣子究竟可以透露哪些信息?是否找到黑匣子就可以找到事故的原因?

“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名为航空飞行记录器,飞机各机械部位和电子仪器仪表都装有传感器与之相连。它能把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半小时的有关技术参数和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下来,需要时把所记录的参数重新放出来,供飞行实验、事故分析之用。


飞机黑匣子

商用飞机一般安装两个“黑匣子”:

一种是称为飞机数据记录器(FDR)的黑匣子,专门记录飞行中的各种数据,如飞行的时间、速度、高度、飞机舵面的偏度、发动机的转速、温度等,共有30多种数据,并可累计记录25小时。起飞前,只要打开黑匣子的开关,飞行时上述的种种数据都将收入黑匣子内。

另一种称为飞行员语言记录器的黑匣子(CVR),就像录音机一样,它通过安放在驾驶舱及座舱内的扬声器,录下飞行员与飞行员之间以及座舱内乘客、劫机者与空中小姐的讲话声,它记录的时间为30分钟,超过30分钟又会重新开始录音。因此这个黑匣子内录存的是空难30分钟前机内的重要信息。

黑匣子其实是橙红色的,正常情况下是两个长约40厘米、宽与高分别约20厘米的长方体,每个重约20公斤到30公斤。是用特殊合金制成,既可承受1100°C的高温半小时之久,又可承受飞机爆炸时的猛烈撞击,而且不怕海水长时间的浸泡。

黑匣子的搜寻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黑匣子上是没有无线电发送装置的,在陆上坠机的话,黑匣子提醒人们注意的只是它桔红色的明亮外壳、以及外壳上的发光带。

黑匣子唯一能对外发出信号的部件叫做水下信标(ULB),水下信标在遇水后启动,每秒发一次频率为37.5KHz的声波信号(注意是声波信号),可持续工作30天。

马航MH370客机坠海,黑匣子现在还没有找到。此次马航MH17客机坠毁在陆地上,黑匣子相对更容易寻找。不过最终的下落如何,还会受到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

根据目前公布的消息,MH17客机是由导弹击落的,黑匣子是否完好无损还是未知数。即使找到黑匣子,如果已经严重损毁,事故的原因可能最终还将是迷局。

客机黑匣子目前还无法在客机飞行过程中实时传回数据,只能由客机机务人员定期拿光盘去飞机上下载。早在马航MH370航班失联之前,全球航空业内就拥有着诸多可以实时跟踪飞机和传递黑匣子数据的精密工具。但是,由于航空事故的低概率性以及成本方面的考虑,许多航空公司都没有采用这些技术,而监管机构也没有对此作出强制规定。

可行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控制数据传输量的方式来降低这一模式的运营成本。例如在引擎过热或者飞机偏离航线的情况下才激活这一服务,此时飞行器传输信息的每分钟成本大约会在5-10美元左右。

然而尽管飞行事故屡屡发生,黑匣子无法实时传回数据这一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相关资讯
高可靠+低功耗:虹扬SOT23封装ESD二极管领跑车规级防护市场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加速,车载系统对ESD(静电放电)防护的要求日益严苛。虹扬电子推出的车规级ESD保护二极管AH05C325V0L,采用SOT23封装,符合AEC-Q101标准,专为CAN总线、车身控制单元(BCU)及电子控制单元(ECU)等场景设计。其核心特性包括80W浪涌吸收能力、5V反向工作电压、单向电流设计,以及低漏电流和高抗静电能力(±30kV接触放电),为敏感电子元件提供高效防护。

消费电子补贴效应凸显,中小尺寸驱动IC需求三连增

全球显示面板核心元器件市场呈现企稳态势。根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面板驱动IC产品均价环比下降幅度收窄至1%-3%区间,第二季度虽仍存在价格下行压力,但降幅预计将控制在2个百分点以内。这标志着自2020年疫情引发的剧烈市场波动后,驱动IC价格曲线首次出现明显筑底信号。

成本直降40%!易飞扬硅光模块如何重构DCI市场格局?

在全球5G网络部署与边缘计算需求井喷的背景下,易飞扬创新推出基于O波段的100G QSFP28 DWDM光模块,直击城域网络升级痛点。该产品通过零色散传输架构与硅光集成技术,突破传统C波段方案在中短距场景下的性能瓶颈,以低于3.5W的功耗实现30km无补偿传输,同时兼容开放光网络架构。据行业测算,其部署成本较同类方案降低40%,为5G前传、分布式AI算力互联及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或将成为运营商边缘网络改造的关键技术引擎。

充电效率94.8% vs 国际竞品:国产IC技术路线图全解析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欧盟新电池法规(EU 2023/1542)的驱动下,旭化成微电子(AKM)于2025年2月正式量产AP4413系列充电控制IC,以52nA超低功耗、94.8%充电效率及多电压适配等核心技术,重新定义小型设备供电逻辑。该产品通过电容器预充电机制破解完全放电恢复难题,并凭借动态电压调节算法兼容光能、振动等微瓦级能源输入,显著优于TI、ADI等国际竞品。面对国产替代窗口期,AP4413依托BCD工艺与专利壁垒抢占先机,有望在智能家居、工业传感等千亿级市场替代传统一次性电池方案,成为环保供电赛道的标杆级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与工业4.0双重驱动:全球电子分销巨头技术布局揭秘

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领军者,贸泽电子始终以"技术赋能创新"为核心战略,通过构建覆盖1200余家原厂的供应链网络,为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等前沿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物料突破8,000项,其中多项产品体现了行业技术演进的三大方向: